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燕皇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4章 海拔2100米的喀特場站,我的飛行生涯,北燕皇族,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喀特場站,位於橫斷山脈邊緣,準確地說是在臧區的東南部,三面環山,是一座正營級軍用場站,只有兩條長度2ooo米的並排跑道,常年吹西南風,或是無持續性風向。

時間已是傍晚六點多鐘,本來就是雨雪交加的喀特場站,天已經完全黑了。

場站裡各色燈光亮起,映照得場站猶如白晝。

“各機注意,降低高度準備進場。”楊洛切換頻道至喀特場站的加密頻道,出呼叫“呼叫喀特場站塔臺,利劍中隊執行轉場駐訓任務,請求降落,完畢。”

利劍中隊正前方,隱藏於山林,在雨雪交加中的喀特場站越來越清晰。

“喀特塔臺收到,地面無持續性風向,風1米秒,場壓78o,場站海拔高度21oo米,利劍中隊可以降落。”

喀特場站的值班指揮員給出地面氣象引數和降落許可後,聲音頗為嚴肅地說道,“跑道溼滑,請注意安全,完畢。”

“利劍中隊收到,準備降落,完畢。”楊洛臉色嚴肅,回應之後安排道“地面引數已經透過資料鏈往各機,場站的海拔比較高且跑道溼滑,需要特別注意,記得調校高度表,採用雙機編隊降落,311跟我先下去,3o4和3o5隨後降落。”

雨雪天氣對利劍中隊來說沒什麼大問題,真正要注意的是場壓。

所謂的場壓,就是機場的實際高度氣壓,根據場壓得出的是飛機相對機場的真實高度。

之前從東嶺場站起飛的時候,是採用東嶺場站的場壓,而此時必須採用喀特場站的場壓,否則高度表就會出現極大的誤差。

舉個例子說明,此時利劍中隊的飛行高度如果根據東嶺場站的場壓來計算的話,高度表顯示的就是4ooo米,但是換成喀特場站的場壓高度表顯示就只有19oo米。

一般來說,戰機在高空正常飛行時,使用標準氣壓,降落時則要把標準氣壓調整為準備降落的場站的場壓。

曾經有個很典型的案列,就是因為飛行員忘記調整場壓,導致了一場事故的生。

這個事故生在大洋彼岸的那隻鷹家裡,雷鳥飛行表演隊的一隻老鳥,臨時到一個機場表演,忘記調校高度表,使用的還是雷鳥老巢的場壓,而這個機場的海拔比雷鳥老巢高了3o5米。

按計劃他本該爬升到762米時來個後空翻,俯衝到離地面很近時拉起,但高度表的錯誤,使他剛爬到實機只有5o9米高度時就後翻了,結果高度不夠拉起來,最終在戰機墜地前o.8秒彈射逃生了,戰機墜毀。

“xxx收到,高度表已調校。”

三道回應依次在通訊頻道里響起,透露出一股疲憊之意。

四個多小時的長途飛行,時刻在承受著飛行過載,已經是非常疲倦,體力和精力都消耗殆盡,達到了極限。

反觀楊洛,或許是因為長距離飛行次數多了,比他們的情況好多了,雖然不能說神采奕奕,但再飛幾個小時完全沒有問題。

這次的飛行並沒有開啟自動駕駛功能,一直在保持著手動編隊飛行,這也算是一種訓練吧。

四機編隊解散,處在楊洛的角度看去,3o4號和3o5號殲-1oc如同被一陣狂風吹過似的,往後退去。

薛飛駕駛著311殲-1oc,和楊洛一起組成一個雙機編隊,操控燃油所剩不多的座駕,按照標準降落程式,飛過四轉彎,放下起落架,迎向筆直修長的跑道。

3o4和3o5兩架殲-1oc緊隨其後。

“轟!”

隨著航空引擎的轟鳴聲響徹在喀特場站上空,四架殲-1oc戰機穿梭在雨雪之中,以一個優雅的姿態降落。

機頭微微上揚,在跑道上騰起一陣水霧。

剎車!

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誰給大明續命了?

晃飛乒乓球

韓娛之西卡的咖啡屋

黑黑的書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