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开始弹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如泣如诉的音乐声缓缓响起,带着一种悲怆的哀伤。
然而弹奏到后来,乐曲越发铿锵有力。
乔妤的眼神也在迷惘和忧郁之外多了一些坚定和信念。
维克多·弗兰克尔曾经说过人会接受命运和所有苦难,背负起十字架的方式为他提供了赋予其生命更深刻含义的巨大机会,即便在最困难的环境下也是如此。
他仍然可以做一个勇敢、自尊和无私的人;否则,为了活命,他会忘记自己的尊严,变得无异于禽兽。
在这样的情况下,这种困苦环境所提供的能使人道德完善的机会,有的人会充分运用它,有的人会放弃它。
这也决定了他是否配得上他所遭受的苦难。
而虞瑶在家庭的变故中,完成了她这么多年来最真切而重要的一次成长和蜕变。
——在苦难之后,她仍然可以成为一个勇敢、自尊而无私的人。
虞瑶是幸运的,在这种蜕变和成长的过程里,她拥有向葵和陆北的友谊,拥有父母哪怕疲惫时也真挚的爱,拥有央音和钢琴这些坚定的目标。
在这些爱意和鼓励的环绕中,虞瑶得以在挫折和茫然之下勇敢地又站了起来,能够继续为喜欢的人和遥远梦想坚定地走下去。
年轻女孩端坐在黑色的钢琴前,身穿一袭洁白色的长裙,长发轻轻地披在肩上,微微地动着,与她的手指一起弹奏着柔和而悦耳的旋律。
她面容姣好清纯,眼眸如水晶般明亮纯净,像一朵高洁优雅的花,可最打动人的却是她身上那种独特的气质,灵动而又坚定。
钢琴声缓缓响起,随着旋律逐渐升华,在空气中扩散开来。女孩专注地弹奏着每个音符,准确而有力地敲击着每一个琴键。
她似乎完全沉浸于音乐之中,在每一个音符中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选择了未来的道路。
音乐减缓,音符逐渐平静,此刻乔妤脸上已经逐渐褪去了最初的那种迷茫忧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坚定和勇气。
灯光师适时调整了光影,让乔妤看起来更加明亮了。
在剧组工作人员和导演的指导下,乔妤最终成功地完成了这个镜头。
这个镜头不仅让观众们感受到虞瑶的魅力,也让乔妤获得了演技上的突破和提升。
在整个拍摄过程中,乔妤保持了内心的专注和激情,她尽可能充满激情、投入全部精力去完成每一次拍摄,以此来展现出角色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
在最后一个琴键落下时,整个剧组鸦雀无声,在场人的目光都被聚光灯下的那个女孩牢牢吸引住。
音乐、灯光、情绪……
所有的一切都恰到好处,完美得找不出一点差错。
导演看到最后,激动得手都在颤抖。
最后他甚至连喊卡都忘了,还是乔妤在等待许久后,目光疑惑地朝着镜头看来的时候,才反应过来。
镜头终于结束,导演走过去,拍了拍乔妤的肩:“非常好,以后还打算走演员这条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