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田莊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32,異位,島田莊司,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從特拉維夫機場到死海的這段路程,往往使初到此地的遊客們感觸良多。車子剛離開市區不久,展現在眼前的就是一大片人工開墾出來的農田,可是往前走了不遠,這片田地就像無力繼續開墾下去似的不見了。不僅如此,甚至連人類生活以及生命存在的跡象也完全看不見。很多人一定認為,即使身為萬物之靈的人類,似乎從《舊約·聖經》時代起就無力改變這片土地。這是塊上帝所創造出的,最不適宜人類居住的土地。

有太陽的時候,如果離開車子到外面走動,除非是體力特別出眾的人,不然不到三十分鐘就會出現脫水的症狀。然而,正為此心情沉悶的旅客,當看見一望無際的死海終於展示在自己眼前時,也不得不承認,這裡又是上帝創造出的世上最美的地方。突然出現的這片浩瀚的湖水,似乎可以撫慰口乾舌燥的旅客們的心靈。然而,這片看似美麗清澈的水卻根本不能用來解渴,因為其中鹽分的含量極高。

遠古時代,當人們穿過身後這片毫無生命氣息的土地,好不容易才來到水邊,卻發現這裡的水不能喝時,心情會變得如何呢?上帝究竟在水裡投放進什麼教誨?想用此給我們帶來何種啟示?這些都成了世上最難解的謎團。

因此,這座湖裡連一條魚也沒有。匯入死海的河流在尚未流入這裡之前,水裡都還能找到魚的蹤影,可是一旦河水流入死海後,水中所有的生物都會立即死去。

死海很美,它的美麗異於世上任何湖海,是一種美感獨特的風景。四圍沒有一絲綠意,讓人覺得自己彷彿淪落到哪個不知名的其他星球上,極目所至,盡是一片灰白乾燥的土地。

這片水域就展現在這片乾燥的土地裡,呈現出一片潔淨的翡綠色,水面連一片浮塵也找不到,到處只能看見簡直不像是這個世界該有的白色海岸。海岸上豎立著許多美麗的白色岩石,還能看見陽光下反射著亮光的白塔,宛如幾個孤獨的人影靜靜地佇立在水邊。這些奇妙的岩石,其實是鹽凝結成的。

死海超乎絕倫的美,是死亡所特有的美。這裡拒絕一切動植物、水中微生物,以及所有有生命的物體生存,它美得就像一片由水構成的沙漠。然而,不可思議的是,在這片狹小的獨特的土地上,竟集中誕生出世界上絕大多數佔統治地位的宗教。

根據《舊約·聖經》的記述,從“諾亞方舟”開始算起,亞伯拉罕屬於第十代。上帝為了表彰他信仰堅定,所以就把迦南這片土地,也就是現在的巴勒斯坦賜予了他。但是,迦南不久之後就遭遇嚴重的饑荒,亞伯拉罕的兒子雅各布率領族人逃到了埃及。然而在埃及等待他們的卻是殘酷的奴隸生活。他們辛苦勞作,渴望救世主的出現,終於在摩西的帶領下逃離了埃及。

摩西率領一行人逃到西奈半島,上帝在那裡授予摩西著名的“十誡”。一行人歷經千辛萬苦回到巴勒斯坦。在以後的兩百年裡,他們一直過著安定的生活。《舊約·聖經》上記載的這段故事,也宣告了“猶太教”的誕生。

他們在耶路撒冷修築神殿,在那裡把感謝的祈禱奉獻給引導自己脫離苦難的上帝。但他們的苦難並沒有到此結束,接下來又要迎接一次次真正的苦難。歷史上沒有任何民族像猶太人那樣遭受過諸多來自各方的迫害、歧視和苦難。其後不久,耶路撒冷就被巴比倫帝國所征服,大批猶太民眾被作為巴比倫帝國的俘虜被強行帶走。而巴比倫帝國後來又被波斯帝國打敗,猶太人被允許重新回到了耶路撒冷。他們回國後重新修復了一度被徹底毀壞了的神殿。

但是,統治了波斯帝國的亞歷山大大帝去世後,猶太人又繼續被希臘人所統治。猶太人被迫接受了希臘文化,不得不在希臘人的殘酷統治下苟延殘喘著生息下去。他們一次次奮起組織反抗,終於迎來了本民族的獨立。但是不久羅馬帝國的鐵蹄又踐踏上他們的土地,耶路撒冷隨即被強悍的羅馬軍隊所攻陷。猶太人被趕出了巴勒斯坦地區,並分散流落到世界各地。

