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羅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部 迷宮案 第二章,大唐狄公案,高羅佩,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聽到此處,狄公臉一沉,冷冷道:“你此話好不荒唐!某一邊城小縣一時被惡霸篡了大權,雖屬不幸,亙古有之;某一縣令軟弱無能,竟含垢忍辱,委屈求全,此情亦非鮮見。但你說八年來歷任縣令都是不為玉碎,寧為瓦全的軟骨懦夫,竟都屈從於錢牟的淫威之下,無一例外,本縣實難相信!”

方正冷笑道:“這就是我們蘭坊百姓活該命苦!四年前,倒是有一位縣令不甘太阿倒持,認賊作父,決意除掉錢牟,誰知半月之後,他卻身首異處,暴屍河沿。”

狄麼忙問:“這位縣令可是姓潘?”

方正點頭道:“正是!”

狄公道:“其時有本申奏朝廷,稱西疆胡戎犯境,潘縣令親率蘭坊軍民浴血退敵,不幸為國捐軀。當時本縣正在京師,記得他的屍體按國禮移至長安下葬,聖上又降恩追封他刺吏之職。”

方正道。“老爺有所不知,此乃錢牟殺官欺君掩人耳目之騙局。小人久居蘭坊,四年前從未有胡戎犯境之事,何來沙場獻身之說?潘縣令分明是遭了錢牟暗算而死。”

狄公道:“你再講吓去:”

“就這樣,方虎被迫做了錢牟的家奴,從此小人再也沒有見到他一面。”

“人道福無雙至,禍不單行,此話正應在小人身上。沒多日,一貫作淫媒的牙婆前來面見小人,言稱小人的長女白蘭早達標梅之期。應該有個婆家,又說錢車一向憐香惜玉。願以紋銀五十兩將她買下,收做偏房。小人當然不肯將小女拋入火坑,便一口回絕。豈知三日後,小女去市廛購物,卻再沒見回來。小人三番五次去錢宅央求見她一面,每次都遭一頓毒打,被逐出大門。

“先失獨子,已是飛災橫禍,又失愛女,更是雪上加霜。拙荊經不起這等打擊,從此一病不起,終日纏綿悱惻,椎心泣血,半個月前,竟悲憤而去。小人操起祖傳寶劍,徑去錢家拼命,卻被家了截住,一頓棍棒,將小人打得頭破血流,拋扔街心。七日前一夥潑皮又一把火將小人店鋪燒成灰燼。遭此回祿之災,小人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只好帶了次女黑蘭棄城而逃。人得山中,偶遇一幫弟兄,一打聽,他們也是被錢牟害得家破人亡,走投無路的人,便入了他們一夥。今日晚間,我們第一次出來打劫行商客旅,不期卻遇上老爺一行,到頭來死的死,傷的傷,小女黑蘭也遭生擒。哎,可憐方正命途多舛,說也枉然。”

(舛:讀‘喘’,不幸。)

書齋內一片沉寂。狄公正欲將身子向後靠去,忽想起椅背已壞,忙將雙肘重又擱到書案之上。沉默片刻,狄公說道:“你講得倒是十分哀慼,只是本縣聽慣了這類故事,也就不覺新鮮。方正,若是你以謊言欺騙本官,定不輕饒,若所言皆是實情,本縣當推遲審判,從容處置。”

方正嘆道:“老爺,信不信由你,小人左右是個死,縱然老爺開恩不殺小人,錢牟也決不會讓小人活下去的。”

狄公一個示意,喬泰立起,將方正押回大牢。

狄公離座,在書齋內踱起步來。喬泰回來,狄公停步說道:“方正所言分明都是真情實話,惡霸錢牟在此弄權,前幾任縣令只不過是惟他命是聽的傀儡。當地百姓對我們冷眼相待,原因就在於此。”

喬泰拳頭打在膝上,說道:“難道我們也在錢牟面前低頭不成!”

狄公淡然一笑道:“時候不早了,你二人也好退去將息,明日我有許多差使要委派你等。我還要在此看看舊日檔目案牘,半個左右時辰也就離去。”

喬、陶二人意欲留下相助,狄公執意不肯,二人只好作罷。

喬泰、陶甘離去後,狄公手捧蠟燭,走進隔壁檔房,用衣袖拂去公文箱標籤上的灰土黴跡,仔細一瞧,卻見手邊一箱案卷箱蓋上寫了八年以前的日期。

狄公將此箱移至內行書齋,取出卷日,鋪子書案之上,略一瞥,便知多半均屬縣衙庶務之類,但箱底卻有一個小卷,上面寫著“倪氏兄弟財產案”七個大字。狄公坐下。展開案卷研讀起來。

