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二章 水淹之計,明天子,名劍山莊,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其實,並不能說緬甸軍隊沒有一點章法。

畢竟緬甸也是古國,對於戰爭,也是有自己一套打法的,只是他們這一套打法,到了明軍面前,就差遠了。

甚至比不上當年的麓川軍。

如果在南疆叢林這樣地方野戰,未必不能與大明打個有來有回。

這個時代的緬甸有大片大片的原始叢林,大明在平原之中的戰鬥辦法,對此很難適應,很多地方都是難以展開軍隊的。

但是在麓川城下,面對如此堅城,卻是望而嘆息。

緬甸阿瓦王在麓川城下,連攻數次。都是傷亡慘重,根本登不上城牆。

在這種情況之下,阿瓦王召集眾將,商議戰策。

阿瓦王說道:“那位將軍願意為我攻破麓川城?”

一陣雅雀無聲。

前文也說了,東南亞很多國家,都是那種部落聯盟的進化版,阿瓦王朝也是如此,地方權力與中央權力之間,有嚴重分歧。

不過阿瓦王所在阿瓦,也就是後世緬甸的曼德勒,即便放在後世也是緬甸第二大城市,而在這個時代,更是要遠超過勃固等地,乃是緬甸最繁華的地方。

也正是因為如此,掌控阿瓦的阿瓦王,才有壓倒地方諸侯的實力。

只是,即便如此對於地方諸侯來說,兵力都是自己的本錢。

這種苦戰惡戰,阿瓦王根本不會讓自己的嫡系人馬參與進去。但地方諸侯們也不願意打這樣徒徒送死的戰事。

阿瓦王說道:“難道我國就沒有勇士了?”

眼看阿瓦王就要發怒,一個老僧說話了,他說道:“大王,麓川城堅不可強攻,只能智取。”

緬甸是一個佛教國家,即便是國王對僧侶也是很尊重的,阿瓦王說道:“大師,該如何智取。”

老僧說道:“此事有傷天和。”

阿瓦王說道:“大師但言無妨,有什麼罪孽,我一身擔之。朕不忍心我軍兒郎如此枉死。”

老僧說道:“罷罷罷,大王,我觀麓川城乃是雄城,堅固無比,唯有一個缺點。”

阿瓦王說道:“什麼缺點?”

老僧說道:“水。”

阿瓦王看著外面的麓川,也就是後世的瑞麗江。

這一條河,從雲南境內流入金沙江之中,此金沙江,是當時的稱謂,也就是後世的伊洛瓦底江。

整個麓川盆地,都是麓川在兩山之間沖積出來的,而麓川盆地之中灌溉水源,也是從麓川而出的。

所以,麓川城就在麓川盆地中央位置,也就是在麓川江畔。

阿瓦王想了想,一時間沒有想明白該怎麼做?

斷水?

不行的。

雖然麓川城的飲水是從麓川江中分出一條支流,他是可以截斷,但是這裡不是西北,也不是華北,而是南疆。

潮溼多雨,往腳下挖沒有幾米,就會出水,甚至根本不用挖井,單單是雨水就足夠補充了。

所以斷絕麓川城水源,根本沒有什麼用處。

老僧說道:“水淹麓川城。”

阿瓦王聽了這五個字,心中一動,暗道:“好。”

首先,麓川城是在一片盆地之中,雖然不是盆地最底部,但也是相對低的地方,而且這裡的氣候溼潤多雨,還有一條麓川江。

只需麓川城外修建一道堤壩,將麓川城給圍起來,截斷麓川江,將江水源源不斷的灌入城中,總有一天麓川城會承受不住水泡的。

甚至不用等那一天,就足夠麓川中軍民喝一壺了。

當然了,這只是一個方案。

也可以從上游建立堤壩,等水位人為抬高之後,直接衝擊麓川城。也是一種辦法。

請不要懷疑緬甸人的水利工程技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痴纏

何繾綣

我真的只是村長

葫蘆村人

末日降臨:我帶著全族去修仙

我不吃小土豆

深宮繚亂

尤四姐

豔骨

曲渚眠

門閥風流

水煮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