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橋老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4章 追命,復國,小橋老樹,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鄭新進不用回頭,聽聲音就知道來者是沉默寡言的步軍副都指揮使趙文。

趙文在顯德二年從滄州軍中選到禁軍,在徵南戰役中,屢次當先鋒,立了不少戰功。

他不是楊光義的結義兄弟,也不是其舊部,職務升遷並不快。原來的步軍都指揮使調走後,升任步軍都指揮使是同為步軍副都指揮使的羅彥環。而羅彥環是楊光義舊部。

趙文進入禁軍前一直官遠亨通,投軍以來,屢立戰功,不過數年已經做到滄州軍折衝都尉,又被挑選為大林禁軍,成為禁軍將領。他本來想憑本事大幹一場,可是到了禁軍後,就在殿前司步軍副都指揮使的位置上原地不動了。

一年以來,不少曾經的手下紛紛升官,軍職比自己高的有兩人,另有五人和自己平起平坐。趙文對此也是滿腹牢騷,他把這一切歸罪於投敵的堂弟趙武,若不是他投敵,自己也不至於如此。

趙文在大梁城內,沒有家眷,有事無事總是在軍營裡轉悠,剛轉到營門,就看到了打鬥的軍士和匆匆趕來的侯雲策。他站在營門沒有出聲,只是靜觀其變,當校尉鄭新進邀請侯雲策進軍營之時,才冷冷話。

“不經主帥同意,外人不得進入軍營”確實是殿前司禁軍軍規,只不過這條規距主要適用於戰爭情況,在和平時期這條規距早已形同虛設,每天進出殿前司步軍軍營的人著實不少。若都要經步軍都指揮使同意,步軍都指揮使要被煩死,也無必要。

況且,趙文家在大梁城內,沒事的時候常常呆在自己府上,若事事要報告他,則軍營中許多事都做不了。所以需要進軍營辦各種事情的外人,一般只需要執勤軍官同意就可以進軍營。

現在,趙文提出這條軍規,鄭新進雖然不以為然,確也無話可說。畢竟,執勤官同意外人進營只是軍營潛規則,侯雲策官職高,對禁軍來說仍是外人。若擺上桌面,按照軍規,侯雲策進入軍營還是需要步軍都指揮同意。

鄭新進十分機靈圓滑,聽到趙文出聲,對侯雲策道“這是殿前司步軍副都指揮使趙文將軍。”然後擺出一幅比平時恭敬得多的姿態,到趙文面前行過軍禮,垂手立在一邊,不在說話。

侯雲策和趙文是老對頭了,在滄州,侯雲策在趙英面前曾使計把趙文摔下小池。 此刻,趙文依仗禁軍軍規,臉色倨傲地看著侯雲策,一幅看你怎麼辦地表情。

當年在滄州時,侯雲策的軍職比趙文低,現在兩人軍職差得太遠,侯雲策不願和趙文爭執,由錢向南上前講了事情緣由。

等到錢向南講完,侯雲策道“趙副都指揮使立刻在軍營裡查詢軍士張疤臉,若跑了殺人重犯,你要負全部責任。”

趙文冷冷地道“未將是殿前司步軍副都指揮使,沒有都指揮使命令,不敢隨便在軍中拿人。這家裡可不是鳳州。”

鄭新進幸災樂禍地看著趙文和侯雲策頂牛。他順水人情已經做了,現在所有的事都和他無關。鄭新進早就看趙文不順眼,希望事情鬧得越大越好,心裡道“小小的趙文如何能鬥過堂堂節度使,更何況,侯雲策還是當令陛下的連襟。”

陳猛被幾名軍士死死拉住,用吃人的眼光緊緊盯著趙文。

趙文話說得無禮,侯雲策右手幾次碰了碰腰間的百鍊刀。可是,趙文雖說是拿著雞毛當令箭,但他確實拿著雞毛,若自己硬闖禁軍大營,在大道理上說不過去。

侯雲策指著趙文道“我是有仇必報的人。若放走了張疤臉,我遲早取你項上人頭,你不要落得和趙武一個下場。”

說完,他不再理會趙文,轉身就走。

“通知孟掌櫃,馬上到侯府。”侯雲策走得極快,邊走邊下命令,“叫周繼才也來。”

“通知府上備好馬匹。”

“派人照顧好陳猛,不准他出府。”

侯府,小蓮子躺在床上就如睡著了一般。趙英坐在小蓮子身邊低頭垂淚。

侯雲策看著溫婉可人有些調皮的小蓮子靜靜躺在床上,也是一陣心酸。這和戰場不一樣,每次大戰,橫屍遍野,軍人的神經會麻木。而在相對和平的環境中,大家活得好好的,一個生龍活虎的人意外逝去,更令人難以接受。

侯雲策把手放在趙英肩上,輕輕拍了兩下,以示安慰。

趙英把頭靠在侯雲策肩上,抽泣道“小蓮子比我小一歲,我七歲時,她就跟著我,十來年了,我們倆從來沒有分開過。她名義上是使女,其實就是我的妹妹,她怎麼會遇到這種事情,殺人兇手找到沒有?”

