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今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3章 過劍門,傳古今記之三國末蝕,古時今月,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按時服藥吧,先生。”胡南蹙眉,幾乎是祈求的語氣。

“囉嗦。”

諸葛亮將頭偏向一邊。

至少不是拒絕,得到回答,他們終於鬆了一口氣,藥生塵笑了下就揹著諸葛亮往前走,由兩名將士手舉火把,胡南和趙雲左右護著,傳古時空全開,在這距地千米的山峰上,以最快的度奔進。

看得出諸葛亮仍在極力忍耐入骨的疼痛,胡南仰起頭,期盼著天空的放晴。

連著幾天的狂風暴雨,司北溟和胡南輪著釋放商儀,龍偶爾會到中部巡視,和藥生塵換著背諸葛亮。

諸葛亮的腿疾已經相當嚴重,在成都重逢時胡南就現了,他大多時間都是坐著,在軍營府內移動時也多坐在素車上,這樣的雨天,疼痛只會深入骨髓,再深、更深,無法逃避。

諸葛亮也硬是生生忍了下來。

行軍多日,蜀軍翻過了劍門山,從巍峨如山的劍門關旁走過,此時的劍門關,不是一處景點,而是真正的在抵禦外敵的一道關卡,又高又寬,頭要完全仰起才能看到劍門關的屋脊。

劍門關是金牛道的終點,地面開始平坦,諸葛亮重新坐回馬背上,由藥生塵牽引著前進,胡南和龍、趙雲都回了原位各司其職。

別看路平坦是平坦,那寬度仍是羊腸小道,胡南迴輜重車輪碾過的痕跡,重新被淅淅瀝瀝的雨打溼,經太陽一曬,就什麼都沒有了。

胡南又回過頭跨上馬背,腰挎長劍,一道馬鞭打下,便跟著萬人大軍踏上下一段征程。

胡南有預感,金牛道不會是他最後一次走過。

在走上米倉道的時候天空終於放晴,所有人都不自覺地呼吸了一大口氣,過了劍門關就是下坡的路,沒有愈攀愈上的疲憊,但是有直接面對千米高空的駭人。

米倉道因為要翻越米倉山而得名,整個山峰跟過山車似的,一會上一會下,整個米倉道長25o公里,繞山越嶺,攀行其間,如騰雲駕霧,雲霧下方則是滔滔不息的南江河谷。

普通人走這樣的一條棧道,要花上將近一個月的時間,可這十萬人不一樣,這是一支有六大商的商儀加成的軍隊,聚集著蜀漢所有的攻堅力量,不到一旬便拐上了荔枝道。

“大家再加把勁!走過荔枝道我們就到漢中了!”

“要得——!”

當年從中原到蜀地,他們是靠著張松的地圖、李恢和劉璋的臣服,從平坦的大官道上一個城池一個城池的攻克到了成都,如今為了及時趕到劉備和曹操的戰場,不得不走蜀道,終於到了三節棧道的最後一節,將士們肩上的石頭終於卸下來一部分。

胡南卻還沒徹底放下心來,一個是6渭河會不會有什麼動作。

他們幾個分散在隊伍的前中後就是為了警惕6渭河,司北溟不是沒有派司家酒肆的人去北方盯著6渭河,但要不怎麼說人家是都城呢,司家酒肆的人不冒點風險更是連人都見不到,打探來打探去的都是6渭河在鎮守北方。

司北溟不願意為這種事折損人手,就讓他們按兵不動。

聽到6渭河在鎮守北方,胡南心裡毛刺刺的,中規中矩地說,6渭河正在做的事,或許比自己正在做的更有意義。

可屈楓葉咽喉被割開的場景在自己腦海中揮之不去,一想到那個場景就會怒火中燒,絕對無法原諒。

胡南做了一個深呼吸,想著心裡擔心的另一件事,就是胡狸在哪。

上次匆匆忙忙相見,離開時也匆匆忙忙的,胡南一直好奇著他們在諸葛亮身旁衝鋒陷陣,胡狸又在哪,離開時拐了他一手,來了個釜底抽薪,走一半路直接回了六商塔樓,知道了胡狸分明不再住在那個院子裡了。

如果說把自己騙去涼冶是為了讓王九昌有可乘之機去激司星辰,那他本人又會去哪做什麼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