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萊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長寧將軍 第85節,長寧將軍,蓬萊客,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魏軍挾此前的勝勢開到,卻在這裡遭遇挫敗。燕地多山,左光王也非泛泛之輩,不但利用地形以逸待勞,佔盡優勢,每戰更是親身上陣,鼓舞士氣。魏軍組織多次強攻未果,損失不小,只能放緩攻勢,慢慢由進攻轉為對峙。狄軍便趁機在關城上往下潑灑尿矢這些腌臢之物,從早到晚辱罵不絕,盡情羞辱魏軍。魏軍將士無不咬牙切齒,但面對著這頭攔路虎,一時卻又無可奈何。

戰局不利帶來的負面後果顯而易見。這支魏軍被阻在天關已經快要一個月了,卻沒能前行一步,軍中不但士氣大落,姜含元和趙璞這一對老少組合的最高指揮官之間,也不可避免地開始出現意見相左。

老將軍愛兵如子,向來主張不打沒把握的仗,如今雙方勢均,狄軍還有地勢之利,便不願再冒險強攻。派出去的眾多斥候也有所收穫,探明周圍地形,報告數百里外有一大河,原本河寬水急,是道天險,但去年乾旱,加上上游冬凍尚未完全消融,如今水流枯竭,有一河段,水位最高之處,尚不到成人胸部,可以渡過河床,由此,可避開天關,繞取廣寧。他便生出退兵之意。

作為副指揮的姜含元卻不同意這個策略,認為退兵動靜過大,難以瞞住對方。她經過實地考察,認為對岸地形複雜,容易設伏,擔心狄軍若趕在己方之前到達,預先佔領有利地形,趁魏軍上岸隊伍散亂之時予以迎頭打擊,則後果不堪設想,到時候,損失比起強攻拔城,或將加倍。

趙璞卻聽不進她的意見,認為她年輕氣盛,急功近利,不把將士性命放在心上,召集左右開會,定下方案,在這裡留下一支人馬,每日故佈疑陣,迷惑狄軍,魏軍大部則趁夜分批撤離,務必要在十天內趕到指定地點,快速渡河,搶在狄軍發現趕到之前,佔領對岸。

一個是資歷深厚講究穩打穩紮的老將,不乏舊部支援;一個是近年來無論是戰功還是名望都如日中天的新銳指揮官,即便姜含元沒有姜祖望之女和攝政王妃這雙重身份的加持,也足以在軍中,尤其是中下層偏年輕的將士那裡,擁有說一不二的巨大號召力。

趙璞作為老將,自有老將的堅持,一旦認定,不會改變主意。偏偏姜含元也是個較真的人,同樣堅持,不肯鬆口。據說,她在有著幾十人參加的一場臨時軍事會議上,當眾質疑老將軍的方案。沒幾天,上層分歧的訊息就傳開了,軍中上下無人不知。很快,將士陣營也隨之分裂,部分人支援趙璞,剩下的則迅速追隨青木營,願意聽從長寧將軍號令。雙方起初還能剋制,等待結果,數日後,二月底逼近,趙璞擔心天氣轉暖加大水勢,便以行軍指揮的身份強行下令,命執行下去。這下如同捅了螞蜂窩,當夜,一夥青壯士兵在楊虎的帶領下,和另外一批老將軍的親兵起了衝突。雙方起先只是口角之爭,後來竟成譁變,不但大打出手,有人激憤之下,竟還點燃營帳洩憤,一時營中火光沖天,幸而,譁變很快就被鎮壓。

姜含元畢竟是有大局觀的人,不至於意氣用事,為保楊虎腦袋,不但自己嚴厲懲處了包括他在內的帶頭鬧事之人,當夜,退而求其次,也接受了趙璞的策略,但認為十天依然不穩。她將帶領一支輕騎作為先鋒,爭取在最短的時間裡趕到,先行渡河,為後面的大隊人馬探路。

趙璞作為老將,又是姜含元的長輩,見她給了自己臺階,自然也就作罷,予以應允。就這樣,軍令立刻得以執行。當夜,姜含元便領著第一批人馬轉道上路。次日天黑,大部人馬撤退,不過兩個晚上,訓練有素的十幾萬大軍便悉數無聲無息離開,只剩一隊數千的人馬,由趙璞帳下一個名叫雷卞的副將率領,要求用盡手段,務必迷惑對手,堅持十天。

