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雨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30章 眨眼睛,穿梭奇幻的科技大亨,白雨涵,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時光如梭,2o28年很快就在杜恪緊張而忙碌之中,走到了年末尾聲。

11月份《未來·物理》子刊行,重量級論文瞬間震撼全世界,《未來》這份中文核心期刊名聲大噪,再也不是杜恪強行靠自己名氣支撐的局面。

以中文表論文,已經越來越為華夏科研人員所接受,不再盲目覺得英文論文更有逼格。

“華夏的物理學進步,就像是安裝了火箭動機一樣。”nature期刊的總編,看著一份翻譯過來的英文版《未來》,皺眉感慨,“來自華夏的高質量論文,投稿越來越少了,我們nature不管是在論文質量和數量上,都受到非常大的影響,或許當初捧紅杜恪是錯誤的。”

此前杜恪一直都是在nature上表論文,比如電子流理論、杜恪波等,量子時空通道的最早一篇綜述,也是在nature上表。

可是如今杜恪已經譽滿全球,自己創辦《未來》與《生命》,直接壟斷了華夏的高質量論文。

“ce11那邊情況更嚴重,來自華夏的臨床醫學一向是非常重要的論文來源,然而現在都在《生命》上表了。我看過《生命》的翻譯版本,有一些沒有名氣的作者,表了非常令人印象深刻的內容。”另一名主編搖頭嘆氣。

“那些是有相當臨床經驗的醫生所寫,之前用英文寫論文,他們似乎並不適應語法問,總是會被打回去,想要在ce11表幾乎不可能。《柳葉刀》等期刊,一樣很難收錄他們的論文。但是《生命》給了他們母語的便捷性,他們不需要花費多少功夫,就能寫出頂級論文。”

“但我們終究才是科學的中心。”

“也許要不了多久就不是了,杜恪投資建立的級環,已經吸引了太多國際科學精英……你知道嗎,弗蘭肯博士也申請了華夏國籍。”

“天啊,弗蘭肯申請了華夏國籍?他不是一向反夏嗎?”

“他當然反夏,但他的夢想就是撞擊粒子,我們的Lhc(大型強子對撞機)滿足不了他的胃口了,所以他去了華夏。他的家人也跟著去了華夏,我想,他永遠都回不來了。”

“回來了也是叛徒!”

“你不是經常對第三世界的科學家,說科學沒有國界嗎?”

“說說而已,怎麼能當真!”

隨著華夏崛起,世界格局日新月異,帶來了一系列的改變,《未來》與《生命》對傳統scI英語期刊的衝擊,只是整個科研生態改變的一環。

12月份,地球前進計劃籌備委員會,正式透過了“靈犀”計劃,潘校長擔任靈犀計劃席科學家,郭院士與區未央研究員,擔任次席科學家,共同領導科研小組開真·量子通訊。杜恪在靈犀計劃掛名顧問一職——事實上掛不掛名都一樣,他畢竟是籌備委員會的常委。

整個地球前進計劃,行政方面由領導們把控,而科研方面,都是由杜恪統籌指揮。

而另外一邊,由中央牽頭,軍隊、國院等聯合主持,杜恪擔任總設計師的“南天門”計劃,也正式由量子時空通道團隊換個名字成立。

毫無疑問,南天門就是未來的傳送之門。

“王院士,新任務要你的幫忙啊。”

“我們兩什麼關係,你直說。”

“南天門計劃需要成立第二個級環,進行遠距離的對撞實驗,而我現在脫不開身,所以第二個級環還是需要你來籌建。”

“行,這活我在行,對了,上面計劃在哪建造第二個級環?”

“濱城,濱城的瓦房聚變核電站已經建造完畢,可以直接開闢級環專案;此外,還要計劃一個備用的級環,這件事也交給你負責吧。”

“我一個人怎麼負責兩個?”王院士叫苦,籌建級環可不是什麼好差事。

“誰讓你是南天門的副總設計師。”

“唉,我是上了你的賊船了,想我堂堂粒子物理學家,都快成為搞建築的了。”

抱怨歸抱怨,王院士還是承擔了任務,連夜就趕去長子省濱城市瓦房核電站,建造第二座級環去了。杜恪則繼續坐鎮夜郎核電站的級環,研究傳送技術。

除夕夜杜恪與一干研究員,都還堅守在級環,等待每一次撞擊實驗產生的資料。實際上杜恪是可以請假回家的,但是想到研究員們為了保密需要,只能以級環為家,他就不好意思離開,便索性在級環過一個除夕夜。想不到的是,國院領導前來級環慰問科研人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廢土之上,我拖家帶口去拾荒!

柳火樂

混沌武帝

喝水的水

山海異獸故事

招財出沒

諸界最牛城

蜃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