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黑色的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68章 宋軍攻邯鄲,重生: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紅黑色的風,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雖然沒有多大作用,但是對於魏軍還是有一定震懾作用。

一連數日,邯鄲城外的宋軍只是用投石車向城內射巨石,並沒有真正攻打邯鄲城。

婁伏連也鬆了一口氣,他知道邯鄲城堅固,但是依舊不敢小瞧宋軍。

就這樣,當初在臨水城外魏軍和城內的宋軍對峙,如今在邯鄲城正好反了過來,宋軍在城外,魏軍在城內。

不同的是,宋軍更加從容,魏軍也有些擔心。

畢竟,就算宋軍丟失臨水也不會失去什麼,如果邯鄲丟失,魏軍只能撤至易陽,這樣廣平郡就算失去一半了。

劉義隆收到到彥之的奏章,也做出決定,如今五原郡已經丟失,就算不能拿下全部廣平郡,也要拿下邯鄲城。

於是劉義隆命令軍械坊立刻運送大量猛火油和轟天雷前往邯鄲城外,並派出快馬,通知到彥之,儘量攻破邯鄲。

劉義隆並沒有要求到彥之一定要攻破邯鄲,他知道邯鄲前方戰事瞬息萬變,如果將領拘泥於聖旨那對於戰事極為不利,按照劉義隆的聖旨,如果有變,到彥之可以做出應對,不至於陷入被動。

劉義隆雖然對於軍隊掌控極嚴,但是對於將領指揮作戰從不干涉,他明白,只有在戰場之中的將領才更瞭解局勢,他從戰報得知的只不過是鳳毛麟角。

命令傳達,到彥之心中有了底,在大軍不遭受重大損失的情況呀,他哪怕攻不下邯鄲都不算失敗。

於是他開始謀劃攻打邯鄲城。

邯鄲城歷史極為古老,邯鄲的城邑,肇起於商殷。在商代早期建都於邢,後遷都於殷的數百年間,邯鄲均為畿輔之地,古本《竹書紀年》中,就有商末殷紂王在邯鄲建“離宮別館”的記載。

邯鄲之域在西周時屬於衛國,春秋時為晉地,晉國正卿趙鞅(趙簡子)已將邯鄲納入自己的勢力範圍,從此,邯鄲便成了趙氏的世襲領地。

戰國時,趙敬侯元年(前386年)將趙都自中牟遷徙到邯鄲,邯鄲作為趙國的都城,歷經八代王侯,延續了158年的繁華。

秦始皇十九年(前228年),秦軍破邯鄲,趙王遷降秦,邯鄲屬秦國,二十六年(前221年)秦滅趙國,次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將全國分為三十六郡,邯鄲是邯鄲郡的府。

建安十八年(213年),漢獻帝冊封曹操為魏國公,於鄴城建都,鄴城的興起導致黃河以北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南移,邯鄲此時淪為一般的縣城,隸屬於魏郡。

三國魏黃初二年(221年)邯鄲屬廣平郡,東晉後又改屬魏郡,代之而勃興的魏都鄴城繼而先後為後趙、冉魏、前燕都城,直至北魏統一北方再次歸屬廣平郡。

如今宋魏大戰,這座古老的城池,再一次陷入戰火之中。

五日後,宋軍正式開始攻打邯鄲城,宋軍近三百餘架投石車開始向邯鄲城拋射巨石。

城牆上的魏軍士卒雖然躲在女牆之後並無危險,但是巨石頻繁砸下,城牆都有些晃動。

接連五輪攻擊,宋軍開始架設壕橋,隨後雲梯車和井闌6續靠近城牆。

魏軍也開始反擊,宋軍利用井闌壓制城牆上的魏軍,掩護雲梯車架設雲梯。

同時宋軍重甲兵開始向城牆移動,前方是仿造魏國打造的盾車,以抵擋床弩的攻擊。

後面則是白虎衛之中的羌人營,他們每次大戰必然先登,極為勇猛。

城牆上的婁伏連看到宋軍攻城,於是下令,“全力防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曹操的莽夫女婿

螞蟻呀呼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