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薩之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十三章 坐而論道,明心見性是修行;花開兩朵,劍氣二宗各不同,費倫大陸的棋法師,阿薩之淚,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同著隊友吩咐了兩句,法師給自己加持過羽落術便縱身跳了下去,翩然落地時就看到趕到自己身前的巴伯頓。

交談了幾句後才知道對方正要進行早晨的氣道修行。

氣之道不同於普通戰士的鍛鍊磨礪,更為注重的是境界感悟,或曰悟道,或曰禪定,總之是種形而上的東西。

這種修行也是需要恆心毅力,巴伯頓堅持此道已是經年累月,不說雷打不動,卻也少有懈怠之時。

來得早也是來得巧,本就苦於不得其門而入的張元乾脆就懇求對方帶自己一同參悟,即便這個過程非一日之功,能摸到點頭緒也是好的。

“沒問題,但這事急不得,要是你能多待些日子就好了。”說著巴伯頓伸出自己的巴掌平攤在地上:“上來,我們一起走。”

張元毫不遲疑地一躍而上,就跟跳到如來佛裡的孫猴子似的。

巴伯頓一掌將其托起,擱在自己的肩頭,大步流星地走去,片刻後便來到了雲中城邊緣的一座高臺上。

一大一小兩道身影盤膝坐下,面面相對。

“氣之道的修習,源於心之道,參悟為本,運氣為質。”大光頭聲若雷鳴,吐氣成風,將那修行一事娓娓道來:“心為氣之本,氣為心之用。”

這一通玄而又玄的講述下來,只若是前世的修仙法門或是佛家禪理一般,以張元的智力要聽懂並不是難事,可這麼晦澀的道理法門要怎麼應用到實際修行上?

總不能真個去修仙吧?

隨著巴伯頓的進一步講解方才恍然大悟,這所謂的心之道其實就是感悟人體內部氣脈迴圈並與之建立聯絡的過程。

氣的本質是一種特殊的魔力,或者說生命能量,氣潛藏在一切的生物體內,只是有些個體生命強度不夠,有些個體感知不足,難以察覺和運用這股與生俱來的力量。

武僧們打磨身體自不必說,而他們所修習的靜思、禪定等等手段,都是為了感受到氣的存在並更順暢的操控氣的運轉。

這就是所謂的心之道,而武僧們常有的諸如:戒律、誓言、宏願、乃至信靠神祗等等行為的根本目的,都是為了感悟本心。

愈是忍受苦難考驗,愈是堅定不移遵循貫徹自身之道,其內心就愈強大。

經歷過種種考驗,重重磨難後的武僧們,其心靈就彷彿打磨過的金剛石,雕琢完畢的璞玉,千錘百煉後的神鋒,光華自生,璀璨通明,如若明鏡高懸,映照己身內外無有不見。

攀雲僧號稱長生不老,與天同壽,那是什麼樣的一種境界修為?

當然,這些都扯得太遠,當務之急是趕緊入得此門。

自己的奧術之道入門成長都是極其順利,這得益於系統的輔助,也與自身天資有關,而眼下,雖然拜系統賦予的劍聖一職所賜,體內已經有著氣脈流轉執行,甚至能夠粗淺地運用到提氣斬這個能力上。

但也就此而已了,離著運轉如意,錘鍊壯大,乃至運用自如那也不知道有多遠的路要走。

與法師所需的智力不同,氣之道對於修行者的感悟、溝通能力,即感知屬性,更為苛刻。

張元哪怕加上裝備也就十二點的感知,比普通人是強,可要邁入氣道修行還是有些差強人意。

好在巴伯頓對此有所瞭解:

“你是劍聖,不是純粹的武僧,不必苛求自己能夠像我們一樣在這條路上走那麼遠,劍聖的本質是戰士和武僧的特殊結合,氣之道是這個職業的一部分而非全部。”

大光頭生怕張元不理解,講的十分詳細:“武僧將氣運用到各個方面,淬鍊肉體,打磨技藝,抵禦病痛衰老,還能開出一些凡能力,但作為劍聖,你只要能夠初步驅使氣脈,讓它和身軀一同壯大,能夠用於自身攻勢便已足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方楚龍殤

十三珺

柳牧針

阿璽小說紀實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