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永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四章 宇宙自殺之迷,深空之下,最終永恆,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這個哲學問題的思考上,薛定諤在上世紀四十年代寫的《生命是什麼》一書中提出,生命從環境中抽取“有序”來維持自身的“有序”。

吃喝是攝取“有序”的過程,食物的有序度經過消化被降低,最終以拉撒的方式將“無序”排放回環境。

另外,生物會透過散發熱量,把生理過程中產生的剩餘熵排放到環境中。溫血動物較高的體溫,有利於更高效地排除熵,因而能產生更強烈的生命過程。

就總體而言,排放的熵要大於攝取的負熵,所以滿足熵增原理。

在這個意義上,生命,尤其是智慧生命的出現,加快了能量的均布,大力促進了宇宙的無序化程序!

“我們猜測,宇宙嫌棄整個熱寂的過程實在太慢,由此創造了生命,是不是如此呢?”

舉個例子,燃燒煤、石油、天然氣的行為,釋放了原本儲存在化石燃料內部的能量,使其以輻射、熱傳遞等形式更快地分佈到了環境中,而核能的利用,甚至使生命有能力釋放原子內部的能量。

如果把熵增過程比喻為拆遷,那麼,智慧生物就好比宇宙請來的城管。

等級越高的文明,越能夠幫助宇宙迴歸熱寂。

如此看來,宇宙的目的,像不像一場精心策劃、情節波瀾壯闊的自殺?

但是,宇宙為何要自殺?為何想要回歸熱寂?

為何熵會自發地增加,而不會自發減少?

為何要設定這樣的規則?

很遺憾,這是一個宇宙級別的哲學問題,我們並不知道答案。

以上部分是【熱力學方面的熵增理論】。

我們可以將“熵”這個概念推廣到其他的方方面面,發現它無處不在。

譬如說一杯水,滴入一滴墨水後,因為分子間的熱運動,它將會慢慢擴散,直到墨水均勻分佈。墨水從有序變得無序,想要恢復原先的樣子,變得極為困難。

這就是一個熵增的過程。

一堆沙子,花費大力氣堆成圓錐,它會慢慢倒塌……這也是熵增的過程。

宇宙在腐朽,人類世界的萬事萬物也在腐朽。

生命,這種高度有序的存在,是一種低熵體。但生命體亦不是永恆的,單個生命也會生病、衰老。

一個人從誕生開始,熵就在不停地變化,直到死亡到來的那一刻,代表其個體的熵增加到最大值。

這種熵是可以模糊量化的,是具體的,我們可以用【身體健康指標】、【壽命】等進行簡單地代替。

如果因為合理的生活方式,或者某些科技,相當於為生命體攝入了負熵流,其熵增將會變得更加緩慢,甚至減小也有可能。

但總體而言,衡量個體的熵,依舊是緩慢增大的過程,直至個體死亡。

然後,我們再來談文明。

宇宙中沒有什麼是永恆的,我們假設,文明也有自己的【熵值】,但文明的熵更加抽象。

很難直觀地計算,文明的熵究竟有多大。它時時刻刻不停地變化,只能根據一些表現來進行簡單地估算。

在地球時代,王朝更換,政權變更,各種各樣的理由有很多,但最終,否可以用熵來衡量其中的秩序程度?

影響文明熵的因素有很多,包括但不限於外界環境、科技、社會制度、人口數目、人口質量等等。

特別是科技因素,是相當顯著的負熵流,只要科學能一直進步下去,文明就能很簡單地保持強盛……

若【文明熵增假設】成立,我們就要小心了,因為熵總是會自發地增大,我們必須要想方設法,控制其熵增,無論是社會因素、還是科技因素。

否則,文明的寂滅將成為必然事件。

從這個角度講,明天是不美好的……按照熵增理論,明天只會自然而然變差,而不會自然而然變好。

這也是宇宙哲學樹上的一條假設。

——宇宙社會學家海格爾教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高考落榜,狂擼百億網貸殺向股市

沉迷於此

動物寓言集

胡利奧·科塔薩爾

靈氣復甦:女帝每天送我百連抽

燕尾斬

才下眉頭上了心頭

貓兒躲夕陽

脊蠱:從靈籠開始吞噬

綿州迷藏

重生南美富二代

某某某的馬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