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無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5章 貽情綠梅今又見,佳珍如數老人言,紅樓公子璉,君子無恤,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如此一來,千里送來一根枯木,白瞎的功夫!所幸後來那木頭也沒浪費,被老榮國公,請來能工巧匠,做成了一張羅漢床,現在都還在老太太榮慶堂的屋裡擺著!

這每一棵樹,都是難得的佳品。最開始種下的時候,就已經是能夠開花的半大的樹!並不是那種小苗苗!

又過了這麼十幾年,勉強做一個羅漢床,大抵也夠用!

那時候她和榮國公賈代善,都還是青春正茂的年紀,也就是在那年,賈母陪同自家婆婆第一代榮國夫人,入宮拜見那時候年紀和自己相差彷彿的皇后,也就是現在退居龍宮的老太后!

時過境遷,轉眼已過將近四十年,滄海桑田,物是人非,唯一不變的,好像只有這梅香如故!

所以,對於賈元春拉著自己來看綠梅花。老太太開始的時候是有些遲疑的,畢竟年紀大了,睹物思人,難免又勾起昔日的回憶!

可是,遠遠的看見這一片綠梅。老太太就這麼情不自禁的走了過來,都不用自家孫女領著了。

關於老太太和綠梅花的因緣,除了幾個榮國府裡的老人,比如當日的賴嬤嬤,賈元春是少有幾個小輩裡知道的!

甚至於今日不說,一邊的王熙鳳和邢夫人,根本都不知道還有這麼一茬典故!

畢竟那時候的賈老大和賈老二都還沒生呢!更別提賈璉王熙鳳,這些孫字輩的!

平日裡只見老太太十分寶貝自己屋裡的那張只能一人獨臥的羅漢床。哪裡知道這背後還有他們不知道的故事。

賈元春能夠知道,還是老太太在元春小時候親口告訴她的。所以才有了今日這麼一出,祖孫三代,共賞綠梅!

老太太看著這幾株品相極好的綠梅,果然又想起了昔日和賈代善一起種植梅樹的往事。

沒來由的就溼潤了眼角,不知怎的,突然感覺有些想回到金陵城裡老宅去看看。

不過這情緒來的快,去的也快。畢竟已經過了那麼些年頭了!自己差不多有三十年,沒倒過南邊去了!

如今年過花甲,將近古稀。有些事情早就越的力不從心了。

小輩們也不會讓自己千里迢迢的來回折騰,估計只有等到自己落葉歸根,去九泉之下與之團聚,才能再見到了!

今日能夠在這御花園裡看看綠梅,也算是得全所願了!看著眼前圍著自己的四個丫頭。

除了自己真心疼愛的元春,鳳哥兒,哪怕是平日裡最不順眼的邢夫人,還有基本沒有存在感的珍哥媳婦。老太太此刻都覺得莫名的順眼了幾分!

這麼想著情緒消下去之後,老太太反而如釋重負的和圍在自己身邊的四個自家兒女,講起了這綠梅花的好處!

老太太出身顯赫,雖然沒怎麼讀過書,不過老太太的藝術鑑賞水平,可從來沒有誰敢小覷了去!

原著之中,有一次,賈母帶著劉姥姥遊大觀園,來到了林黛玉住的瀟湘館。

因見窗上紗的顏色舊了,便和王夫人說道

“這個紗新糊上好看,過了後來就不翠了。這個院子裡頭又沒有個桃杏樹,這竹子已是綠的,再拿這綠紗糊上反不配。”

“我記得咱們先有四五樣顏色糊窗的紗呢,明兒給他把這窗上的換了。”

瀟湘館窗外,全是翠竹;再用綠色的窗紗,就顯得單調,沒有層次感,空間關係就模糊了。

所以賈母指示,換上銀紅色的軟煙羅,顏色上就有個相互映襯的效果!

軟煙羅是高檔材料,“若是做了帳子,糊了窗屜,遠遠的看著,就似煙霧一樣”。

王熙鳳不認識,還說是“蟬翼紗”,可見這老太太的生活品位,實在比小青年要講究多了。

也是在這一回中,到了薛寶釵的住處蘅蕪苑之後,看薛寶釵屋裡太過素淨,賈母認為不好,女孩子房裡,不能一點不裝扮。

指示“把那石頭盆景兒和那架紗桌屏,還有個墨煙凍石鼎,這三樣擺在這案上就夠了。再把那水墨字畫白綾帳子拿來,把這帳子也換了。”

賈母講究房間的佈置,但也不是一味要華美鮮豔,擺件不能沒有,但只需三樣;帳子用白色的,但上面要有點水墨字畫的裝飾。如果這麼一收拾,“又大方又素淨”。

薛寶釵愛素淨很好,但是不能一點不講究,一點生活氛圍都沒有。

不慕虛榮是一回事,該精緻要精緻,又是一回事。由此可見,自家老太太那是十分注重環境建設,很有生活情調。

除了對於環境的佈局,老太太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在於其他方面,他老人家也是十分有見識的。

賈府才女很多,個個聰明雅緻。賈母雖然在詩詞歌賦上未有表現,但是在美術、音樂欣賞上都有不俗的品位。

她的屋裡,掛著仇十洲的《豔雪圖》,賞雪之時,“一看四面粉妝銀砌,忽見寶琴披著鳧靨裘站在山坡上遙等,身後一個丫鬟抱著一瓶紅梅”。

賈母現這個情境竟比畫中還美,便囑咐擅長丹青的惜春要把這一幕畫下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美食:過氣女星再就業饞哭所有人

真的只想睡覺覺

清穿之嫡長子

屏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