這只是猶太人流浪的開始。失去了祖國的猶太人只能將自己的執著用在金錢上,他們的這種守財奴的特性和歷史上出賣耶穌基督的猶大的形象相迭加,因此在世界各國都被當地人所嫌棄。他們被迫佩戴代表猶太人身份的徽章,被強制住進專為猶太人建造的聚居區,後來甚至還遭受到希特勒的大規模屠殺。

從二十世紀初開始,他們提出了“重返聖殿山”的口號,並先後獲得英軍和美軍的支援,大批猶太人開始在巴勒斯坦地區集結。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他們終於建立了獨立的國家,即現在的以色列國。現在,他們還經常聚集在耶路撒冷神殿中,見證他們民族兩千多年苦難歷史的哭牆前祈禱。哭牆和神殿都曾多次遭受過各國侵略者的破壞,又多次被他們修復,現已成為了猶太人受苦受難的歷史的象徵。然而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從哭牆可以望得到伊斯蘭清真寺的圓頂,而哭牆的後面就是伊斯蘭教的聖地阿克薩清真寺。

然而,在巴勒斯坦這塊土地上,從亞伯拉罕時代起阿拉伯人就在這裡定居,尤其是猶太人被羅馬人趕走之後,阿拉伯人更成為了這塊土地上的主要居民。

據傳耶路撒冷也是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跟隨天使昇天之處,因此伊斯蘭教信徒們也把那塊昇天的岩石稱為“世界的基石”,還在上面修築了稱為“聖巖金頂清真寺”的神殿,成了伊斯蘭教的一處聖地。

就像猶太人曾經被羅馬人趕出巴勒斯坦,成為難民流落世界各地一樣,以色列建國之後,阿拉伯的伊斯蘭教徒也被趕出了這塊土地成為流浪者,因此大量的所謂巴勒斯坦難民又產生了。進入二十世紀後,猶太人和阿拉伯人這兩大民族之間曾幾次爆發戰爭,而且一直持續到現在。讓人難以想象的是,這兩大宗教最重要的聖地之間卻只隔了一道薄薄的牆。

以耶路撒冷為聖地的宗教還不止這兩個,連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基督教也把耶路撒冷視作無可替代的聖地。據說基督教所信奉的耶穌基督,就在猶太教聖典《舊約·聖經》時代後不久誕生於這裡的伯利恆。成年之後他又前往傑里科的荒野,在這裡歷盡惡魔般的考驗後得到諸多感悟,然後又到死海北邊的加利利湖畔,在迦百農開始了他的傳教生涯,他給病人看病、孜孜不倦地教誨信徒,漸漸獲得民眾的愛戴。他被上天告知自己是上帝的兒子,而且他也毫不避諱地親口承認自己就是救世主。

這對於禁止崇拜偶像的猶太教來說,是尤其難以容忍的。他被當地的以色列羅馬總督彼拉多逮捕後,在位於耶路撒冷的總督官邸裡被判有罪。據認為,當時羅馬政權之所以同意逮捕耶穌並判處他死刑,是完全屈從於猶太民眾的壓力。事實也許果真如此,對羅馬而言,基督教的存在也使他們終日如芒在背。

耶穌受到鞭打,並被迫揹負著十字架,從彼拉多的官邸穿過鬧區,一直走到各各他山丘,途中受盡凌辱。當他走到各各他之後,被赤裸著身體釘死在十字架上。這個故事在《新約·聖經》中有詳細的記載。耶穌基督跌倒三次的地方,以及沿途與婦人交談之處,都已成為基督教中的聖地。

這個龐大的宗教後來又衍生出很多教派,所以基督揹負十字架走過的這條被稱為維亞·多勒羅莎,即“苦難之路”的兩邊,各種教派的教堂鱗次櫛比。而各各他山丘所在的耶路撒冷則在很長時間裡被視為世界的中心。對於基督教徒而言,耶路撒冷也是無法拱手讓人的絕無僅有的聖地,所以歷史上十字軍才會不惜代價多次發動東征,企圖奪回此地。

背叛基督的最後一個信徒是猶太人,而且猶太民眾並不承認基督,在全體猶太人的共同願望下,最終才導致了耶穌被處死。《新約·聖經》裡所記載的這件史實,也成了西歐社會長期迫害猶太人的依據,希特勒還多次親口說出過“要實現純粹的基督教社會”的言語。

