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一十七章 橫絕大漠,明天子,名劍山莊,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北京裡面的種種內情,與出征在外的大將們,已經沒有什麼關係了。

楊洪在大寧城之中停留了半個月左右,就開始帶領大軍向西北方向進軍了。

這裡就是八百里瀚海,也是北伐之戰中,最大的險阻所在。

這片瀚海,雖然是沙漠,但是與其他沙漠不同,更多是戈壁灘,沒有流沙,甚至有一條條河流深入戈壁之中。

但是即便如此,大隊人馬想要橫渡戈壁,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畢竟大明上一次橫渡瀚海的時候,還是在永樂末年。

而今已經三十多年了。

當年橫渡瀚海的人,大半已經不在了,即便有少數幾個,也已經年紀老邁,不能上陣了。

所以這一片戈壁灘,對大部分明軍來說,都是陌生而危險的。

瓦刺大軍隨時都能出現戈壁攤的某個方向。

而且戈壁灘上殘酷的自然環境,也夠每一個人喝一壺了。

必須沿著水源地走,在戈壁之中行軍,如果沒有水源,根本是要人命的。而且數萬騎進入戈壁人畜飲水,需求量很大。

而戈壁之中很多水源都是季節性的,每年都有變化。甚至大軍不能聚集在一起走。

因為水源不夠,故而大軍分成數路,平行翻越大漠。

大寧,開平,東勝衛,就是漠南的交通要地。四通八達。

或許有人覺得,草原之上一馬平川,根本沒有什麼阻礙,為什麼大寧,開平,東勝卻會成為交通中心。

原因很簡單,蒙古人圍繞著這三個地方,以及西北方希的亦乃集,也就是古代居延海所在之地,修建了大量的驛道。

這些驛道構成了一片交通網路。

前文也說過,草原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

作為對草原最瞭解的蒙古人,他們專門選出來的道路,自然是容易大隊行軍的道路。即便到了現在也是沿用的。

更重要的是。

從亦乃集,東勝衛,開平,大寧都有直通漠北的驛道。

並不是說其他地方不能橫絕大漠,但是有前人留下的道路,卻是最容易讓大軍透過的道路。

不過,唯一的問題是開平,從開平正北透過瀚海,到應昌,並不是太容易,一般從開平到漠北都要先往西,或者往東走一段路程。

同樣的,如果瓦刺穿越大漠,在開平之東,就會處在開平與大寧之間,相比之下,自然要打東勝了。

而這一次北伐,郭登所部就是從開平先向東走一兩百里,然後橫折向北深入大漠。而楊洪所選的道理更是偏東一點,近乎從大戈壁東側經過。

所以大軍攻擊重點,就在克魯倫河流。

這裡正是蒙古人的發源地。

甚至有傳說,元朝的歷代皇帝下葬的地盤,就在克魯倫河流域之中,有大片大片水草豐富的草場,甚至還有大片的溼地。

這自然是蒙古人最重要的生存資源。

所以,楊洪穿越瀚海,更是小心翼翼的,唯恐立足為穩,就被瓦刺群起而攻之。

只是他來到克倫河畔的時候,似乎什麼也沒有。暮春的草原之上,百花盛開,遠處藍天白雲,近處草色流水。

唯獨沒有人跡。

更不要說瓦刺的蹤跡了。

楊洪在克魯倫河邊安營紮寨,令士卒修養一兩日,讓他們從穿越瀚海的疲憊之中脫離出來,然後派人在方圓數百里的距離之內,尋找人跡。

以草原之大,蒙古即便是撤退,也不可能將所有人都撤走。

所以一定有漏網之魚。

而且楊洪也派人去找郭登,石亨所部,楊洪算算時間,各部也應該到位了。

只是一個訊息傳來,卻讓楊洪皺起了眉頭。

各地倒是收攏到一些牧民,都是逃避瓦刺的的牧民,算起來只有幾十戶,而且是分散各地的,也是因為藏的太隱秘了,才沒有被瓦刺一起帶走。

從他們的口中,楊洪得到的訊息很是雜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都市神級醫婿

土豆燜肉

重生小地主(田耕紀原著小說)

弱顏

秦城姑娘

無雙小姐

重塑舊時光

地黃丸

異世之大漢天下

影月獨舞

[足球]以隊醫的名義

箜之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