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4章 傳統與變革齊頭並進,在無限副本里經營安全屋,文笀,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蠕動的雜色天空永遠不會降雨,這是一個沒有大氣迴圈的世界。甚至稱不上世界,只有擠在各個無限世界之間的一座孤島。但它是偉大的孤島——

裂隙地。

碳基生命維持域,第九扇區,“人與類人生命”互動段。這處被壓縮的空間,據統計,匯聚了多達1.9億,來自不同世界的人與類人生命。

“人”這個物種,在無限世界的碳基生命中,是數一數二的大種族,雖然在數量上,遠比不上蟲族和微小生命群體,但其活動規模,哪怕是脫離碳基生命這個基礎框架,也是相當拔尖的。那些在各個宇宙旅行的無限旅客,總是更害怕撞見人與類人生命。

因為這類物種,往往極其不穩定,存在著十分顯著的個體差異,無法進行程式化的交流接觸。相反的,像蟲族、微小生命群體、矽基生命、鐵基生命等,都可以進行程式化交流,能很大程度上避免衝突。

但人不一樣。人這個種族,個體之間差異過大,很難做到定製程式交流,往往更容易產生衝突。據裂隙地的維持機構統計,無限宇宙裡,9o%以上的無限海盜,都是碳基生命,而其中,又絕大部分都是人與類人生命。

所以,裂隙地,對人和類人生命的管理,要比其他種族更加嚴格。“人與類人生命”互動段的維持優先順序,僅此於裂隙地維持機構所在的互動段。所謂的維持機構,作用上差不多就是普通文明觀念裡的政府、軍隊與司法的融合態。

黎木剛進入“人與類人生命”互動段的時候,就遭到了審查。這種審查,並非是政府員工過來核對身份,詢問目的,這種進行穩定性篩查的工作,而是使用一套特意設計的底層執行邏輯,掃描你的行為痕跡,並以時間記錄作為絕對客觀的證明。

畢竟,“時間記錄無法修改的”算是無限宇宙的通識。這套底層執行邏輯,在裂隙地一般被叫做“大偵探”。

對此,黎木十分配合,一邊對裂隙地的強大嘖嘖稱奇,一邊製造虛假的時間記錄。製造虛假時間記錄,用一般的說法,也就是製造虛假身份。他給自己設定了一個宇宙觀光客的身份,製造了大量虛假的觀光記錄。

在“大偵探”看來,黎木就是個行為記錄十分乾淨,作風優良,遵紀守法,不搗亂,不起鬨的五好遊客。而且,一個獨立行動的宇宙觀光客,往往能力不俗,攜帶著豐厚的資源,更是優質遊客,立馬給他的身份標識上打了四顆星星,僅次於用來標識長期來往,並持續進行利益交換的五星遊客。

“既然如此,為什麼不直接設定一個五星遊客的身份呢?更高的地位,應該能帶來更多的便利。”“呢喃”對此感到好奇。

“呢喃”,一塊被黎木放在斜挎包裡的告示牌。明明具備意志的它,卻繞過了裂隙地的入境審查。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它可能並非生命。

“你說得對,但我不是來進行利益交換的。只需要一個不會被特殊對待,但也不會被忽視的身份就夠了。”

“您以前都是處在邊緣視角,甚至是上帝視角,以支配的方式左右事件的執行。為何這次,選擇進入中心視角呢?不論是您進行怎樣的隱藏,一旦進入中心視角,都一定會有人現您的。就像,腦域之主那樣。也許裂隙地沒有腦域之主那種程度的存在,但不排除,有其他存在,以邊緣視角觀察著裂隙地。小心一些總是更好。抱歉,我不是對您的能力有所懷疑,而是好奇您改變視角,是出於何種考慮。”

“以前我總是認為,躲起來,躲在幕後指揮安排一切,就是最安全,最成熟的做法。”往互動段深處走去,黎木深深地吸了口氣,為“人與類人生命”量身定製的生存環境裡,任何一口空氣都清新到了極點,讓人心曠神怡,簡直跟在大草原一樣,“但那是你並未碰到真正關乎你本身的事。當事情關乎你本身,甚至是你的本質時,你就會現,躲起來什麼也做不了。”

“但支配者就是這樣。”

“是的,支配者也認為自己該這樣。但是,把自己限定在一個框架裡,還是一個理想的支配者嗎?”黎木臉上並沒有懷疑,而是肯定地說,“理想,不應該有框架。”

“那麼,您認為,已經有一件事,關乎到你本身,或者說,你的本質了嗎?”

“是的,‘呢喃’。這也是我帶你一起前來的原因。”

“我本應該知道些什麼,卻又什麼都不知道。”“呢喃”的語氣有些遺憾,甚至有些失落,“我只知道,應該簇擁著您,成為理想的支配者。”

“沒關係。成長亦是不斷見證。”

裂隙地雖然容納著來自眾多無限宇宙的眾多生命,但其實本身面積並不算大,起碼相當於容納的生命數量而言不算大。因為裂隙地是表面展開的球狀星球演變而來的,所以,用星球表面積進行對比的話,比水星的表面積略小,是地球的十四分之一左右。

不過,得益於極高的空間利用率,裂隙地並不顯得擁擠。這塊夾縫中的平面飛地,每一處都得到了最極致的運用,並且使用了大量摺疊、壓縮空間的技術。一立方米的空間,當成一百立方米用並不少見。甚至部分地方出現了1:的壓縮比。也還有一些地方使用的是亞空間、深層空間的技術,相當於在一個空間裡,再巢狀一個空間,所以,也有嵌合空間的說法。

關於空間的開,裂隙地一直都十分賣力。畢竟,裂隙地本身的空間實在是太小了,小的根本不足以支撐龐大的生命流量。而這塊空間,又根本無法用通俗價值來衡量,是絕不可能放棄的地方。

除了向內不斷深挖,最近幾千年裡,裂隙地也一直在研究向外開墾的開路徑。只是,向外開墾需要直面混沌與虛空,難度很高,也非常危險。一般的虛空還好說,要是碰到離散的混沌空間,那就免不了直面一場混沌風暴了。甚至可能遇到那些被放逐到混沌空間裡的,徹底瘋的支配者或者神靈。

裂隙地的維持機構,一直對此十分謹慎,在最近的一個千年裡,總算取得了一些成果,成功地開墾出了一片完全人工製造的空間。那片空間有個通俗的名字,“見證者新區”,意為裂隙地見證新時代的起點。

見證者新區十分珍貴,目前還不被允許外來遊客、勞工進入,只有原住民才能進入,並且原住民能夠活動的範圍,也僅限於見證者新區的外緣部分,更深處,目前還從未向公眾披露過詳細內容。

黎木從一份旅遊雜誌上,看到了關於見證者新區的內容。他好奇地問在旁邊喝茶的旅舍老闆,

“卡金芙女士,您有去過見證者新區嗎?”

躺在搖搖椅上慢口品茗的老婦人,卡金芙女士,是黎木榻居旅舍的老闆,是人族裡的“常規人種”,常規人種,就是最常見的人種。她是裂隙地的原住民,據說祖上曾是第一批在這裡紮根的生命之一。原住民的身份,讓她不必從事生產勞動,依靠維持域分的福利,就能活得非常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斬神成仙:從手撕封號鬥羅開始

初九阿潛

凰嬌

花羽容

火影第一深情

咕咕咕太難了

偷心小貓妃

葉逐月

亂世之錦繡人生

清拙

今天從水裡撈到人了嗎

卷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