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黑色的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7章 劉義隆出巡,重生: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紅黑色的風,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五名虎衛軍是傅亮特意勸說下劉義隆才答應帶著。

這五名虎衛軍校尉身手不凡,必要時可以亮明身份,虎衛軍是宋軍精銳,地位然。

他們一路西進,很快便臨近潼關,劉義隆想起當初自己率軍攻打潼關。

當初潼關還在夏國手中,當初是沈慶之突襲武關才打破關中,否則強攻潼關將損失慘重。

潼關如今更加巍峨,劉義隆可是將長安置於洛陽之上,要不是如今關中尚未恢復,否則早就遷到長安了。

當初遷都只完成了一半,洛陽只是臨時都城,長安才是宋國的都城。

長樂未央兩宮已經有專人負責,長安城也修繕完畢,不少朝中大臣在長安都有府邸,遷都以後直接就可以過去居住。

劉義隆想到很多描寫潼關的詩,有張養浩的《山坡羊·潼關懷古》,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潼關作為關中重要關隘,見證了無數王朝興衰,但真正苦的只有百姓,這就是所謂的“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劉義隆這次就是要看看自己治下百姓如何,雖然他做不到面面俱到,但是能讓百姓有富足的生活就不容易了。

一行人越過潼關向渭南前進,大隊此時才出函谷,劉義宣尚年輕,劉義隆安排傅亮跟著他,也有歷練他的意思。

這次大隊中還有一人,是他自己非要去長安看看的,謝靈運,他打算去長安見證一下長樂未央,畢竟《晉書》中很多大事都生在長安。

先說劉義隆一行,在進去渭南之後現渭南的變化。

道路兩旁的田間有很多百姓在勞作,很快就要秋收了。

劉義隆特意來到一處百姓聚集的地方。

走過去看到百姓們正在興高采烈的討論著什麼。

“幾位鄉親,在下看你們這麼欣喜有些疑惑?”

其中一箇中年漢子道:“先生應該是讀書人吧?”

劉義隆穿著並不張揚,但是氣質出眾,加上長年練武,給人第一印象就是此人必然不是普通人。

“在下讀過幾年書。”

“先生看那邊,”中年人指著遠處的田地,“馬上就要收穫了,今年收成不錯,交了賦稅,每家都會有不少餘糧。”

“哦,那真是可喜可賀啊。”

“是啊,這要是以前可不敢想,自從皇帝陛下進去關中,我們關中就變樣了,而且是變得好了,如今生活可是以前做夢都想不到的。”

劉義隆身後的劉義恭和劉義季聽到這對劉義隆佩服得五體投地。

父皇征戰半生,打下一片基業,如今這片基業已經被三哥劉義隆揚光大了,他們也跟著沾光,誰讓他們是劉義隆的弟弟呢。

告別幾個百姓,一行人繼續上路。

“你們二人要記住,不論什麼時候,百姓才是最重要的,沒有百姓,我大宋不就成了空殼了嗎?”

“我等記住了。”

旁邊的徐麟心中不平,他自從涼州追隨劉義隆以來,劉義隆一直對待百姓極為仁慈。

“陛下,以臣想來,昭烈皇帝當初的仁慈也比不過陛下啊。”

“徐卿謬讚了,朕何德何能和昭烈皇帝相比啊,昭烈皇帝仁德之名傳於後世,朕當以他為榜樣,再說昭烈皇帝也是我劉氏一脈。”

徐麟聽得出來,劉義隆對於劉備極為推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成了死對頭的貼身侍女

觀櫻

大娘子高嫁日常

水青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