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萊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長寧將軍 第68節,長寧將軍,蓬萊客,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之所以當時沒有立刻退兵,應當是怕走得太急,萬一引來追兵。

據她所知,北狄皇廷的權力爭鬥,比之漢人皇朝,有過之而無不及。至少,漢廷權爭,若非迫不得己,父子兄弟叔侄之間,不到最後一步,通常不會刀劍相見。

但在北狄這種沒有禮法的地方,用暴力奪取政權,殘酷清洗對手,這樣的事,如同家常便飯。

前方戰事受挫,後方皇廷又出不測。換成是誰,也清楚該如何決斷。

這是真的退兵了。

姜含元目前還無法猜測,這場變故,會對未來的魏狄兩方帶來何種影響,但對於楓葉城而言,自然是件天大的好事。

訊息傳回楓葉城,上從蕭家父子,下到八部民眾,滿城歡慶。蕭家父子隨後立刻尋到姜含元,請求大魏將士再繼續駐留些時日,幫助自己徹底剷除葉金父子那波叛族之人。

葉金父子狡猾宛如狐狸,應當是先前就嗅到了異樣的味道,知道狄人一旦決定退兵,自己失去利用價值,他們絕不會管自己的死活。早在十幾天前,父子便惶惶然如喪家之犬,暗中開始尋找退路,知有一撥數以萬計的當地民眾,自發結群,正計劃帶著家當,驅著牛羊,投奔楓葉城。

他們當中,有些是白水、伏人兩部部民,聽聞大赫王如今得了大魏助力,形勢大好,毅然決定出逃前去投奔。也有許多當年幽燕淪陷之後就近逃到這裡的故晉漢人,早些年一直和八部通婚雜居。這些人不堪葉金父子的殘酷壓榨。不料訊息傳到了葉金父子的耳中,在欽隆退兵之時,當機立斷,領著人馬轉頭回來,將大隊民眾全部攔截,作為人質,驅趕到了叛軍如今還盤踞著的最後的大本營東河,殘酷驅使民眾,日以繼夜,修築城防。

其實不用蕭家父子開口,離開之前,姜含元也打算徹底平叛,解救民眾。兩邊一拍即合。

大赫世子蕭禮先自告出戰,魏軍這邊,姜含元派遣楊虎領隊,出動五千人馬。

當天議事,周慶也到場了。

他的腹部依然裹紮著繃帶。因為傷勢沉重,這段時日飽受折磨。幸而底子強悍,熬了過來,今日現身,雖然面色依然帶著病態,但精神看起來已是大好。

他是雁門軍中數得上名號的猛將,統領營兵,頗有威望,資歷也深,論年齡和輩分,是姜含元的叔伯。二人的將軍名號,等級也是大體相同。不但如此,各營之間,暗中也有相互競爭,誰都想出頭,爭取第一。他從前對著姜含元,態度自然也是客客氣氣,但多多少少,總是含了些自持在內。如今卻是有些不同了。

議事之時,見他全程沉默,姜含元特意轉向他,問他是否有任何的異議。

周進搖頭,隨即又道:“倒確實是有一樁!”

姜含元立刻請他發話。

眾人也都望向他。

周進道:“我是羨慕楊家的小七郎!若非我如今半死不活,哪裡輪得到他上陣!”說完哈哈大笑,不料笑得太過,不慎牽動腹傷,面露微微的痛色,伸手,壓了一壓。

楊虎嘿嘿一笑:“周將軍!你將來多的是機會,這回你就安心養傷,別再想著和我爭了!”

周進再次大笑,轉向姜含元:“我周進是粗人,生平佩服的人不多,大將軍是頭一個,如今長寧你也算一個!這裡你說了算,我心服口服,無話可講!”

姜含元莞爾。

事情議定之後,散去,楊虎和蕭禮也匆匆離去,預備明日出兵。

周進此行領兵,未有機會立功不說,連自己也險些搭進去,心中未免遺憾。

不過,感到遺憾的,除了周進,楓葉城裡還有另外一人。

那自然是少帝束戩。

自從狄軍退兵訊息傳開,束戩便尋到了姜含元,再三央求,說想去城外的軍營裡看看。姜含元最後同意了,吩咐樊敬,不必再限制他出城,只要不是走得太遠便可。

第二天的早上,楊虎和蕭禮先率領人馬整裝,在軍營的轅門之外集結。

五千將士,個個身著盔甲,跨坐在馬背之上。初升的秋陽照耀著他們那一張張堅毅的面孔,雄赳威武。

姜含元一聲令下,伴著戰馬的嘶鳴,軍隊開始出發。這時,聞訊趕來聚在城門附近觀看的民眾發出陣陣歡呼之聲。

束戩站在城牆最高的望樓之上,居高看著城外的這一幕,心癢難熬,轉頭對著身後那個寸步不離的大鬍子道:“樊將軍!這可是最後一戰了,你日夜跟著我,你就不想有個立功的機會?”

樊敬不知這個少年到底是為何人,但女將軍如此鄭重其事地吩咐,他自然不敢懈怠。

他面無表情,一言不發。

少帝暗歎了口氣,又看城外,忽然,他的目光停住。

就在距離軍營不遠的道旁,一群從城內出來的少女聚在那裡,衝著正從她們面前騎馬而過的將士揮手歡呼。最前面的是個紅衣少女。朝陽之下,她紅衣似火,在人群裡顯得十分惹眼。

正是蕭琳花。她也出來了,歡送她的兄長。

束戩盯了她片刻,等軍隊走完了,轉頭道:“樊將軍,我想去城外的楓林裡走走。那個王女——”

他指了指紅影,“她應當認路,知道何處風景最好。我也只認得她,請她來給我作嚮導。”

楓葉城之所以如此得名,是因城外生有大片的楓林,如今入秋,層林盡染,楓葉如火,登上城頭,遠遠就能望見。景色確實極好。

樊敬遲疑了下,叫隨從過去問一聲,她願不願意同行。

蕭琳花畢竟是王女,樊敬以為她會拒絕。沒想到她抬頭,望一眼城牆,看見這個少年,竟點頭,不但如此,還立刻來到了城門口,老老實實等在那裡。

樊敬無奈,只得安排馬匹,帶了幾名隨行,跟著少年和王女一道出城。

楓林看著近,路上溝溝壑壑,頗費時間。一行人騎馬,也走了一個多時辰才到。停馬在林子之外,束戩入林,一邊欣賞周圍的風景,一邊和蕭琳花閒談,問的都是哪裡好玩有何特產之類的話。

蕭琳花起先很是拘束,漸漸感覺這個魏國的少帝隨和,完全沒有皇帝的架子,和她先前想象完全不同,放鬆了下來,有問必答。

二人年紀彷彿,束戩又不停地誇讚楓葉城好,人傑地靈,蕭琳花愈發歡喜。很快,說說笑笑,宛如相識許久的老友。

束戩一邊說話,一邊也沒空著,時而跳起來扯落一把楓葉,時而踢一下足下堆積的落葉,時而又彎腰,摘一把草。漸漸入到林深之處,樹密草高,他微微扭頭,看了一眼身後。

樊敬帶著幾個人,依然在他後面跟著。不遠不近。

他來到一株幾人合圍的大樹之後,停了下來。

蕭琳花也跟著停住:“怎麼不走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從武王伐紂開始建立千年世家

花非花月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