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案 變異昆蟲,法醫專家第一季:昆蟲屍語,王文傑,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我抬起頭,努力地盯著屍體,搖了搖頭道:“我是一名法醫,不會畏懼屍體!”

韓哥很欣慰地點點頭,輕笑著繼續分解屍體,他用刀直接劃開腹部。後來我才知道,他用的是法醫慣用的解剖法——一字形切口。男性的創口除了頭部傷處是由碎木造成的之外,其他部位都是鈍器創傷,可以猜測是由車子的碎件造成,但頭部創傷屬於致命傷。女性腹部2處木質傷,餘下幾處均為金屬鈍器所傷,致命傷則是頸部兩處。

“這麼說,死因確實是交通意外?”我強行壓抑著內心的恐懼。

“表面上來看沒錯,但這只是法醫鑑定範圍,還存在諸多侷限性。”

“那韓哥你的意思是?”

“把你今天的昆蟲採集情況詳細彙報下。”

我調整了一下呼吸,重新開啟放在解剖臺旁的法醫工具箱,拿出整理好的資料。

我定了定神,說:“兩具屍體腐爛程度不一,女性屍體腐爛程度明顯快於男性屍體,但女性屍體並非是陰性所導致,我懷疑是受了雨天的影響。因為男屍沒跟土壤產生直接接觸,溼度相對於女屍來說偏低。所以,我在男性屍體的眼耳口鼻等處發現大量蛆蟲與蟲卵,初步判斷有兩種型別的嗜屍性昆蟲。男性屍體周圍土壤遺留下少部分紅褐色的蟲蛹和蛹殼,所以某類嗜屍性昆蟲至少已經繁殖了一個世代。”

彙報完畢後,我又馬上從法醫工具箱裡取出毒瓶與封閉膠帶交給韓哥,繼續說:“然後就是女性屍體,腐壞程度大於男性屍體,其主要原因是屍體與土壤有直接接觸,加上雨水給予的適宜溼度。我在她的眼耳口鼻等處,發現較少昆蟲。在女性屍體與土壤直接接觸的開放性傷口內發現大量蛆蟲與蟲卵,並在其周圍土壤發現乳白色蟲卵,應該是昆蟲種族爭奪空間資源的結果。”說到這兒,我的心裡忐忑了一下,差點把那隻奇怪的藍綠色甲蟲標本拿出來,我根本不認識這種蟲子,若說不出個啥,那臉可就丟大了。

我說完後,韓哥保持著沉默,靜靜看著我手裡的標本。難道被發現了?或者韓哥知道關於奇怪甲蟲的秘密?我拿不準,索性閉口不言。就這樣,我們僵持了足足一分鐘,氣氛非常詭異。

“韓哥,其實……”我有點受不了了,因為我面前還有兩具剛剛解剖出來的屍體。

“小靳,你要謹記,千萬別瞎猜測,懷疑的事情要馬上落實,法醫界最忌諱隨意妄下結論!”韓哥直接打斷了我的話,眼裡寫滿了疑惑之色,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

“現在還不清楚是什麼類的嗜屍性昆蟲,還要進一步進行觀察、檢驗,先確定蟲子的種類與蟲卵的階段,我才能反推出死者的準確死亡時間。”我嘴角帶著微笑,繼續講述自己的報告。

“接下來該怎麼辦?”韓哥又恢復了往常的嚴肅神情,反問道。

“繼續分析昆蟲?”我反問道。

韓飛搖了搖頭,繼續說:“小靳,你還太年輕。法醫這一行並非兒戲,稍微一個細小的錯誤判斷,會直接將案件匯入歧途。現在,趕緊去把昆蟲種類鑑定出來,我要馬上拿到最終報告。”

“是!”我點頭回答道,看來今晚要挑燈夜戰了。

“去吧,我還要做進一步檢查。”

