裙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家養小青梅 第29節,家養小青梅,裙袂,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沒想到,倒和這個年輕的姑娘成了朋友。

溫映寒更是仔仔細細地打量了一番枝枝,見她一身撒花煙羅裙香嬌玉嫩,烏髮流雲般的散在身後,煙眉秋目,明眸生輝,眼角的那顆紅痣更是添了幾分姣美。

這似曾相識的氣度讓他有些許恍惚,溫映寒不禁又靠近了幾分,疑惑地開口。

“這位姑娘,似乎在哪裡見過?”

第三十二章 久聞大名

溫映寒也是今天才到東吳郡主府的。

他自小就跟這個姑母關係不錯,後來姑母嫁了明將軍,又陪將軍從京城回東吳老家養病,兩人的聯絡也時常不斷,溫映寒孝順,儘管學業繁忙也會每年親自來探望一趟,生怕姑母一個人在小縣城過得不適。

今年因著秋闈,他來得晚了些,也是湊巧,正好遇上枝枝來府上。

原本郡主就有意託溫映寒幫忙調查枝枝的身世,如今兩人恰好撞見,郡主還未提及,溫映寒就覺察出枝枝的眼熟了。

午後,郡主故意支開了枝枝,讓她去花園陪小少爺明宵玩會兒,才有機會和溫映寒提起此事。

“映寒,你不覺得,枝枝這姑娘,容貌氣度和京城永樂侯夫人極似?”

溫映寒聞言輕蹙了蹙眉,難怪他會覺得這姑娘眼熟,仔細一想,那一顰一笑間的風韻果然像極了永樂侯夫人唐氏,尤其是眼角下的那顆紅痣,簡直和侯夫人一模一樣。

溫家和永樂侯府常有來往,侯夫人他也是見過幾次的,溫映寒肯定自己不會看錯,可是這相隔千里毫無關聯的兩人,怎麼會如此相似呢?

他疑惑地看了一眼郡主,郡主繼而道:“我問過這丫頭了,她爹孃早死,如今被縣裡一戶人家收養,她的來歷,我也不甚清楚。”

溫映寒沉吟了會,分析道:“永樂侯和夫人如今有一子二女,並不曾聽聞有丟失女兒的訊息,況且那小女兒的年歲和枝枝姑娘一般大,實在是不太可能……”

他緊接著道:“會不會是湊巧了?”

“哪有這麼湊巧的?”郡主笑了笑,又道:“更何況,永樂侯姓紀,這姑娘姓季,你覺得會有那麼巧嗎?”

郡主說著蹙了下眉頭,問:“你方才說那小女兒的年歲和枝枝一般大,會不會是……”

狸貓換太子。

她沒把心底那個猜測說出來,畢竟這事聽著荒謬了些,卻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溫映寒果斷搖了搖頭:“世家注重親緣,定不會弄錯的,況且我是親眼所見,永樂侯府全家上下都極其偏疼紀二姑娘,若不是確定自家血脈,不會如此。”

他曾親眼見過紀家二姑娘和侯爺夫人的相處,那感情之親熱熟稔,絕不是一般人可比。

郡主沉默了一瞬,仍是堅持自己的看法,她道:“映寒,不瞞你說,枝枝這姑娘於我有恩,我是頂喜歡她的,這事你不要透露出去,藉著你在京城的人脈,幫我打聽打聽如何?”

姑母極少這麼求人,溫映寒自然是滿口答應下來,他目光不由透過廡廊,看著園裡和明宵玩得正歡的小姑娘,她笑得明媚燦爛,暖陽照耀下來彷彿給她的臉上鍍了一層光,素色衣裙站在花叢裡如同花仙子般明麗。

這是他在京城中極少見的女孩子,溫映寒不禁也愣了愣。

*

翌日恰巧是郡主的生辰,郡主年紀大了又夫君早亡,這些年很少刻意慶賀生辰,今年正好侄子在此,她便做主設了個小的生辰宴,還邀請了枝枝一起過來。

月下西風,初冬霜厚,夜色漆黑又濃重,唯有郡主府的暖閣裡燈火明亮,熱鬧歡樂。

溫映寒特意拿出了西域的瓊玉酒,滿滿斟了一杯給郡主賀壽:“侄兒在此祝姑母壽誕快樂,春輝永綻放。”

郡主含笑一飲而入,枝枝見狀也起身,用茶代酒,對郡主道:“枝枝也祝郡主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郡主卻似笑非笑道:“你這用茶祝壽算怎麼回事?映寒,快給枝枝姑娘倒杯酒。”

枝枝連忙阻止,不好意思道:“實在對不住,我……不會喝酒……”

溫映寒嘴角噙著笑,勸慰道:“枝枝姑娘放心,這酒口味清淡,入口還甜,女兒家喝點也無礙的。”

“是啊,外面天氣這麼冷,喝點酒也暖身子,枝枝別那麼拘束。”郡主笑道。

見兩人都這麼說了,枝枝只好讓溫映寒給自己到了杯瓊玉酒,舉起來和大家一起幹杯。

三人一邊吃飯喝酒一邊閒聊,時不時還有小明宵的童言童語逗樂,時間過得倒也快,不多時便到了戌時。

枝枝沒想到自己如此不勝酒力,只淺酌了兩杯就醉了,素淨的小臉緋紅一片,目光也遊離起來。

眼見天色不早,枝枝也醉得不輕,郡主只好道:“今晚就先到這裡吧,看枝枝醉成這樣也沒法一個人回去,映寒,你送送她吧。”

溫映寒無奈地看著醉倒在桌上的枝枝,他也沒想到這姑娘真是不會喝酒,早知道就不勸她喝了。

既如此,溫映寒也點頭道:“好,我送枝枝姑娘回家。”

*

夜色沉沉地壓下來,街上已經不見幾個行人,枝枝醉得厲害,行走之間步履搖晃,溫映寒只能半扶著她。

小姑娘神志也不甚清醒,傻乎乎地衝他笑:“溫公子,你的酒真好喝……”

溫映寒笑了笑,他從小在京城所見女子,無不是貴族世家教養出來的閨門秀女,一舉一動都端莊文雅,像枝枝這樣天真純淨的,還真是少數。

他不由得想起郡主交代給自己打聽的事情,想著趁此機會向小姑娘問問底細。

“枝枝姑娘,你……還記得你爹孃嗎?”

“我爹孃?”小丫頭醉得眼神迷離,卻還費力地思考著,“我爹在我一出生的時候就死了,我從來沒見過他,對他沒什麼印象,就連我娘……也很少提及他……”

“至於我娘麼……”枝枝小手敲了敲自己的腦袋,撓頭蹙眉道:“她一開始在鋪子裡做繡娘,我兩三歲的時候,她就帶我遷到了石橋村……一直到後來,她病死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