原來此乃一起涉及財產繼承權的訟案。退職黜涉大使倪壽乾息隱蘭坊,九年前病故,身後二子為爭遺產打起了官司。

狄公閉起雙眼,極力回憶起十三年前他在京師任法曹時的往事。其時倪壽乾威震朝野,名聞海內。他為官一生。以其經天緯地之才,為國宣勞,造福黎庶,因而口碑載道,譽滿華夏。聖上見其政績顯赫,腹有鴻猷,龍心大悅,遂降恩欽賜其政事堂宰相之職,參議朝政。但正在此時,倪壽乾卻突然託病辭官,到一邊縣安度晚年去了。聖上亦曾以金玉良言苦苦勸留,只是挽留不住。狄公記得明白,倪壽乾此一不尋常之舉曾一時轟動朝野,引為奇聞。

(猷:讀‘由’,計劃。)

如此說來,這蘭坊卻是倪壽乾度過桑榆暮景的地方。

狄公再次將案卷慢慢開啟,又從頭至尾細閱一遍。倪壽乾隱退蘭坊之時乃一年過花甲之鰥人。膝下有一獨於,名喚倪琦,三十歲整。倪壽乾來蘭坊不久便娶了填房,其妻梅氏乃郭外鄉間一小家碧玉,年方一十八歲。也是陳種落在肥田,六十老翁與二九妙齡小妻竟生下一子,取名倪珊。

這對忘年夫婦雖稱不上珠聯壁合,龍翔鳳翥,卻也知疼著熱,相敬如賓,又喜得一子,更添一層恩愛。可憐倪壽乾這棵枯樹說倒就倒,九年前一病不振,雖延醫調治,終無見效。終前將長子倪琦及小妻幼子喚至病榻之前,留下遺言:他親手所作山水風景畫一幀留於孀妻梅氏和幼子倪珊,其餘家產由長子倪琦繼承。又囑咐倪椅務將畫軸歸於他後母母子。交代完後事,便嚥了氣。

(翥:讀‘住’,振翼而上,高飛。)

狄公看那案卷上日期,知道倪琦現年四十三歲,梅氏三十一歲,倪珊也已十二歲了。

案卷上寫道,倪壽乾頭一天人士下葬,第二天倪琦就將後母及幼弟逐出了家門,言稱亡父終前遺言分明暗指倪珊非他親生骨肉,故將她母子掃地出門乃理所當然。

梅氏不服,一紙大狀將倪琦告到衙門,又對遺言予以否認,要求照舊章慣例由二子平分亡夫家產。不久,錢年便篡了蘭坊權柄,形格勢禁,這件案子也就因此拖延下來。

狄公復將案卷捲起,心中尋思,初看梅氏似乎理虧。倪壽乾遺言中只留梅氏一卷畫軸;他二人年紀相差太大,且梅氏又非他元配正室。從這兩條看,梅氏可能確有外遇,做下了薄倖的勾當,但倪壽乾乃當世偉人,冰清玉潔,年高德劭,卻以此異常做法知照世人倪珊非他骨血,這實是一件怪事。若他果真發現少妻不貞,他該悄悄將她休去,遣至天涯之遙,永不相見。如此行事,他本人名譽可保,倪家門牆亦可免遭玷辱。既如此,他為何卻以畫軸相贈?作怪!作怪!

倪壽乾終前沒留下遺書,又是怪事一件。口頭遺言幾乎無一不導致煮豆燃萁,同室操戈,他一世為官,這個道理焉能不知?

從幾個方面的情形看來,一這個案子都不無蹊蹺,值得仔細勘查。也許,查明瞭此案,倪壽乾突然辭官的秘密也將迎刃而解。

狄公又將公文箱仔細翻查一遍,卻再沒找出一份與此案有些瓜葛的卷目,也未發現錢牟的絲毫罪證。

狄公將公文案卷重新放回箱中,坐在案前沉思良久,意欲想出剪除錢牟之良策,但不知為何,倪壽乾的影子總在他眼前浮現,那不尋常的遺贈弄得他精神恍惚,方寸不寧。

蠟燭畢剝一聲爆響,熄滅了。狄公長嘆一聲,又點燃一支,舉在手中走回內宅。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天生反骨[快穿]

桑沃

每個午夜都住著一個詭故事

童亮

影視:從狂飆開始走向巔峰

凌晨四點海棠未眠

貝勒的寵兒

小陶

穿成自己的替身

軟枝黃鶯兒

導演:我在劇組升技能

大師兄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