“對了,剛才我收到老高發來的監控調查資料和打火機以及香水瓶上的指紋分析。經過局裡的指紋庫配對,確認死者是寶山集團的老總杜飛和他的私人秘書李燕。這案子絕非意外,上頭叫我們引起重視,要在短時間內抓到真正的兇手。你師父將你交給我,千萬別讓我們失望。記住,我要一份最詳細的昆蟲屍檢報告,這件案子非同小可!”韓哥對我大聲吩咐道。

“保證完成任務!”我向他敬了一個禮,代表著一種承諾。

韓哥離開後,我也離開了。半小時之後,我便回到了師父給我安排的住處,一個十來平方米的地方,不過傢俱配套還算齊全。讓我住下來的原因是這裡有一個廢棄的地下室,是房東堆放雜物的地方。現在,我只用租房的價格就能擁有它,經過我的收拾後變成了一間昆蟲實驗室。

我直接跑到地下室,坐在那張白色的實驗臺前。桌上放了幾把大小不一的鑷子,還有小型聚光燈、放大鏡、測量尺,以及專用的抓昆蟲手套。餘下的大部分器材正在路上。

不過,桌上現有的工具用來開展後續工作,已經綽綽有餘。

我開啟了我的工具包,將今天收集到的昆蟲標本放在聚光燈下的白色臺子上。

首先,我拿著放大鏡觀察男性屍體上的蛆蟲,蛆蟲就是昆蟲的幼蟲。

蛆蟲體長16mm,呈乳白色,表皮非常柔軟,節棘刺粗大(也就是爬蟲類的腳),第3胸節至第7腹節每節有24個小疣,第8腹節背部上面沒有小棘。前氣門孔突10個,呈1排。口咽骨大型,色素深。

我對蟲子極其敏感,尤其是關於蟲類的樣貌特徵,對我來說簡直是小菜一碟。

放大鏡下的是急鉤亞麻蠅的幼蟲,按照現在的特徵,屬於2齡幼蟲末期。

此時,我要詳細說明一下,急鉤亞麻蠅屬於雙翅目麻蠅科亞麻蠅屬。在25℃~34℃下,1、2齡幼蟲成長各需要1天,3齡幼蟲則是2~3天,前蛹期需要2~3天,蛹期可延長到9~10天。

現在,不難推測出死者的死亡時間應該在9~10天前。(人死亡之後,昆蟲並不會立馬在人身上產卵,吸引蟲子前來的是屍臭。而在此之前,屍冷才是一個人正式死亡的終極佐證。屍冷需要1天左右,也被稱為早期屍體現象。屍臭的引發時間在1~7天不等。)當然,根據現在的線索,還遠遠不夠證明。因此,我繼續觀察蛆蟲的變化。

隨後,我又開始仔細分析女性死者身上的蛆蟲。蟲子體長15mm,各節前緣棘環於第5腹節以前呈完整的環形。第2~7腹節的後緣棘環僅第7腹節完整,第7腹節的後緣棘環背面的棘刺大小形狀均相同。第8腹節背面中央光滑,全無微疣。後氣門間距約等於1氣門的橫徑,氣門環完整而細窄,中外兩氣門裂間的內突呈角形向內延伸,鈕孔偏大。

不過,根據這些我還無法確定。所以,我繼續觀察標本。

<h3>第四章 真正的死亡時間</h3>

<b>我在腦海裡將綠蠅屬的各個蟲子的特徵都過濾了一遍。突然,我的大腦靈光一閃,想起了絲光綠蠅,死者的真正死亡時間在3月24日~28日之間。</b>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在女性屍體身上的標本里意外發現了一個紅褐色的蛹,長6.9mm,寬2.8mm。蛹頭部的呼吸角細長,黑色棘刺發達,後表面基本無凹陷。我大概能夠確定這是麗蠅科裡面的一種,但仍然無法精準落實。就在我手足無措時,突然想起女性屍體周圍的土壤裡還採集了蟲卵,它身邊圍繞的成蠅也有樣本。

