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四十三章 李賢的機遇,明天子,名劍山莊,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朱祁鎮自然知道陳循在內閣有多少功勞。

如果說完全沒有功勞,那是假的。

但是有多少功勞,卻也不實。

雖然周忱沒有活到大明終於戰勝瓦刺的時候,但是朱祁鎮卻認為主要的功勞是在周忱。

就是因為周忱的財政改革,讓大明財政收入大增,如果刨出賑災的話,每年有二千五六百萬石糧食,與一千三四百萬兩白銀。

正是因為,有這樣財政的支援,朱祁鎮才能用錢砸出一場勝利。

陳循不過是承襲周忱之功,主持庶務罷了。

單單論之前陳循之功,萬萬不夠一個世襲枉顧的爵位。

但是如果陳循願意站在朱祁鎮這一邊,推動變法。朱祁鎮願意以一個世襲罔顧的爵位來收買陳循。

因為在朱祁鎮看來,變法是比打瓦刺更重要的事情。

如果在政治思想乃是制度上有所變革,朱祁鎮之前所有的改革也不可能維持多長時間,人亡政息這四個字,誰都知道。

之所以不在陳循在內閣的時候封爵,卻是不想打破內閣的平衡。

雖然朱祁鎮很看重大明勳貴,但是也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這是大明不是大漢,西漢時期,非侯爵不得為丞相,這背後是龐大的軍功集團作為支撐。

但是而今,如果讓首輔成為一個國公,反而讓首輔與下面士大夫有一種割裂,首輔的位置也坐不穩的。

朱祁鎮不說還好,這一說陳循反而下定了決心。

陳循知道一個世襲罔顧的爵位有多麼值錢,甚至可以說,是陳家今後數代數十代的金飯碗。但是利益太大,其中的風險就更大了。

陳循說道:“臣愧不敢當,都是陛下聖明,將士用命,臣豈有寸功於天下?陛下再出此言,臣只能退位讓賢以謝天下了。”

朱祁鎮只當陳循是客氣,也就沒有說什麼。

陳循雖然已經打定主意退出這個是非圈了,但是他畢竟是大明首輔,不是一個隨隨便便的小官,想走就能做的。

他必須安排好了。

陳循又與朱祁鎮說了一些瑣事,就退了下去。

朱祁鎮回味他與陳循之間的交鋒,心中甚至暗暗慶幸,暗道:“幸虧而今的首輔是陳循,否則這事情還真不好辦了。”

太子在一旁問道:“父皇,丘浚是什麼樣的人?”

朱祁鎮微微一愣,說道:“是一位大賢。”

朱祁鎮對於丘浚的出現也很吃驚,他不知道歷史上丘浚是大明實學第一人,從丘浚之後,有很多人主張實學,就是從丘浚開始的。

但是丘浚很多主張,都是與後世的思想暗暗相合。

甚至可以說是君臣相合,比得上朱祁鎮與于謙。

其實朱祁鎮與于謙關係雖然不錯,感情也很好,但是在政治意見上,雙方卻貌合神離,于謙固然是能臣,但是他更多是繼承了楊士奇的一些思想。

與朱祁鎮思想相差太大了。

如果說于謙出外,剛剛開始的時候,還是楊溥的手段,後來就是朱祁鎮感受到了這種潛在的衝突。

而丘浚並不一樣。

其實丘浚也是一個標準的理學信徒。

但是朱祁鎮並不在乎這些,只要丘浚很多思想,給了朱祁鎮發揮的空間。給朱祁鎮的變法增加了思想基礎。

有這樣的思想基礎,將來朱祁鎮改成什麼樣子,就與丘浚無關了。

就好像是復起馬克思於地下,他看得懂而今的共產主義嗎?

但是並不影響馬克思的地位。

丘浚同樣如此。

當朱祁鎮選擇了丘浚的思想。那麼不管丘浚如何做想,他必然是大明中葉久富盛名的思想家。

自然是大賢。

陳循回到了內閣之中,將手中的所有公文都放在一邊,陷入沉思之中。他默默衡量利弊,長嘆一聲,最後確定歸去,是他最好的結局。

陳循很明白,與之前的首輔相比,他的權威最弱,幾乎是完全依靠陛下立足的,也就是說,如果皇帝對其他首輔任免的時候,還有一些顧忌,但是罷免他,估計內外都不會有什麼反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獨尊天地

阡陌言

百億包租公的枯燥生活

下班了蟹老闆

錯撩反派大佬後我飛昇了

寫離聲

從網路歌手開始

如木如諸

某某

木蘇里

她和白月光男神HE[重生]

青花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