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萊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4章,春江花月,蓬萊客,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建康之南, 距離京師不過數百里的溧陽。

就在不久之前,宣城叛軍第一次造勢, 試圖攻打建康之時,高嶠曾親自從建康趕赴而至,在此地痛擊叛軍,成功狙擊, 一度令叛軍龜縮不前。

但是那場短暫的勝利還沒過去多久,這個地方,便又再一次地陷入了爭戰。

一方依舊是那支朝廷軍, 另一方也仍是來自宣城的叛軍。

但和前次不同的是,這一次,叛軍裡還擰合了一股天師教的力量。

溧陽的這場爭奪之戰, 已是進入了第五天。

朝廷軍一次次地打退了來敵的進攻。但宣城軍和天師教眾擰合起來的叛軍,卻彷彿從那地底深處爬上來的源源不絕的蝗螟,漫山遍野。打之不盡,滅之不絕, 退了一波, 又來一波。

尤其那一支由天師教弟子組成的數千人的先鋒隊伍,個個面孔僵硬, 雙眼血紅, 眼底閃爍著野獸似的興奮的異樣目光,手中舉著利劍, 狂衝而上, 見人就砍。

沒有什麼能擋住他們的步伐。這些人彷彿不是人, 而是一大群只有生命,沒有靈魂的殭屍。除非是斷氣了,或是斷了腿腳,否則,即便被斬斷手臂,血流如注,也不會阻斷他們一邊拖著斷手,一邊踩著同伴屍體朝前衝去的步伐。

一個人倒下,後頭立刻有更多的人衝上。

在一場為了爭奪有利地形的野戰中,李協便親眼看到一個被自己一刀砍下了腦袋的天師教弟子,竟就挺著那具脖頸和肩膀齊平的缺了頭顱的身體,又筆直地超前衝出了七八步路,這才撲了下去,而那把劍,還緊緊地握在手裡。

此情此景,便是叫他見了,亦感毛骨悚然。

溧陽是建康南向的最後一道關口,倘若失了溧陽,便如同為叛軍開啟了直通建康的門戶。而建康,除了高嶠多年以來用心經營的石頭城和它那道並不如何高大的城牆,便再也沒有任何能夠值得一提的屏障了。

人人都知溧陽的重要。加上每戰自始至終,高嶠必現身指揮作戰,甚至不顧屬下苦勸,親自披甲執銳,上陣和將士一同殺敵。受他激勵,無論是廣陵軍抑或是被留下一道守城的中軍,到了這一步,皆已是殺紅眼睛,再無人敢思後退。

便是憑著這擰成一股計程車氣,數日之後,朝廷軍不但奪回了先前失去的陣地,還將叛軍往後逼退了五十里地。

然而,上下還沒來得及喘一口氣,在激戰進入第七天時,高嶠卻還是不得不做出了收縮陣地、退守城內,分兵回往建康的決定。

因為他已沒有別的選擇了。

他收到了最新的戰報。

望江郡在數日前被攻破,荊州叛軍兵分兩路,一部分走沿江陸路,攻佔沿途郡縣,勢如破竹,另部分在許泌的親自督戰之下,擇舟船代路,沿著江流順風疾行,徑直朝著建康洶洶而來。

這支循水路東下的叛軍,不日就要到了。

勝利的喜悅,轉瞬便煙消雲散。

高嶠安排由誰留下守衛溧陽的時候,議事堂裡一度靜默。

誰都清楚,在分兵去往建康之後,憑著數量根本無法和對方抗衡的人馬,靠這一扇城門,想長時間抵禦住外頭那些近乎瘋狂的數不清的叛軍,壓力極大。

這已不是單純是死或者活的問題了。而是城池若是破了,自己便是戰死,一個不好,便極有可能要揹負一個無能誤國的罪名,遭人唾罵。

這個罪名,誰也擔當不起。

“高相公若是信我,我願領軍,固守此城!”

一片寂然之中,李協緩緩出列,行禮說道。

高嶠注視著他,那雙深深凹陷的眼睛裡,慢慢地露出一絲欣慰之色。

他從座後起身,親自走到李協面前,將他扶起,說道:“我回往京師,必全力抗擊荊州兵,力保建康不失。你若能率領兒郎在我打退西路荊州兵前,保這道門戶不開,此戰,你身居首功!”

“相公放心!全軍官兵,心堅如鐵!沒有相公之令,便是血濺三尺,亦不後退一步!”

李協一字一句地說道。

……

高嶠派了當日主動請命留於建康的兩個中郎將和李協一道守城,留下守軍之後,當日,連夜帶領剩餘軍隊,趕回建康。

建康西的石頭城,始建於前朝,本就是個用以拱衛建康的兵堡。當年北伐之前,高嶠便開始再次經營,不但門戶高深,城牆更是固若金湯,號稱江東第一要塞。

許泌在朝多年,不會不知石頭城的堅固。抵達之後,高嶠料他必會繞過石頭城。最有可能的路線,便是取道蔣陵覆舟山一帶,提早在那裡設下埋伏。

果然被他料中。

到了那夜,叛軍趁著夜色掩護,在遠離石頭城幾十裡外的江畔舍舟登陸,迂迴朝著建康襲來。

原本是一場預計中的奇襲,沒有想到,在經過蔣陵附近一處地勢低落的山坳道時,竟遭遇到了伏兵。一時間,兩邊山頭火箭如蝗,擂石滾滾。叛軍猝不及防,在山坳道里為躲避攻擊,相互踐踏,等伏兵殺出,略作抵擋,便潰不成軍。

許泌見狀不妙,慌忙收兵後退,丟下那些死傷士兵和滿地的盔甲輜重,被朝廷軍一路追殺,魂飛喪膽,帶著敗軍,逃了半夜,直到天亮,一直逃到了建康西北方向的江城縣的野地裡,利用平坦地形重新整隊,這才算是躲過了一劫。

此次他之所以兵分水陸兩路,自己親自帶著水路來的這支軍隊,迫不及待地先就去打建康,原因全在於李穆。

他向來懷著造就大業的念頭。但沒有想到,先前一場北伐,非但沒能達到排擠高嶠的目的,反倒令自己在朝廷裡,失去了立足之地。

就在他為是否繼續謀反,又何日謀反而猶豫不決之時,起於吳地,繼而迅速蔓延開來的聲勢浩大的天師教亂,令他有了一種如有天助的感覺,再不猶豫,決定趁著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起事造業。

但是放眼南朝,他還忌憚一人。

那人便是李穆。

他知道李穆是個可怕的對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天尊傳奇

耿耿秋燈

年入十個億,我真沒必要重生啊

雲承艦

隱婚100分:惹火嬌妻嫁一送一

囧囧有妖

尋秦記

黃易

他的餘溫

阿寧兒

偏執戀人

徐歡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