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丘一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五章,溫僖貴妃她不想奮鬥了,青丘一夢,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件事就壓在敏若心底,叫敏若總有些疑惑,不安倒是談不上——以二人如今的身份之差,太皇太后要對敏若使壞,不至於特地搭上她的親重孫女。

要說是為敏若謀好處,敏若是一點都不敢想的。

雖然她入宮後憑著自己這一身唸經忽悠人的能耐與“禪心”成功獲得了太皇太后的好感,但敏若還沒天真到覺著僅是論幾回佛經,便能夠將太皇太后籠絡到她的陣營,一心為她考慮。

太皇太后身歷數朝、久經世故,如今對敏若親密是因為敏若對她無害,又叫她感覺是精神上的知己、能討她喜歡。可一旦有一天敏若讓她感到威脅,哪裡可能會對她造成不利,她一定是斬草除根最利落的哪一個(雖然敏若好像也沒什麼必要和當朝太皇太后頂著幹)。

總而言之,敏若與太皇太后之間就是虛假的祖婆與重孫媳情、脆弱又牢靠的知己情——只要敏若不與太皇太后頂著幹,這份知己情大概能一直延續到太皇太后入土。

閒話不表,只說排除掉兩種針對敏若的可能性後,敏若便思索起了這件事是不是對太皇太后會有什麼好處?

她老人圖什麼?圖敏若把她的重孫女們培養得文武雙全再便宜了蒙古,還是圖敏若六親不認?

這倒不是故意在黑敏若,主要是敏若入宮直到現在,也沒召見舒舒覺羅氏幾回,更鮮少打發人回家去傳遞什麼話、賞賜什麼東西——宮內嬪妃想念孃家是常有的,位份高到敏若這個程度,便是一月召見舒舒覺羅氏三四回外人也無話可說,更不肖說傳話賞東西這些低位嬪妃也可以使喚自己太監去做的事了。

而為兄弟請宮請爵,更是從未有過的。

就是皇貴妃入宮之後都不可避免地與康熙提過幾次她的孃家兄弟隆科多等人,敏若卻是隻有康熙主動與她提起法喀,而她從未主動與康熙提及過她的弟弟們。

便是常在慈寧宮與太皇太后、太后等人說話時,提起的也多是莊子上的事兒,法喀或還有兩嘴,餘人便極少了,甚至可說是從未提及過。

這種入了夫家門便減少為孃家利益考慮的行為是當世所推崇的,或許敏若當年獻上牛痘給康熙,而不是先告知鈕祜祿家由家族內部商量判斷利益做出處理的行為,在太皇太后眼中也屬於此。

——就是當世對女子的要求,事事以夫家利益為上,既出閨閣,則孃家也為“外家”。

在太皇太后看來,敏若的行為自然應該歸結於此。她當然不知道敏若不為鈕祜祿家的利益考慮、與舒舒覺羅氏感情生疏,只是因為那不是她的家、不是她的親孃而已。太皇太后只能以外人的目光看待分析敏若,又無法跳脫出時代思想的侷限,所以最終只能得出那樣的結論。

其實敏若想到這已經純粹是在心裡胡亂想來抖機靈的了。

主要是她對太皇太后的用意實在是百思不得其解,就決定不逼自己,開始抖機靈找樂子,但這一個機靈抖得她還沒一樂呢,忽然就感覺思路清晰起來了。

——這兩件事沒準還真有關聯。

便是敏若針對太皇太后利益的兩種猜測,其實也能連線到一起。

康熙的公主們長大了八成都是要撫蒙的,太皇太后作為流著蒙古血脈的愛新覺羅家人,又怎會不希望公主們嫁去了蒙古,便一心向著蒙古呢?

只有公主們學到了敏若的“六親不認”,嫁到蒙古去,才會從此一心為蒙古考慮,而不是身在蒙古心在京師,仍以大清國的利益為上而非以蒙古利益為上。

這是什麼路數啊!

敏若被自己的猜測驚了一下,但想到那些年太皇太后源源不斷地往先帝后宮中安排嬪妃,康熙繼位後又先後安排了數位出身科爾沁貴女入宮待年,又覺著這個猜測並非毫無可能的。

當然,這也只是她胡思亂想的結果,敏若沒把這聽著就有幾分荒謬的猜測強往太皇太后頭上套,暫且將這一茬在心內帶過,在坤寧宮坐著受了歲,過交子,祭祖禮佛後,宮人奉了水餑餑——即餃子上來。

再過些年,宮內除夕夜宴的流程便已確定了,進湯膳羹品、每位分設席位、有樂曲歌舞助興,也不再拘泥於坤寧宮當中守歲。

但如今宮中還保持著在坤寧宮圍坐炕上分設小桌進除夕宴的舊俗,其實敏若覺得還是這樣好,至少炕上暖和,冬日裡無論外頭是多大的風雪,坤寧宮裡三面萬字炕,燒起來整個屋子都是暖烘烘的,坐在上頭能從腿暖到腳,比坐在椅子上舒服多了。

敏若近年來生活作息規律,幾乎亥時前後就會入眠,早上睡到多晚是她的事。上輩子晚睡早起多了,這輩子能夠自主作息,敏若多少有些報復性多睡的心理,日子長了也就成習慣了。

除夕一年一次,守歲是必須的,但對敏若而言實在磨人,尤其坤寧宮地方暖和,熱氣一燻她就更困了。吃過水餑餑,康熙起身與太后一同侍候著太皇太后離席,這是象徵著守夜這一大“關”過了的訊號,敏若立刻響應,迅速與同樣睏倦不堪的嬪妃們辭別了,在蘭芳的攙扶下離去。

