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點儀式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9章 黃詩詩,南宋特種兵,有點儀式感,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黃夫人畢竟是女人,而且還是那種知書達理的女人。她這些年並沒有沾上官太太的那種習氣,還是一如當年。不過這只是針對自家人,對外她還是知府夫人。

黃明禮也明白夫人的想法,他說道:“並沒有答應,但是也沒有拒絕。畢竟和楊家結親也算是我們高攀了,像楊家這樣的門第,才能配得上詩兒。”

“那我不管,除非是詩兒自己同意,否則你別逼他!”黃夫人說道。

“對了,你別忘了,詩兒還有一門婚約呢!如果當年不是冷大哥救了我們,現在哪有我們這一家子的榮華富貴。既然你說冷大哥那個兒子是不學無術的廢物少爺,不是詩兒的良配,你要解除那門婚約我是同意的,但是也要給人家一個交待!”

黃明禮夫婦當年逃難的時候,是被冷大財主所救,整個過程黃夫人都有經歷。雖然兩家人交往不多,但是她還是很感激冷大財主的。

也就是後來聽說冷大少是個不學無術的紈絝少爺,而他們的女兒黃詩詩將來又是可以比肩清照學士的才女。再加上如今黃明禮馬上就要成為朝廷三品大員,冷家只剩下些微薄的產業,她也捨不得女兒嫁給冷大少那樣的廢物。

所以,對於和冷家當年所訂的那門子婚約,黃明禮和黃夫人是意見是一致的,都不會承認那紙婚約。

不過,黃夫人比黃明禮要更感性些。她覺得即使是不認當年的婚約,自家的態度也要好一點,畢竟如果當年沒有冷大財主出手相助,他們一家子人也許就活不到今天了。

“夫人請放心,這事我心中有數!你看這是什麼?”黃明禮淡淡一笑說道。

同時,把剛剛收起來的小木盒遞給了黃夫人。

黃夫人接過木盒,開啟一看,現是張泛黃的紙張,心中狐疑之下立刻開啟了紙張。這一看之下,臉上的表情瞬間精彩起來。

“這,這是怎麼回事?”黃夫人聲音略帶驚訝的問道。

她可不傻,看丈夫剛才遞給她的這個木盒,之前分明就是放在桌子上的。在這個楊氏父子剛剛離開的時刻,突然間出現這麼個東西,怪不得黃夫人會有其他想法。

“夫人你絕對想不到這是怎麼來的!”黃明禮沒有回答黃夫人的問話,而是反問道。

“怎麼來的,不會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吧!”黃夫人白了黃明禮一眼說道。

黃明禮一見夫人這表情,立刻哈哈大笑道:“夫人果然聰明,這還真的是相當於從天上掉下來的!”

於是黃明禮便將冷鋒之前來過的事情說了一遍,黃夫人聽過之後也覺得不可思議,她之前也透過黃明禮處得來的資訊,瞭解過冷大少的為人。可是現在聽丈夫親口所言,似乎冷大少並不像傳聞那麼不堪。

“夫人放心,現在這事已經了結了。無論他是什麼樣的人,對於我們來說已經無所謂了,最多就是看在故人情份上,在其他方面幫他一下。”黃明禮說道。

“也只能這般了!竟然那孩子如此懂事,你一定要幫他拿回冷兄的產業。”

“這我已經有了計劃,過段時間我們要去京城,正好路過臨江城,順道幫他把事情解決了。”

“那好,我也是多年沒有去過臨江城了,正好也去那裡看看。”

黃明禮夫妻二人在前院聊了一會關於冷鋒的事之後,黃夫人就來到了後院,這裡黃家女眷居住的地方。

花園涼亭下,一位少女亭亭玉立。正如詩經所云: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在她的身上,找不出一絲瑕疵。除了絕美的容顏之外,還有一種宛如仙子般的氣質。

她就是黃詩詩,冷鋒那個指腹為婚的未婚妻。

不過冷鋒並沒有見過黃詩詩,在看來這個時代的女子也就那樣,至少他在臨江城就沒有見過什麼特別漂亮的女子。如果冷鋒見過黃詩詩的話,他可能就是不是那心甘情願的交出婚約了。

畢竟,醉臥美人膝醒掌天下權,是每一個男兒的夢想。天下沒有不愛美色的男人,除非這個男人的取向或者是身體有問題。

黃詩詩雖然和冷鋒同年,但是由生活條件的優渥,身形已經長開。再加上其又有無雙才女的名聲加持,在諸多權貴子弟之中,是公認的女神。

這也是為什麼楊康第一眼見到黃詩詩之後,就為之著迷的原因。

以前的那些權貴弟子雖然也愛慕黃詩詩,不過由於黃明禮是建康府的最高長官,那些人的家世背景大多都不如黃家。就算他們對黃詩詩有非份之想,但是也能想想而已。

不過楊康就不同了,他的伯父是當朝內閣大學士,堂堂的一品大員。

南宋朝廷由文官把持朝政,而文官又以內閣為。內閣由輔大人一位,其下有三位大學士擔任閣老,再者才是各部一眾官員。

內閣的三大閣老,每一個都是權勢極大之人。這也是楊氏父子來黃家提親時,黃明禮不得不認真對待的原因。

“江畔何人見初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春、江、花、月、夜,良辰美景易動人,此中意境絕妙!人人意中皆所有,卻非人人皆能道。”

黃詩詩手持一張素絹,其上寫著的正是冷鋒之前在花船上所吟誦的那春江花月夜。在她的身邊,還有一位看上去顯得古靈精怪的少女,兩人正在相對而坐。

說來也奇怪,自從那天在花船上吟誦出這春江花月夜之後,臨江城本地讀書人圈子之中,並沒有流傳出這詩。反而是建康府,甚至是京都臨安城已經流行起來了這詩。

“珠兒,你覺得什麼樣的人才能寫出這詩呢?”黃詩詩向對面的少女問道。

“小姐,你可是難為我了!我只知道這詩寫的很好,但是讓卻不出好在哪裡,便何況是評論這寫詩的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