侯雲策道“你放心吧,此仇不報非君子。我要到楊光義那裡去一趟,他的軍士殺了人,總要給個交代吧。”

趙英立刻抬起頭,道“你要為小蓮子找楊光義?小蓮子雖然和我親如姐妹,畢竟是使女身份,在楊光義面前不好說此事。”

侯雲策道“在這事上軟弱不得,必須要顯示態度。”

出了內院,侯雲策來到院子。孟殊已經站在院子裡,幾個親衛站在其身邊。

侯雲策將孟殊叫到書房。

侯雲策道“這件事情想必你已經知道了。這幾人殺了人後,十有八九不會回軍營裡,你立刻組織飛鷹堂全體出動,查詢這幾人下落,這幾個人,一個都不能跑掉。”

侯雲策打定主意讓飛鷹堂做這事。飛鷹堂是新成立的,到底辦事如何,還沒有具體檢驗過。這一次正好藉此事檢驗孟殊帶隊伍能力。

另一方面,侯雲策也想透過一些具體的事情和楊光義接觸。高平之戰時,黑雕軍曾短暫地隸屬於殿前司禁軍,侯雲策和楊光義一起護衛過林榮。幾年過去,兩人都居高位,藉著此事接觸楊光義,可以探一探底細。

在黑城之時,復國是天經地義之事,來到中原以後,復國之事變得模糊起來,不再那麼天經地義。但是,復國終究對於曾經的三皇子來說是一件大事,侯雲策下意識就想摸一摸楊光義的底細。

孟殊是侯雲策在大梁城佈下的一粒棋子,遲早要派上用途。他腦筋轉得飛快,已經有了初步對策,“我打算從四個方面著手,一是把飛鷹堂散佈在各地的人收回來,集中力量辦此事;二是派出人手守在大梁城外交通要道,雖說這幾人可能早已跑遠,但是為了預防萬一,還是要派人手守交通要道;三是殿前司禁軍中有我們的人。去年,一名禁軍軍士家中有急事。侯家商鋪出面幫助他渡過的難關。他現在已是飛鷹堂成員,正在趙文軍營。我馬上和他聯絡。令他務必把這幾個人的具體情況摸清楚,以利於下一步追蹤。”

“可以,趕緊去辦。”侯雲策道“我現在要到楊光義府上去,請他出面,令禁軍也搜尋這幾人下落,我估計,禁軍捉不住這幾人,最後還是要靠飛鷹堂。”

孟殊道“我們不能進入禁軍軍營。只要那幾人不是藏在軍營裡,掘地三尺,我也要挖他出來。”

侯雲策站起來,道“開始行動吧,我到楊光義府上。”

楊光義因為憑著南征之戰功,升為殿前都指揮使、領匡國軍節度使,在殿前司中成為僅次於殿前都點檢張永德的指揮官。由於這支禁軍是由楊光義負責整頓,新的殿前司諸班直以及龍捷、虎捷、鐵騎、控鶴等諸禁軍指揮官都是他一手提拔,大多是他的結義兄弟或是曾經的舊部,所以,張永德是名義最高指揮官,軍中實力派是楊光義。

侯雲策帶上一把在渭水岸邊繳獲自回骨將軍烏柯的精美彎刀,身後跟著兩名親衛,來到楊光義府上。報上姓名一會,聽得裡面響起了陣陣腳步聲,很快中門大開,楊光義身穿便服,帶著府中一大群人,迎至大門。

“侯郎何時從鳳州回來,可想死兄弟了。”楊光義身高體胖,方面大耳,雖然身著便服,卻顯得極有威勢。

“好久不見趙郎,在下可想得緊。”侯雲策見楊光義禮數十分周到,先在心中讚了一聲,托起彎刀道“邊關之地,沒有什麼好東西,這一把回骨彎刀造得十分精美,希望趙郎喜歡。”

楊光義也不推辭,接過彎刀,迎著陽光仔細看了看,又用手指試了試刀鋒,道“這刀十分鋒利,刀身彎曲,利於馬上砍殺,好刀。如此重禮,讓趙郎如何敢當。”

進了小廳,侯雲策沒有繞彎子了,把事情經過原原本本向楊光義講了一遍,至於在軍營前和趙文相遇之事就沒有向楊光義講,以免顯得小家子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一劍歸天

會寫書的懶貓

窮人日記

若水相宜

逆世鬥帝

反向施法

讓你當收屍人,你卻在抓詭降妖?

小熊貓愛吃糊

快來奪舍我

十連不出貨

最強小醫仙

站街的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