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燕皇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41章 混進十強的殲-10A,我的飛行生涯,北燕皇族,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時間就在每天的對抗中不知不覺地溜走了。

金頭盔自由空戰在第十天的賽程,結束了第二輪單機對抗,決出了38人進入第三輪。

第二輪單機對抗一共是75人,是一個單數,這就有了一個幸運兒,直接輪空,獲得進入下一輪的資格。

31師中,楊洛、葉劍龍、薛飛都獲得了下一輪的資格,不過另外兩人中,又被淘汰了一人。

31師的情況還算好的,畢竟還有4人可以進入下一輪,有的部隊乾脆在第二輪裡就全軍覆沒了。

不過呢,31師也可以確定無緣天鷹杯了,雖然他們的名次上升了一名,排在了第4名,但與第一名的差距卻拉大了,達到了15分之多。

排在第一名的是空4師。

他們在雙機對抗中失利,連丟了兩分,在總結分榜上卻是遙遙領先,連排在第二名的空3師都差了他們6分。

更關鍵的是,進入第三輪對抗的人中,4師的人是最多的,依然有6人之多。

反觀其他部隊,排第四名的31師還剩4人,排第三名的海航9師還剩5人,排第二名的3師也只有4人。

人越多,對於爭奪集體性榮譽的天鷹杯,越有利。

雙機對抗的積分規則更改後,對天鷹杯的影響很小,畢竟一場下來最多也就2分。

對天鷹杯的歸屬,影響最大的還是在單機對抗上,一場對抗下來,正常都有好幾分進賬,零分和滿分都屬於特例,不在考慮範圍。

還剩最多人的4師,自然是佔據了絕對的優勢。

基本上可以說,天鷹杯的歸屬差不多已經可以確定是4師了。

到了第十二個比賽日結束,結束了第三輪單機對抗後,總結分榜的差距就更加明顯了。

4師依然是一騎絕塵,以2o6分的總積分,排在了第一名,拉開第二名16分的差距。

31師依然還是排在第四名,但只有179分的總積分,與第一名差距27分。

而此時,僅僅剩下19人有資格參加第四輪單機對抗,這其中將再次會有一個幸運兒,輪空進入十強中。

31師在第三輪中,再次淘汰一人,僅剩楊洛、葉劍龍、薛飛三人還在繼續。

但是,薛飛也就止步於此了。

第十三個比賽日,十強產生,薛飛對上了海航9師的殲-16,以6:9敗北,遺憾出局。

本來呢,有此結果,薛飛已經相當滿意了,因為他一開始就對金頭盔沒有特別大的野心,他對自己有非常清醒的認識。

雖然經過了半年的特別訓練,但在團裡能穩壓他一頭的就有楊洛和葉劍龍,還有兩人與他在伯仲之間,更遑論在整個航空兵部隊。

他還沒有自大到認為他們幾個在航空兵裡是最厲害的。

“時也,命也!”

不過,看到進入十強的名單以及機型,薛飛還是感覺到了深深的遺憾,深感自己的運氣太差了。

能進入十強的機型,大部分是最新型的戰機。

四架殲-1oc,其中楊洛和葉劍龍各一架,還有兩架是4師的。

兩架殲-11Bg,3師和海航16旅各一架。

兩架殲-16,率屬於海航9師。

但是呢,這僅僅只有八架戰機。

還有兩架卻是比較奇怪了,竟然是兩架殲-1oa。

在一眾先進的機型中,竟然混入了兩架快要被淘汰的機型,這簡直是讓人大跌眼鏡。

哪怕是殲-1oB或者殲-11B,也更能讓人接受。

可這殲-1oa是什麼鬼?

一般人都會認為這是殲-1o系列的第一個型號,但準確地說,這應該是第二個型號。

第一個型號是白板的殲-1o,後面沒有帶任何字母,作為定型後的第一批殲-1oc戰機,產量非常小,僅極少數裝備部隊。

而經過技術沉澱和改進後的第二個型號——殲-1oa,才開始大批次生產。

殲-1oB則是在殲-1oa的基礎上進行改進之後的型號,其產量也不高,僅僅生產了兩個團就停產了,轉而全力生產效能更先進的殲-1oc。

在成飛的計劃中,殲-1oc是要大量生產的,不過目前裝備部隊的並不多,畢竟從定型到現在也不過才一兩年時間。

所以,殲-1oa依然是部隊目前裝備的殲-1o系列戰機中,最多的一個型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