猶太教和基督教這兩大宗教之間也存在著根深蒂固的衝突,但基督教在成為世界第一大宗教後,教徒們就把猶太教《聖經》稱為《舊約》,開始承認它是一本記載耶穌誕生前的歷史和預言將來的書籍,並對它的存在表示出極大的寬容。從西歐基督教社會一致協助以色列建國的事實看來,他們立場的變化表現得十分明顯。不過,這種選擇也許是在和伊斯蘭教的比較中做出的,大概是個必然的結果吧。因為對於基督教徒而言,猶太教要比伊斯蘭教共同性更多些。

另外,猶太教和伊斯蘭教還看不到可以攜手合作的前景。耶路撒冷市區目前還分割成回教徒區、基督教徒區、亞美尼亞人區和猶太人區。但是,從以色列這個國家的總體情況來看,目前仍處於以色列人(猶太人)和巴勒斯坦人(阿拉伯人)相互內戰的狀態中。而且這場爭鬥還牽扯到兩大民族的後代,連他們的孩子們也互相殘殺,爭鬥不休。

歷史上為了拯救民眾,各個民族都出現過不少聖人,而他們為了拯救民眾,也都曾留下過許多教誨。但是當我們面對以上事實時就能發現,這些教誨本身已經成為導致兩大民族互相爭鬥不休的堅定的民族信仰;正是這種堅定的民族信仰才演化成對於敵對民族的殺意。如果沒有如此虔誠的信仰,如果他們的聖地分散在世界各地的話,我想就不會出現目前的這出悲劇了。

這個問題與沙漠裡能看見那些清澈的水卻救不了瀕臨渴死的旅人的事實十分相似,看起來讓人覺得兩者都是上天所賜予人們的嚴厲的教誨。但是,從這個事實,我們人類究竟該汲取哪些教訓呢?

《莎樂美》劇組外景隊一行人分乘兩輛越野汽車,從特拉維夫機場直奔預訂的攝影外景地,他們一路上也思考了很多問題。尤其是當他們能望見死海,已經進入《舊約》和《新約》兩部《聖經》中屢屢提及的這片土地後更是如此。這裡曾誕生過多種宗教,也曾拯救過許多處於煩惱和貧困中的民眾的靈魂。

當世界處於饑饉與戰亂中時,宗教是十分有用的。然而如今當和平景象越來越出現在我們面前時,也許能導致戰爭的卻正是宗教間的衝突。可以發現,在過去兩千年的時間裡,各種宗教在細節上都已經漸漸變得很難適應現狀了。

創始時期的基督教因其缺乏所謂的正當性而受到迫害,但在他們手中握有權力以後,也轉而開始迫害敢於在學術上堅持真理的人,甚至把他們強加上女巫的罪名燒死。同樣,伊斯蘭教則會根據兩千多年前流傳下來的教規,在百姓面前公開把犯有通姦罪和殺人罪的人用石塊砸死。

宗教的本質究竟是什麼?人們能夠因宗教而得到救贖,這究竟說明了什麼?在兩千年時光流逝的長河中,基督教教規不知何時開始,竟然容許殺生以獲得肉食,竟然容許了戰爭、容許了奴隸制。耶穌基督曾教諭教徒,別人打了你的右臉,就把左臉也伸到面前讓他打吧。你的褲子被人拿走了,就把上衣也給了他吧。不但愛你的鄰居,也愛你的敵人吧。如果從這些教諭來推測耶穌基督的性格,上述基督教教規的變化只能用妥協和墮落來解釋。世界上最大的宗教最具諷刺意味的是,戰爭雙方居然向同一個上帝來祈求勝利,而居於該國最高神職地位的主教,還向民眾信誓旦旦地保證,上帝始終站在我們一邊。宗教本身也會藉助人們膚淺的保身本能,來維護自己一直擁有的權力。

這個地方能夠同時成為各種宗教的聖地,原因何在?而且,上帝從未要求教徒殺生的主張,在二十世紀末的今天是否依然正確?對於這樣的上帝,人們還應堅信下去嗎?外景隊一行人中最年長的巴特·奧斯汀和拉里·霍華德,不約而同地想到這個問題。

“你在思考宗教問題嗎?”拉里·霍華德對著前排座位的巴特·奧斯汀的背問道,“正在思考我們的上帝吧?”