阿哥公主們得對著離去的妃母們頻頻道恭送,再分別由自己額娘牽走,太子跟著康熙走了,住太后宮裡的五阿哥同行,大阿哥、三阿哥回阿哥所,在殿內留到最後,與住公主所的三位公主一起恭送走了所有嬪妃,才互相行禮辭別。

——一個個都困得睡眼惺忪了,還得把禮數做周全,生在帝王家,可憐的娃。

敏若已經乘著蘭杜與迎春迎夏幾人擁來的轎子飛也似的回了永壽宮,宮內尚是燈火通明,早備下解酒的湯水與洗漱所需之物,宮女們服侍著敏若解了頭髮寬了衣裳洗去妝容,折騰了好一番,敏若才能奔赴她心愛的床榻攬著一床錦被睡個囫圇覺。

這一覺也不能睡足,元旦①這日早晨是斷沒有賴床的道理的,嬪妃們一早就得折騰起來去慈寧宮,甭管你困不困、睡沒睡足,都得打扮得喜慶鮮亮臉上掛著笑去,恭恭敬敬地給老祖宗、太后拜年朝賀請了大安。

太皇太后年邁,精神頭不足,往往元旦也沒有大精神,便不會再折騰旁事,朝賀過後嬪妃們便可各散回宮。敏若從自己已經很模糊的記憶中想到第一世不知從哪看到的,說慈禧老太后尤愛看戲,元旦這日能從清早看到晚上還精神奕奕的,只苦了陪她看戲的嬪妃與站立陪侍的宮女太監們。

早起聽迷迷瞪瞪地迎春說今日的安排時,敏若真是打心眼裡感激太皇太后她老人家,也徹底不打算去想太皇太后是出於什麼樣的想法目的,安排她來教公主們了。

左右這差事她是接下了,也打算好好做,又何必去考慮那麼多。

敏若今兒換了一隻與昨日的花色不同的鈿口,亦是輕巧又不失華麗的款式。這些都是她入宮之前為了方便這種日子特意畫圖請人打造的,各種花色鑲嵌,足夠她戴過一年的節慶而不重樣子了。

待更衣整齊後,她又用了早點,方在前殿明間寶座上落了座,永壽宮內宮人齊齊向她行禮賀年,宮女們以迎夏為首、太監則以先後的心腹太監,也是康熙特許仍戴皇后身邊首領大太監方可領受的七品銜的永壽宮太監總管冬葵為首。

敏若聽了一耳朵的吉祥如意歲歲平安,每人分賜荷包一個,裡頭裝了金銀錁子,永壽宮內灑掃使喚宮人每人也有一個荷包賞,然後便帶著吉祥話匆匆去慈寧宮了。

敏若住得近但起得晚,所以早上時間緊湊些是難免的,趕到時候佟皇貴妃已經到了,這叫敏若不由感慨佟皇貴妃真是至尊卷王一位。

昨天她撤的時候見皇貴妃也是一臉睏倦,這會坐在這又不知是幾時來的,妝容精緻姿態雍容,瞧著精神奕奕喜氣洋洋的,真是叫人一看進眼裡就覺著舒心。

這都是能耐、是修行啊。

敏若心裡嘖嘖稱讚,身上倒是不急不緩地向皇貴妃略微欠身,面上也含著笑,神情溫雅從容,瞧不出她心裡正想著什麼。

皇貴妃見她來了,笑道:“不必多禮。昨兒晚睡得可好?”

敏若想了想方才為了給她遮黑眼圈蘭杜使勁上到她臉上的粉,心道那是不可能好的,嘴裡還得客氣道:“還好,還好,多謝皇貴妃關心。”

其實她困得厲害,已經沒有什麼心情客套了,臉上的精神和從容有禮的應對都屬於靈魂本能,只有一顆還掛在寢殿裡床榻上的心是隻屬於此刻的她的。

到時辰,太后與康熙先帶眾妃向太皇太后朝賀新年,然後又落座受康熙與嬪妃們賀,兩波各宮均有賞賜受領。

輪到給敏若的時候,太皇太后道:“有物件是給你的,權當是我替公主們給你的束脩,是我年輕時戴的。可不許嫌東西老。”

這話一出,嬪妃們紛紛側目——太皇太后賜的東西,又是她老人家親身戴過的,賞給在場的任意一個嬪妃都不可能嫌棄啊!且這些年來受過太皇太后賜下的她佩戴過的首飾的人有幾個,不過元后、先後、如今的皇貴妃與當初宮內最先有娠的馬佳氏即如今的榮嬪四人而已。

元后先後暫且不論,就如今的皇貴妃與榮嬪,哪一個不是將太皇太后賜下的首飾視為象徵榮耀的珍寶,好生收藏,恨不得供奉起來。

敏若一不是後宮之首,二也並非如榮嬪當年那般意義特殊,只因領了教引公主們讀書的活便蒙受太皇太后恩賜,旁人怎麼可能不側目,又怎麼可能不羨慕。

便是一貫處變不驚的老資歷惠嬪都不免有些驚詫,略帶豔羨地看向敏若,何況旁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華夏最後一位仙人

萌萌的先生

布羅迪報告

豪爾赫·路易斯·博爾赫斯

冷山

查爾斯・弗雷澤

軍婚:韓少的勾心嬌妻+番外

雅戈

都市第一醫仙

最耀眼的流星

瘋了吧!你在孃胎就開始賺錢?

不是魚玄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