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萊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7章,春江花月,蓬萊客,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過匆匆一面, 兩人便又分離。

第二天,李穆便率軍離開建康, 開往教亂猖獗的東南之地,

李穆的戰神之名,南朝原本人盡皆知,誰人不知他收復長安的壯舉?如今這支應天軍, 軍容整齊,軍紀嚴明,一路所過, 不但對百姓秋毫無犯,開到被教亂佔領的陽羨,收復了當地之後, 見田地荒廢,溝渠淤塞,從前在義成開過荒計程車兵還幫助民眾墾田清渠,這才離去。

大虞這些年, 內亂不斷。民眾也是被打著各種旗號的朝廷軍給弄怕了, 不管是哪家,哪怕是高氏的廣陵軍, 保不齊倒黴, 萬一遇到兵痞,一聽到有大軍要拔過, 往往先要將家中錢糧藏起, 再遠遠觀望, 免得被路過的軍隊撞見了,以徵借軍糧的名義借走,須知一旦借走,往往就是有去無回。

但是這一次,隨著應天軍美名的傳揚開來,情況和從前卻大相徑庭。

李穆每打到一處,民眾必夾道相迎,說起教亂之苦,人人咬牙,不但許多人主動充當探子,時刻向軍隊報告天師教兵的動靜,那些家中稍有餘糧的,遇軍隊駐紮之時,非但不藏,還會將先前為躲避教亂埋起的糧食刨出來犒軍。李穆若是推脫不過收了,也不會白取,當場予錢,不少分毫。

李穆深知,天師教亂之所以險些掀翻了半個朝廷,究其主要原因,還是受那吳倉矇蔽而聽憑驅策的教眾實在太多。以吳地為例,據官府計,幾乎每兩戶之中,就有一戶教眾。吳倉起事後,跟隨他四處遊走的教兵,人數最多之時,竟高達驚人的數十萬之眾,往往這裡還沒撲滅,另地又起變亂,顧此失彼,滅之不絕,這才釀出瞭如此大的變亂。

為了瓦解教兵,除了打仗,李穆特意還從軍隊裡挑了一批能言善戲之人,每到一處,便於集市熱鬧之處向民眾演示所謂吞火、吞刀,刀槍不入的手段,以揭穿吳倉用來矇騙信眾的伎倆。演示完畢,又叫人四處宣揚,普通教眾本是百姓,乃是受了矇蔽,原本無罪,但凡退教者,往後不會追究從亂之罪,而且,若能從上家信頭那裡逃回當初奉出去的家財和糧食,官府一分不取,全部歸於那人所有。

吳倉深諳馭人之術,利用民眾畏懼鬼神,迷信崇拜的心理,起事之後,將教民化為教兵,對底層的教眾,半是威脅,為是誘騙。那些教眾當初入教,因相信所謂的教人一家,無不踴躍捐奉家資,帶著全家老小一道入教,被掏空家底的,也不在少數。如今或是被斷了退路,或是被吳倉許下的所謂日後的好處給迷了眼,這才隨他作亂。眼見情勢不對,即便是想退出,也是無路可走,只能咬牙硬著頭皮跟從。

李穆如此宣揚,那些搖擺不定之人,誰不動心?又傳言,某地一些教民在當地香主那裡索回了當初奉出的錢糧,如今已經帶著家人回鄉種地,官府果然既往不咎。

訊息一傳十,十傳百。沒過多久,李穆的軍隊開往會稽之時,軍隊還沒到,城裡的教兵風聞李穆大軍要來,自己先便亂了起來,根本無心作戰,紛紛去追當初介紹自己入教的頭領,索要捐貢,一級一級鬧上去,那些頭領被人追索,見勢不妙,連夜紛紛逃走,等李穆到達,幾乎沒怎麼費力,便拿下了這座東南大郡。

便是如此,靠著民眾支援、對底層教兵的分化以及軍士的善戰,不過短短數個月的時間,到了次年的三月,李穆便將天師教亂最猖獗的吳地收歸所有,繼而又收復了包括丹揚、錢塘、新安等在內的十幾個郡縣。

吳倉此時已經失去了大部分落入手中的郡縣,手下教兵日益減少,猶如喪家之犬,被逼帶著先前搜刮過來的財寶一路南逃,最後退到臨海郡,再無路可退,一場困獸之鬥,與一起作亂的兄弟被殺。

到此,這場從去年秋開始,一直禍綿到這年四月的大規模的教亂,終於平息。

東南那些曾落入教亂之手的郡縣,全部迴歸朝廷。民眾對李穆愛戴有加,一些受禍最深的地方的民眾,竟還起議要替他立生祠,以紀他功勞。被李穆得知,派人過去,向當地民眾表示謝意,以皇帝剛駕崩不久為由,堅決予以辭拒,民眾這才作罷。

當了皇帝兩年都不到的東陽王蕭閔,本就體質柔弱,加上平日少節制,底子虛空,在去年底曲阿被圍之時,受驚過度,雖獲李穆救駕,在回來的路上,又不慎感染風寒,生了病。回宮之後,太醫雖多方調治,但皇帝一病不起,於正月底駕崩,四歲的太子登基。

當時李穆因了戰事正緊,無法脫身,只向朝廷遞了一道祭折,未能回京奔喪。

如今已經過去了三個月,東南既定,李穆派人向朝廷發去戰事奏報,正準備班師回朝,卻得知了一個訊息。

去年底,當李穆開始前去平定棘手的東南之亂時,高嶠派了建康戰中陣亡的廬江太守之弟尚沖和豫章太守裴真二人領兵,前去追擊兵敗西逃的許泌,擬徹底消滅他的殘餘勢力,再不給他死灰復燃的機會。

許泌引以為傲的襄陽,在此前雖然被李穆給端了,但他深諳狡兔三窟的道理,從前在經營荊州時,除了襄陽,於更上游些靠近蜀地漢中的夷陵,替自己也留了一個去處。

逃回荊州後,他便退到夷陵,在那裡重整人馬,又利用當地的複雜地形和堅固的城防,和追擊而來的朝廷軍展開了拉鋸作戰,不但叫他守住了夷陵,就在不久之前,竟還奪了夷陵一帶的制江權,往來船隻,皆需向他納稅,更因他祖籍屬古宋之地,還建了宋國,自號為帝。

從荊州叛軍退回上游之後,李穆便一直極其關注戰事的訊息。

他最新得到的訊息,便是高嶠已經派了傷愈的高胤領著軍隊發往夷陵增援,務必要攻下夷陵,將許泌叛軍徹底消滅。

這一夜,軍營裡的將士歡聲笑語,在慶功酒的刺激之下,大營之中,到處可聞軍士“君乘車,我戴笠,他日相逢下車揖”,“君擔簦,我跨馬,他日相逢為君下”的放歌之聲。

歌聲之中,李穆久久無法成眠。

許泌之所以有如今的倚仗,靠的,便是楊宣的一己之力。

因為楊宣,才聚攏了那些士兵的軍心。也是因為楊宣,許泌才得以在朝廷軍的重壓之下,守住夷陵長達半年之久,甚至,如今還自立為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漢朝搞基建[穿書]

雲長歌

失婚

半截白菜

人麻了,系統讓我追前女友宿友

一隻大白哥

葡萄牙的高山

揚·馬特爾

閃婚老婆,竟是冰山美女總裁

這個傢伙啊

不給愛就搗蛋(怪怪美型社之一)

咖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