“來到這裡,無論誰都會有所自我反思。”奧斯汀面向前方回答道。

“我們兩個老兵因為答應做完這份最後的工作,來到這個上帝的國度。但是一個多月以前,我們的兩位製片人來到這片《聖經》提到的土地後,卻完全渺無音信,他們都是猶太人。你不覺得其中暗含什麼奇怪的象徵嗎?”

“我不知道他們到底去了哪裡,但我現在尤其思考的是關於復仇之心的問題。各種宗教全都認同人類的復仇之心,也許正是這點成了所有錯誤的根源。尤其伊斯蘭教對復仇心理的認同更為強烈。如果不是這樣,也許今天的流血衝突就不會出現了。”

“你也贊同甘地的不抵抗主義?”

“只有單方面的不抵抗不能解決問題。必須讓所有的神們一起開會,達成互不對抗的共識才行。”

“結果我們的上帝還是允許毆打決不抵抗的佛教徒,那又該怎麼辦?”

“不僅如此。有人砍斷三萬名拒絕紡紗的印度人的手腕,上帝也沒有給他任何懲罰。耶穌基督本人應該不是白人,但卻成為維護白人利益的守護神了。”

“這種墮落成了新興教派獨立出去的理由,尤其是在東方,基督教裡現在不斷還有新的教派產生。這些本來應該更純粹的新教派,不久也逐漸故態復萌,變成權力機構,變成保身團體,貪得無厭地做盡相同的錯事。”

拉里·霍華德和巴特·奧斯汀都已經年過七十了。三十八年前,他們在米高梅公司的攝影棚裡認識,後來一直都是好友。兩人共同經歷過好萊塢最鼎盛的時期。在好萊塢音樂電影全盛時代的後期,一個擔任舞蹈動作設計師,一個以其獨創性的化妝技術,相互配合,多年合作下來。

隨著電視技術的問世,只要拍攝音樂片,不管花費多少錢都有人出資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兩人全都清楚地意識到,自己的時代已經結束了。所以寧願待在比佛利山自己的家裡,安靜地安度晚年。直到松崎這位新型影星出現,才把兩個老人叫來幫忙,因為她十分希望和他們兩人一起合作。

在好萊塢時劇本已經精心排練過許多回。互相配合得很成功。尤其是擔任舞蹈動作設計的拉里·霍華德,其實完全可以不必隨隊赴以色列來拍攝外景,但是他想把這次的工作作為一生最後的紀念,所以自願提出參加。

賓士在死海邊上的兩輛越野車上,搭乘著幾位稍晚才到的劇組人員。其中一輛搭乘的是剛才提到的舞蹈設計師拉里·霍華德、化妝師巴特·奧斯汀、道具管理麥克·貝利,開車的則是年輕的髮型師吉姆·貝茲。另一輛車裡坐著三位錄音組的成員,他們是錄音師彼得·法佈雷、他的助理艾迪·託瑪森和馬隆·瓦伊達,還有管理道具的佩裡·波諾等四人。

剛一開啟車窗,一股像是烤箱中釋放出的熱氣,夾雜著滾燙的沙子和石頭的氣味迎面撲來,空氣中還能隱隱聞到海水特有的鹹味。車子很快便過了昆蘭附近,繼續往南駛去。這是個以發現過古希伯來文寫成的早期基督教《聖經》——死海古卷而名聞天下的小小的村莊。進入以色列後,只在死海以北的某些地方還能看到星星點點的綠色,但從死海往南,就只能見到滿眼的戈壁和荒漠,一點兒也看不見綠色了。

遠方呈紅褐色的山丘底下,看得見一堆灰白色石塊聳立在荒原上。也許這裡就是昆蘭的遺蹟吧。除此之外,極目所至,只是一片灰濛濛的顏色,依然保持著《舊約·聖經》時代所描述過的樣子。

“快看!那是什麼?”奧斯汀問道。路邊一處凹進去的地方,有一棟外表十分骯髒的大廈,旁邊堆積著一座黑色碎石塊的小山。

“這裡一定就是他們的鈾礦提煉廠了。我早就聽人介紹過。”拉里·霍華德回答。

“我看,咱們還是遠離那座礦渣山吧,據說那些石頭具有很強的輻射性,接近它的人容易患癌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結婚之後我終於吃飽了

百戶千燈

神武戰王

張牧之

視野之外

柳明澈

趕海釣魚,熱忱生活

情緒週期

早安,總統大人!

南音音

哥哥,你好壞!

熱奶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