這日,大營內中空虛,昨夜最後一批數萬人馬也已離開。天亮後,雷卞開始執行任務,分一千人利用天關外的起伏坡地到處虛張旗幟,擂鼓吶喊,作出大軍仍在隨時就會進攻的假象,自己則帶領兩千人馬佯裝成敢死先鋒,朝天關發動進攻,進入對方的弓箭射程之內,遇到箭陣襲擊,便掉頭撤退,稍頃,再繼續進攻。如此反覆幾次,半日下來,到了晌午,搖旗吶喊的將士口乾舌燥,衝鋒的開始疲倦,還有幾十人運氣不好,回撤時被流箭射中,個個痛苦不堪,好在身上都穿護甲,傷處多為腿腳,於性命倒是無礙。雷卞便命將士休息,在營地裡升起簇簇灶煙,要求務必分散,以繼續迷惑狄軍。

折騰了半日,他自己也飢腸轆轆,坐下後,接過親兵送上的一瓢飯食,正狼吞虎嚥著,天關方向的地表之上,毫無預警地升起了一大團的黃色煙霧。

是塵煙。它緩緩升空,轉眼,如同遮雲蔽日,滾滾而起,十分驚人。

“將軍!狄人大隊兵馬出關,衝殺過來了——”

負責守望的一個士兵騎馬狂奔入營,扯著嗓喊道。

雷卞抬頭,一邊丟開飯瓢,又迅速貼耳伏地,聽著地表傳來的微微震顫之聲,臉色猛地大變,厲聲大吼:“全部撤退!快跑!”

他的經驗告訴他,此刻正往這個方向,衝來數以萬計的騎兵,不但如此,從那片煙塵升空的面積和速度來判斷,後面應當還有大隊人馬,正在繼續出關。

以數千之人,對陣如此大軍,想都不用想,瞬間會被碾成齏粉!

那些在前計程車兵紛紛從地上一躍而起,有些正在休息的,連盔甲都來不及穿,翻身上馬,掉頭就跑。

那狄國的左光王親自統領騎兵在前,出關後,猶如狂潮,迅速衝湧到了魏軍的陣營之前。他已看得清清楚楚,這裡果然是座空營,又遠遠瞧見那些虛擺陣仗計程車兵丟盔棄甲,狼狽逃竄,大笑,命人馬照著部署,全速追擊,追上前方正在撤退的魏軍,出其不意,從後殺對方一個措手不及,將其一舉殲滅。

上個月,魏軍大隊人馬開到此地,徵了許多來不及逃走的當地百姓充當民夫運送輜重,以彌補長途行軍的不便。左光王和狄廷當中那些一味靠著武力征伐的大將譬如欽隆等人不同,他善謀,不但早就瞭解了幾百裡外那條大河的情況,更是提早派出投靠自己的漢人細作混入,以民夫身份活動,暗中窺伺魏軍動靜,收集情報。

那夜魏營裡喧聲大作,起了火光,這不同尋常的異動,還有老將趙璞和姜含元之間的意見分歧,悉數都在他的掌握之中。他將計就計,隱忍不發,就等今日追殺。出得關後,便領著兵馬極速追擊,不到一個時辰,遠遠看見了前方正在行軍中的大隊人馬。正是昨夜剛撤走的魏軍後一批主力,人數共計五萬。

左光王今日只留萬餘人留在關內,剩下十餘萬人馬,傾巢而出。

開戰後,熾舒便將廣寧視為給自己爭取時間的一道有力屏障,為確保不失,派來的軍隊屬於精銳,戰馬雄壯,騎兵彪悍,整體戰力極強。

左光王擬以多圍少,以最快的速度,全力狂攻,不惜一切代價,吃掉這一批魏軍後,繼續追擊前夜出發走在更前的那批人馬,如法炮製,最後予以全殲。

現在對方人數不到自己的一半,又急著行路,全無防備,這樣的戰機,千載難逢。

這一刻,在這位狄國左光王的眼中,前方那些他看到的,不是敵軍,而是他立下大功之後超越眾人的無上的榮耀。

這時,魏軍已行至一處左右皆為山坡,中間是片凹地的野地之上。為加快行軍速度,原本作長蛇狀的佇列開始收攏。居高遠遠望去,猶如地表上無數螞蟻在緩緩移動。這正是發起突然圍攻的絕好機會,左光王不再猶豫,一聲號令,帶著身後全部人馬,悉數衝殺而上。

十餘萬騎兵驅策戰馬朝前衝殺的馬蹄聲和發出的吶喊之聲,是何等恐怖,整片山野為之震顫,更不用說前方那些毫無防備的魏國將士。等他們反應過來,想結陣反擊,根本就來不及了,即便是再臨危不亂的魏軍將士也毫無辦法,唯一能做的,就是胡亂拿起身邊任何能夠得到的武器,試圖抵擋那些轉瞬便如狂風暴雨般衝到了面前的狄國騎兵。

左光王一馬當先,帶著身後的一支騎隊精銳衝了入魏軍的中間,不費吹灰之力,一下將人海撕裂。很快,左面的大片魏軍朝著左側山坡聚去,右面朝右側山坡而去,希望能以坡勢暫緩狄騎的衝殺速度,以爭取出反擊的機會。

