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六章 京營出京,明天子,名劍山莊,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給皇帝衣服,可以併到織造之中,給皇帝做兵器,可以並在兵工廠之中,但是給皇后與諸位妃子做首飾,這樣的活卻沒有地方規整。

好吧,金銀匠的精細活。都需要老師傅,也用不了多少人。

但是皇帝用的廁紙,皇帝用的筆,已經雜七雜八的小物件,如是等等。

可以說,皇宮之中維持皇族生活的所有物資,都是不假外求的。也就說,只要用到的,都沒有向宮外採買的意思。

要麼自己生產,要麼讓下面進貢。

如此就可以想象,為什麼宮中每年的花費最少要一兩百萬兩之多,要知道,很多省一年稅入,也不過是這個數字,還不算如貴州這樣的窮省。

這裡有極大的浪費。

在太皇太后時期,就精簡過人手,而朱祁鎮一直沒有怎麼擴充,甚至在除掉王振的時候,還消減了不少人手。

但是宮中太監宮女加起來,大抵還是超過萬人的。只是這萬餘人,每年耗費數百萬兩,在這些作坊的浪費,也是其中一大項,更不要說太監們的上下其手了。

朱祁鎮立即想到了。

這樣處置的好處,不僅僅是能騰出一筆活錢,還能減輕宮中的開支。一舉而兩得。

朱祁鎮說道:“好,就這麼辦。如此在一兩個月之內,少府能籌多少錢?”

劉定之說道:“以臣之見,多的不好說,三百萬兩,還可以的。”

這些遍佈北京附近的作坊,有兩處讓各大商賈下血本。

第一處,就是即便是撲賣了,一般情況下,宮中的需要還是要繼續的,除去了這些作坊,自然要有采購。

那麼從什麼地方買?

自然是從這些原本的作坊之中。

明後期,天下鹹稱蘇樣,那時候天下的時尚中心,技術中心,都在蘇州。

而此刻卻不一樣,天下風尚都在宮中。尤其是朱祁鎮的欣賞品味,與這個時代不大一樣,比如朱祁鎮不喜歡,那種花紋太繁雜的圖案,再比如朱祁鎮對不少傢俱進行的改造,就好像煤球爐一般。

朱祁鎮無意引領風尚,他不過是想讓自己過的舒服一點。

只是上行下效。

就比如,朱祁鎮不喜歡官員跪奏,天下間官員之間,大多作揖而已。當然了官場之上,除非上下級相隔了好幾級,一般也很少跪,只是朱祁鎮強化了這一點。

比如,朱祁鎮喜歡開會,也約定成俗一套會議流程,並派人記錄。掌起居注的翰林官負責這一點。

而在地方官員議事的時候,也紛紛照著這一套來。

朱祁鎮自己不覺得,卻不知道他很多習慣,都是後世多少代進化培養出的,很多人都覺得舒服方便才這樣做的。

再加內傷他皇帝的身份,自然成為大明朝最強的時尚達人,宮外都以模仿宮中的風尚為榮。

這些作坊只要接到皇宮裡的單子,即便不給錢,他們也願意,因為如此就證明了他們的正宗。

第二處,就是工匠了。

大明最好的,技術最高超的工匠,大多都在宮中,如果能得到這些大師傅,自然再好不過了。

不過在這一點上,他們要失望了。

朱祁鎮一直有意解除匠戶體制,雖然還沒有大張旗鼓的做,但是在劉定之推行的工業化生產下,這個體制已經在崩解之中。

畢竟這樣的分工生產,需要的不是匠戶,而是工人。

所以這些大師傅之前依附宮中,是一種人生依附關係。但是在這些作坊賣出的時候,這個關係也自然解除了。

商賈們不可能憑空得到這些人,如果拉攏人,就要看他們的本事了。

第三,就是這些作坊的地皮了。

如果知道熟悉北京地名的人都知道,北京有很多地方叫某某場,這些場大多都是為宮中供應的,比如大有名氣的琉璃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都市:宗門少主有億點猛

瘋陳

協議標記[穿書]

童柯

都市:開局變成億萬富翁

道寂和尚

美利堅科技娛樂人生

塞弗羅薩

超武時代

下傳深藍

都市修仙戰王

李毅林若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