我興奮地開啟了瓶子,卵呈乳白色,形似香蕉狀,長1.16mm,寬0.4mm,卵殼上具有六角形的紋飾。卵孔橢圓形,孔口周圍有一圈凸起的卵孔領片。這是綠蠅屬卵中的一類,可惜綠蠅屬共有23種,讓我感到特別頭疼。

在這個瓶子裡,還有兩類成蟲。其中一種前胸側板中央凹陷,並且裸露在外,後背中鬢5~6根,往前方逐漸短小。腹部第3背板無中緣鬢,第5腹板長,後端圓,內側刺較多,第6背板中斷。我確認是屬於急鉤亞麻蠅的體型特徵,顯然後面一種成蠅只要確定,那麼絕對能推斷女性屍體上的蟲蛹和蟲卵屬性,看來距離成功不遠了。

而另一隻成蟲體長6mm,額頭較寬,約為1眼寬的三分之一,間額為暗棕色,側額及側顏額略具銀色粉被,側額具細毛,頰面泛黑,並且有黑毛,後梗節(第3節)為梗節(第2節)長的3倍。

蟲子的名字呼之欲出,但還差點東西。倘若確定了另一個昆蟲的種類,自然可推測出蟲子的生長週期,也能確認死者的真正死亡時間。按照韓哥的說法,由於連綿小雨,加上屍體的腐爛程度,他只知道死者的死亡原因。但死亡時間才是破案的關鍵節點,因此,他才催我連夜做出論斷。

時間一點點過去,天色已經初曉,離交報告的時間隻手可數。

我深吸一口氣,開始重新整理思路。人死亡後昆蟲建群前期(人死到昆蟲首次產卵的時間段)最先吸引的昆蟲是麗蠅科的綠蠅,屬於金蠅屬和麗蠅屬。不過,麗蠅屬比較耐寒,只有冬季才會出現。所以,最後一種昆蟲在綠蠅屬與麗蠅屬之間。

金蠅屬也基本可以排除,我在腦海裡將綠蠅屬的各個蟲子的特徵都過濾了一遍。

突然,我的大腦靈光一閃,想起了絲光綠蠅,它的成蟲體型在5~10mm,卵的長度為1.1~1.22mm,寬是0.38~0.5mm,蛹呈紅褐色。屍體上檢查到了紅褐色的蛹,體長6mm的成蟲,還有一個乳白色的卵,長1.16mm,寬0.4mm。毋庸置疑,這是1齡幼蟲,完全符合所有條件,確實是絲光綠蠅的成長階段。

現場採集的蟲子確定了兩種,急鉤亞麻蠅成蟲和2齡幼蟲、絲光綠蠅的成蟲和3齡幼蟲,這兩種蟲至少經歷了一個世代。

因為急鉤亞麻蠅從產卵到發育成成蟲的時間,加起來需要15~18天。2齡幼蟲2天,也就是17到20天。昆蟲建群前期(人從死亡到第一批昆蟲侵襲的時間)1~7天,那麼死者的死亡時間在18~27天。

絲光綠蠅成長適宜溫度為26℃~31℃,相對溼度為75%。第1代從卵發育至成蠅需14天,其中三齡期約5天,蛹期約6天。成蠅產卵前期約7天,卵散產。第2代從卵發育至成蠅約需13天,其中3齡期約4天,蛹期約6天。也就是說,絲光麗蠅成長到第二世代的3齡幼蟲一共需要約22天(一代成蠅需要14天+產卵前期7天+二代1齡幼蟲1天)。

綜合上述判斷,能夠確定死者已經死亡18~22天。

我來回仔細檢查,春節溫度平均25℃,連綿小雨溼度符合75%,這些完全對上。天色開始慢慢變亮,我躺在座椅上鬆了一口氣。現在是4月11日,死者真正的死亡時間在3月24~28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被全家逼成世界最兇

絡海

道真玄邊

樂哀無觴

別鬧,破案呢!

蘇芊陌

穿進語文書怎麼破

木匆匆

塌房少女重生記

時不識路

2001:首富之路

真是一個取名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