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章 財政危機的延續,明天子,名劍山莊,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當年大戰之後,在朱祁鎮想來。

大抵是兩三年之後,朝廷恢復元氣,財政情況轉好,那個時候就大舉出關,步步為營,恢復開平,大寧,東勝衛,將整個漠南蒙古納入朝廷手中,瓦刺隔著大漠對峙,然後再經營海西,以長白山為屏障,海路為轉運,海西大量屯田,當糧草充足的情況之下,一路逆黑龍江西進,一個沿著遼河北上,雙方奪取肇州,也就是而今哈爾濱以西邊一點,然後經營肇州。

肇州雖然苦寒,但是水土尚可,可以屯田。

朝廷經營好了肇州,就從肇州直掏漠北。

從漠南直撲漠北,要越過寬達數百里甚至更寬的瀚海。這是一個極大的困難。

但是從肇州進入漠北。

卻是河道密集,水草豐盛,甚至很多地方是可以屯田的。

所以勝則狂飆突進,如果不勝則步步為營,與瓦刺拼國力。

這個幾乎朱祁鎮醞釀了太久太久了。

只是事實與他想象的有些不一樣。

正統十四年的一場大戰,給大明財政造成了極大的災難。

周忱用盡辦法,才堪堪維持住。

也做了很多不體面的事情。之前說過的,就不說。比如賣度牒,不錯,就是和尚的身份證。

太祖皇帝對和尚有多限制,比如當和尚要考試,比如四十歲以上才能出家。等等。後來法度有些鬆弛了。

宮中很多人都信佛,但是朱祁鎮卻是不信的,他對佛教沒有怎麼打壓,也沒有怎麼扶持。所以京中和尚的數量在他親政之後,還有大量的縮減。

原因很簡單。

在北京建立佛寺的主力就是太監。

宮中的太監與外面的佛寺,是有這千絲萬縷的聯絡。朱祁鎮對整個太監群體是持打壓態度的,也影響到了外面的佛教。

所以度牒就有很大的市場,周忱就開始賣度牒,狠狠的從寺院撈了一筆。

其中零零碎碎的事情很多了。

正統十四年各種法度執行的非常嚴格,而罰髒銀的收入創了新高,達到了一百萬兩上下。

所謂的罰髒銀是刑部的收入,在大明律之中,有不少罪行是可以用贖刑的,就交罰款。

可見周忱在面對財政危機的時候,簡直是無所不用其極了。

朱祁鎮本以為,在正統十四年之後,他與也先都是在處理內部問題,他恢復時間應該比也先處理脫脫不花快一點。

卻萬萬沒有想到。

正統十五年尚好,正統十六年就是老天爺不給面子了。

整個正統十六年,都呈現出一股西旱東澇的局面。

甘肅,陝西,山西,乃是大旱,而遼東,山東,淮安,卻是大水。還有兩京地震,雖然沒有傷多少,但是也弄得人心惶惶的。

不管是旱還是水,總是要賑災的。

所以,正統十五年剛剛攢了一點銀子,就砸進去了。

不過正統十六年整個年度來,還是差不多的。畢竟大明經濟最發達的地方,並不是北方,而是南方。

南方也有些不順,但是總體來說也算是豐收。

而此刻周忱堅決要求將正統十四年從各地抽調的銀子給還回去。

因為他做過地方官,太明白一件事情,將地方財政抽空,有多大的影響,而很多事情即便是地方沒有錢,也是要做的事情,那就是對百姓的變相加稅。

朱祁鎮滿心不情願,但也不得不承認,還是周忱顧慮周全。

朱祁鎮固然是想滅瓦刺,卻不想因為瓦刺的問題,讓百姓遭殃。

只是朱祁鎮萬萬沒有想到,他這個想法,讓他正統十七年的日子好過一點。

如果說,正統十六年,大明是北方東澇西旱。那麼正統十七年,就是天下北澇南旱。

北澇到了什麼地步,去歲大旱的陝西。

正統十七年八月,河決延安,綏德。

至於整個北方都報上三個字:“大雨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夢裡瀟湘

路燈下的昏黃

小兵張易

壕越

絕代神主

百里龍蝦

霸海錄

秋李子

狂兵梟龍

最後一個人類

靈氣復甦:開局煉化青蓮地心火

天書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