左光王令部下全力追殺,勿給魏兵留出任何喘息之機,自己朝著最前方露出的那面將旗,繼續殺去。

正當他深入魏軍,如餓狼衝入羊群,所向披靡之時,突然,耳中聽到左側發出一陣震天的戰鼓之聲,轉頭,只見自己左翼的山坡之後,突然之間,殺出了漫山遍野數以萬計的魏國騎兵,在他們現身之後,那些原本驚慌失措正在逃散的魏軍也突然停止,紛紛從地上拿起預先藏好的長矛和弓箭,轉身,迅速結陣,舉矛,組成了一排排嚴密的□□和矛陣,等著對面正狂衝而上的狄騎。

左光王大驚,還沒反應過來,右路又同樣聽到的鼓聲,再次扭頭,看見同樣的情景,在他的右路重複發了。

這時,他頓悟,自己上了當!

他方才還沸騰著的血轉為冰涼。但他又迅速穩住了神,發令,命手下所有尚未衝入包圍圈的人馬全部穩住,且戰且退,不必驚慌。

即便魏軍全部的人馬都設埋在了這個地方,以自己今日帶出的軍隊數量和戰鬥力,只要能及時退出魏軍還沒來得及形成的包圍圈,再奮力反擊,即便最後不能反勝,想要脫困,希望依然是有的。

但是他千算萬算,漏算了一點,此處兩頭窄,中間寬,是片葫蘆口地形,進入容易,大量的兵馬,想在短時間裡退出,根本是不可能的事,他後方的大隊人馬,根本不知前面到底出了何事,那滿山滿谷的沖天戰鼓和廝殺聲,只令後面的騎兵倍受刺激,焦心不已,怕到晚了,魏軍的人頭不夠砍。為爭軍功,個個紅著眼,爭先恐後,騎隊如潮水一般,朝前衝殺而去。

很快,組隊正在後退的狄騎和衝上來的騎兵遭遇,雙方最前沿的那片人馬,根本無法閃避,也停不下來,被來自身後的恐怖力量推著,衝撞在了一起,相互碾壓。

這個時候,人已不叫人了,只是血肉組成的玩意,人仰馬翻,支離破碎,滿地都是血和各種破碎的殘軀。而後面,更多的騎兵,還在瘋狂地朝前衝來。

短短不到半柱香的功夫,勝負便定。不但如此,這裡也變成了狄兵的修羅場,無數人被殺死,但更多的,還是死於戰馬衝撞,相互踐踏。

左光王面若死灰,知大勢已去,今日是不可能翻身了,此刻他也顧不得後面的手下了,唯一的念頭,就是逃生。他一刀砍斷身邊將旗,迅速召攏親兵,幾百人將他圍在中間,裹成一團,靠著全速衝擊,不分是魏軍還是自己人,擋道者皆殺,最後終於殺出血路,衝出了葫蘆口。

他身邊的人,已從剛開始的數百死成了寥寥七八個。他本人也早就沒了平日的威勢,披頭散髮,渾身染血。前方有條野道,他轉馬,沿著小道逃竄,剛衝過一個拐角處,猛然勒馬,坐騎本就受傷,吃不住勁,悲鳴一聲,翻倒在地,將他摜到地上。

前方停著一支人馬,一個面容冷峻滿身殺氣的英武女將,橫馬在道,擋住了他的去路。

左光王沒見過魏國女將軍的面,但他知道,眼前的這個女子,應當就是那大名鼎鼎的長寧將軍。

求生的本能慾望令他從地上迅速爬起,一刀將近旁的一名親信砍下馬,搶上馬背,掉頭逃竄。

姜含元喝道:“射死他!“

她話音落下,數十支強弓發出的利箭便嗖嗖而至,啪啪啪,伴著這密集的箭簇穿破甲衣的聲音,左光王的後背瞬間插滿利箭,形同刺蝟,人在馬背上搖搖晃晃地掙扎了幾下,一頭栽倒在地,剩餘數名狄將,很快跟著悉數被殺,無一遺漏。

這一場可以稱作是單方面絕勝的殺戮,一直持續到了傍晚,才終於結束。戰場上堆著不計其數的狄軍屍體。姜含元率領大軍,連夜又返回到了天關,將砍下的左光王頭顱用彈石機射上關樓,親領魏軍,再次強攻。

關內的剩餘狄軍已從幾十個僥倖逃脫倉皇逃回來的同伴口中獲悉了白天慘敗的訊息,主力精銳已被絞殺,現在連左光王也死了,關外又殺聲震天,魏軍手中高舉的火把望去如若滿天繁星。天不亮,關便破。

至此,燕州狄軍所設的兩處重要軍事壁壘皆是不存,魏軍又順利奪下了廣寧郡的郡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戰國之天下縱橫

不想動的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