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零八章 倭寇疑雲,明天子,名劍山莊,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恐怕這也是楊溥一力符合朱祁鎮的原因,楊溥是看出來了,朱祁鎮是一定要修水利的,既然如此。

就要快。不能拖太長時間。哪怕是大張旗鼓,多花一些錢,也不是問題。就怕是斷斷續續修好幾年,等瓦刺與大明大戰在即的時候,還沒有修建好。

這才是誤了大事。而今朱祁鎮再想楊士奇的舉動,楊士奇一心將治水限制於一定範圍之內,就可以理解了。

北京距離塞外不過幾百里,任何政策都不可能不考慮北方局勢的變化。

朱祁鎮說道:“先生之意,朕知道了。等於謙進京,朕與他說這一件事情。”

楊溥見朱祁鎮的情緒有一點消沉,岔開話題說道:“膠東運河一事,臣已經查清楚了,前元的時候,大興海運,就有人提過這一件事情。就是起從登萊到麻灣,從中間修一條新河,兩邊設船閘,可以省船隻遠洋之風波。只是這一件事情,當初前元已經否了。”

朱祁鎮聽了,在心中想起這一道運河的路線,雖然具體的不大清楚,但是所謂的麻灣,就是青島灣,也就是正將山東半島從中間截斷了。

為了海運,朱祁鎮也瞭解過海運風險最大的航段,不是別的地方,就是繞過山東半島這一段,遠離大陸,波浪滔天。

這個運河開闢,就是為了避開,這最危險的航道。

朱祁鎮聽楊溥說,整頓了一下心情,不能因為剛剛的情緒,影響了下面處理事務。問道:“理由?”

楊溥說道:“原因有二,其一水量不足,雖然這一條運河之中有一個湖,叫做瀦澤,但是水量還是不足以通行大船,其二就是下面的地質問題,下面是石崗,開闢困難,所以就放棄了。”

“以臣之見,海運之難,一難在倭寇,二難在監守自盜,至於風波,卻是難不倒朝廷的,所以耗資數萬,開闢一條,運輸量不大的運河,得不償失。”

朱祁鎮聽了,卻不在意楊溥將這一件事情否定了。他在後世也沒有聽說過,有什麼將山東半島給截斷的運河。

所以,這一條運河定然是沒有完成。

朱祁鎮就知道,其中有弊端。而且就本意來說,這一條運河就不符合朱祁鎮的心思。

朱祁鎮是想海運,但是如果這一條運河真能開闢出來,能透過這裡的船隻體型必然大受限制,就好像而今,為了透過運河,運輸漕糧的船隻體型都是特製的。

大航海時代,所有船隻都向越來越大的方向發展。但是有了這一條運河,卻很有可能限制了大明海船的噸位。

不要覺得不可能,有時候很多事情就這麼荒謬,火車的寬度還是由馬屁股決定的。

而朱祁鎮更知道,大明朝廷最有可能不思進取。面對未來大航海時代,即便這運河多寬,所深都是不夠的,而且看地形限制,也不像是能開多寬多深的樣子。

不過,朱祁鎮更在意的是楊溥主動提起海運之事。

他意思到了,楊士奇與楊溥最大的不同。

楊士奇年老體衰,暮氣深重,凡是以穩妥為上。四平八穩,很多事情,都是朱祁鎮主動向楊士奇提。

而今楊溥卻不一樣。

似乎是楊溥一口忍了不知道多少年了。此刻噴湧而出,他有強烈的主動做事的想法。所以很多事情,朱祁鎮不用說。

楊溥自己也是要提的。

朱祁鎮問道:“先生以為海運之是,能不能成?”

楊溥說道:“陛下,其實朝廷海運之事,從來不沒有斷過,何來不行?山東轉運到遼東的糧草,從來是在遼南上岸,每年有三四十萬石之多。所以陛下以為海運不行,不過是漕糧入京,不由海運而已。”

很多人都以為大明不用海運,卻不知道一直到了明末毛文龍所部,都是山東供應糧草的,也都是水師總兵黃龍負責運輸的。

楊溥說道:“如果陛下真想開海運,首要之事,不是問臣,而是問沿海衛所,能不能力克倭寇,倭寇不除,臣是決計不會容大量糧草從海上走的。”

“偶爾為之,自然是行的,但是長期卻是萬萬不行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山之四季

高村光太郎

神醫小農民

光祿大夫

大熊貓下山混綜藝,C位出圈啦!

闌干拍月

繫結國運,開局扮演奧運健將

夜冬涼

反盜墓:開局嚇跑摸金校尉

名媒正娶

帝臨九天

空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