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雨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3章 出名要趁早,穿梭奇幻的科技大亨,白雨涵,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要說夏科大這幾年誰的名氣最大,那麼肯定跑不掉是潘院士。

作為量子通訊加密領域的大佬,隨著墨子號量子衛星上天,潘院士的大名可謂傳遍海內,稱一聲大犇不為過。目前潘院士擔任夏科大副校長,微尺度實驗室量子物理與量子資訊研究部主任,夏科院量子資訊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院長,還是九三學社副主席。

這幾年加冕“量子之父”的潘校長可謂是全世界奔波,在校時間並不多。

同時他還是國盾量子第一大自然人股東,目前持股估值大概得有二十多億,加上之前套現的股份,身價至少三十億。當真是名利雙收,人生贏家。

杜恪是正月十五之後,見到的潘校長。

“你的電子流理論我有關注過,包校長也跟我提過幾次,很有新意,能不能競爭諾貝爾獎這個先不提,至少填補了國內物理理論的空白。”潘校長很是熱情的說道,“老包讓我帶你跑一跑,先認識一下門路,看能不能多談一點經費下來,對了,你入黨了沒有?”

“沒呢。”

“這樣,九三學社你可願意入,你願意的話我把你推薦進來。然後科協、青創這些組織都參加一下,學術領域最重要的是看科研成果,不過多一個身份總是有好處的,跑門路的時候也方便行事。”

“那就拜託潘校長了。”

“你是夏科大的學生,就是我的學生,都是應該的。”

潘校長是有一個助理團隊的,所以接下來幾天時間裡,他的助理就直接幫著杜恪,完成了九三學社、科學技術學會、夏科院青創促進會等多個組織的入職或者申請——這些組織申請和審批都有固定的時間,不是隨時開後門就能進去,至少要把完整流程走一遍。

“先把青促會的經費拿到手,後面再繼續申請卓青、優青、青長都申請一遍,以你現在的論文高產水準,今年選不上,明年後年也差不多都能選上。”

潘校長對杜恪的規劃,還是很清楚的。

基本上在學術圈,有兩個很重要的工作,一個就是申請經費拿專案,一個就是寫論文評選職稱。論文職稱這方面杜恪不需要別人操心,這才短短一年多時間,三篇p.R.L就已經到手了——他的第八篇論文,和預料一樣,直接過了編輯稽核,進入同行審議。

接下來,就是申請經費了。

這些年國家大力展科技創新,培養高層次科研人才,66續續設立了多項人才鼓勵計劃。

大致有教育部推出的,長江學者獎勵計劃,其中適合杜恪申請的,是長江學者獎勵計劃青年學者,簡稱青年長江、青長;基金委推出的,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簡稱優青;中科院聯合地方教委推出的,卓越青年科學家,簡稱卓青。此外還有青年千人、青年拔尖等等。

“你現在欠缺的是學歷,我聽陳暘說,你要提前申請碩士畢業,然後跟著他讀博是吧?”潘校長說道,“說實話我是不建議你跳過兩段研究生經歷的,因為我跟你聊天,現你在物理學很多方面基礎都不紮實,屬於很偏的偏才,就偏到電子流理論去了。”

“這個……”杜恪汗顏,他一介本科畢業生,能有啥基礎,為了寫出電子流理論的論文,可以說惡補了多少凝聚態物理的知識。

如果不是獨立完成電子流理論的推導,可以說別人都不一定會相信,這樣的理論這樣的論文,會是他寫的。

因為實在是有點說不通,杜恪的積累太少。

唯一的解釋就是——天才。

天才總是與眾不同的,可以躍過普通人所需要的積累階段,直接引領科學浪潮。那些在歷史上留下濃重種色彩的科學家,無一不是具有非凡的一面,可以說很多科研成果的現明,都是天才們智慧火花的閃爍,而不是依靠勤勤懇懇就能做出來的。

靈光一閃,遠比勤奮汗水重要一百倍。

“我還是想盡快畢業,潘校長,說實話,我對讀書沒有什麼興趣。”杜恪實話實說,獲得心靈戰甲,擁有奇幻世界做背景之後,他是真的不想再像普通人一樣按部就班學習工作,大好人生可不能浪費在課堂上、實驗室裡。

“隨便你,等你研究中知識匱乏,你就知道主動去索取知識了。”

……

時光荏苒。

2月眨眼翻篇到3月,電子流實驗室出產的論文越來越多,嚴嗣同完成了第二篇p.R.B,陶勳那邊也完成了一篇p.R.B,其他一些博士碩士研究生,也紛紛在國內scI期刊,尤其是《化學物理學報》上表了多篇論文。可以說實驗室的論文,處於井噴狀態。

不過,杜恪的第九篇論文,卻遲遲沒有動筆。

不是他不努力,而是最近比較忙,忙著應酬,忙著跟隨潘校長四處拜訪。不得不說,背靠大樹好乘涼,如果沒有加入夏科大,或許隨著論文一步一步炒熱,他依然可以獲得大量關注,但遠不如現在,直接就登堂入室了。有夏科大幫忙宣傳,電子流理論已經成為目前熱門研究物件。

“小杜,累了沒有?”飛機上,潘校長問道。

“沒有,挺精神的。”

“嗯,這次去浙大交流,好好揮,都說我們國內科學家水平一般般但是ppT技術一流,但這多多少少都是自我調侃,我們要做到的是科研水平和ppT技術一樣高。對了,陶勳那邊,幫你透過提前畢業沒有?”

“已經透過了,正在辦手續,馬上就能拿到碩士文憑。”杜恪此刻的心情有點亢奮,半年碩士畢業,說起來這也算是一段傳奇了。

接下來他打算再讀半年博士,然後畢業成為博士後。

反正他就讀夏科大,就是為了拿文憑,能怎麼節省時間就怎麼節省。

等將來他拿到諾貝爾獎,人們回過頭再看,必然會驚歎、盛讚這一段求學傳奇。畢竟按部就班讀書工作科研拿諾貝爾獎,過程太枯燥,沒有什麼爆點。如杜恪這樣,大學門門掛科,卻在畢業後突飛猛進,從差生一躍成為學霸,從普通人一躍名動天下,衝擊力顯然很強很強。

科學家也是需要故事包裝的,那些能被人記住的科學家,哪個沒有點小故事。

穿過藍天白雲。

飛機停在了臨安市機場,剛下飛機,就看到迎接牌,迎接潘校長和杜恪。

“走吧,小杜,既然你堅持出名要趁早,這次來浙大交流演講,就好好揮。今天你站在的地方,是浙大禮堂演講,等以後你站在的地方,就有可能是斯德哥爾摩音樂廳了。”

喜歡穿梭奇幻的科技大亨請大家收藏穿梭奇幻的科技大亨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古神罪

南塵無意

貓仙尊

老菸斗鬼故事

妖魔復甦:開局獻祭獲得金光咒

一月白光

苟在修仙界成仙做祖

一斤紅橘子

無限人生體驗師

大化不爭

超神學院之異時空鬥帝

angel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