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橋老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5章 行軍,復國,小橋老樹,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渭州城高兵少,固守待援是最好選擇。

城牆上,刺史古春和觀察判官趙普密切注視城外党項軍動靜。

看到党項軍逼迫老百姓挖壕溝,刺史古春有些慌亂,道“党項人是想困死我們,也不知各路大軍何時能攻過來解圍。城中軍糧倒足,就怕老百姓要缺糧。缺糧就要亂,亂起來不好守城啊。”

自從党項軍打過來後,趙普就一直堅守在城牆上,沒有在家中睡過覺。他衣服凌亂,頭蓬鬆,雙眼通紅,和諸葛亮形象很有些差距。

趙普用手拍了拍衣服,一陣灰塵從衣服上騰起。他不緊不慢地道“城中糧倉還算充足,從現在起要減少軍士每天定量,再支撐一個月沒有問題。只要堅守住一個月的時間,各節鎮人馬齊聚涇州,党項人若不想被殲滅在西北,只能退回固原。”

古春抱怨到“太慢了,太慢了,鳳翔軍、慶州軍、永興軍,都應該到了,我們被圍在城中,和外面失去了聯絡,也不知情況如何。”

趙普並不著急,胸有成竹地道“據下官推測,西北戰事最大問題是各節鎮人馬亂成一團,沒有統一指揮。打如此規模的仗,陛下肯定會任命一名招討使,統一指揮西北各軍。從時間上來說,西北軍情從頒州報到大梁,最快要八到九天,聖旨從大梁出來,度還要慢一些,可能十天到十二天能到西北,這樣一來,前後有二十多天到一個月的時間,西北各軍都沒有統一的指揮,只有各自為戰,很難擊敗党項人。憑現在的軍力,只要招討使到了,党項軍的好日子就完了。”

“但願如此。”刺史古春對趙普深為信任,聽了其一番話,稍有安心。

趙普到渭州的時間並不長。來到渭州後,他就到邊境走了一圈,回來後提出要增加城中的存糧。當時古春對趙普這個提議不以為然,存糧多了變成陳糧,也是麻煩事。在趙普據理力爭之下,古春勉強同意增加城中存糧。古春現在想起來仍有些後怕。若當時不增加糧食,此時難免手足無措。

古春是世家子弟,到邊關任刺史不過是為以後晉升增加籌碼。他向來口無遮擋,見親衛都在遠處,就對趙普道“城內糧食還能支援一個月,但願聖旨早到,打退這些党項人。哎。這邊關剌史真不是人乾的,党項人、回骨人、大蕃人,個個都如狼似虎,走馬燈一般打過來,讓人提心吊膽,說不定那天小命都要丟在這裡。等這一仗打完,我回大梁走些門子,爭取調回大梁。雖說少拿些銀錢,可是日子過得踏實,不必擔心一覺醒來,城外又有胡騎在攻城。”

趙普禁不住笑了起來,道“守住渭州,就是大功一件。到時走走門子,升任節度使也極有可能。節度使到時可別忘了在渭州城上一起殺敵的趙普。”

趙普家族世代為官,不過都是六七品小官,趙普的曾祖父曾在大武時任三河縣令,祖父任過澶州司馬,而父親任過相州司馬。趙普青少年時期也曾讀書,學無所成,於是步了祖父、父親的後塵,先是投在充州為幕僚,後任隴州巡官,再投永興軍節度使劉詞,被闢為從事。

劉詞極為欣賞趙普,向範質推薦了趙普。趙普被範質任為觀察判官,參加了徵淮南之戰,認識了楊光義等人。南征暫時結束後,趙普就被調任為渭州觀察判官。

世代為官的家族傳統讓趙普很懂為官之道,世代為小官處境讓趙普深深體會到仕途的艱辛,轉戰南北當幕僚的經歷讓趙普眼界開闊,這些因素綜合起來,造就了趙普毒辣的眼光和高的辦事手腕。

趙普來到渭州後,沒幾天就把剌史古春的性格以及渭州形勢琢磨得一清二楚,有針對性做了幾件事情,很快就取得了古春信任。

古春當上剌史全憑祖輩積蔭,但是他有一個世家子弟通常不具備的優點,就是具有自知之明,頗有用人之能。他放手讓趙普代行刺史之責,自已樂得逍遙和清閒。聽到趙普半是拍馬屁半是開玩笑的話,他笑容可掬道“若有這麼一天,我一定向朝廷保舉你。”

古春未做官時,天天和一群狐朋狗友吃喝玩樂,喜歡到山上去圍獵,箭法還算不錯。他看到數名党項軍距離城牆較近,取出一張長弓,對準城下正在督工的党項軍軍士射去。

督促挖溝的党項軍軍士的實際距離比目側距離更遠,鵰翎箭無力地落在距離党項軍還有數步地方,古春遺憾地道“若沒有這些老百姓,我們就用床弩來射殺這些可惡的党項軍。”

一名年輕党項軍守著挖了半天壕溝,心中早就不耐,巴不得弄些事情出來,見城上往下射箭,也取過長弓,上前走了十幾步,對著城牆上就射了一箭。這名党項軍士有一身的好力氣,這一箭竟然差點攀上了城牆,嚇了古春一跳。

古春笑罵道“這個党項人好大的力氣,嚇了老子一跳。可惜我沒有看到那一天黑雕軍和党項軍的騎術比賽,黑雕軍的騎手們真是那麼歷害嗎,連這些天天騎有馬背上的胡人都追不上他們?”

趙普親眼看見了党項騎兵和黑雕軍前鋒營的追逐,對黑雕軍前鋒營的戰鬥力印象深刻,道“那天出現在渭州城外的騎兵是黑雕軍前鋒營,黑雕軍近年來威名遠揚,確實不是浪得虛名,難怪能連敗大蕃人和回骨人。”

他若有所思地道“說不定,雄勝軍節度使侯雲策會成為西北戰事的招討使。”

古春拉開長弓,又向下射了一箭,道“這倒是極有可能。黑雕軍在西北各軍中戰力最強,而且,雄勝軍節度使侯雲策的妻子是趙皇后五妹,侯節度使也算是皇親國戚。”

古春和趙普在議論侯雲策的時候,侯雲策正在前往涇州前線。

侯雲策按照正常行軍度在趕路,該行軍就行軍,該休息就休息,在他心目中,涇州軍情雖然緊急,但是並沒有到十萬緊急的時候。他研究了党項軍和西北各個節鎮軍隊實力和部署情況,鳳翔軍、永興軍等幾個邊關節鎮軍隊的實力頗強,党項軍在重重包圍中,無法佔到多大便宜。就算在某次戰鬥中打勝仗,可是總體戰略形勢是對党項軍不利的。

唯一讓侯雲策有些擔心的是党項房當族領房當明所率領的三萬党項軍,這三萬党項軍消失在清水河畔,去向不明,才是真正的心腹大患。

當侯雲策來到陝州之時。軍情營送來了房當明及這三萬党項軍的下落――這三萬党項軍出現在西會州。

西會州位於黃河岸邊,是党項人控制的地區,距離靈州不過一天路程。這份情報是扮作西蜀商人的軍情營校尉冒死探知的。軍情營校尉得到這份情報後,意識到問題嚴重,命令得力手下高東山從西會州潛入大林境,然後沿洛水順流而下。高東山五天後來到洛水匯入黃河處――同州。

此時侯雲策還沒有到同州,軍情營送信的軍士便沿黃河岸邊向東走,在陝州終於見到了侯雲策一行。

這個路線說來很簡單,可是途中艱辛沒有親身經歷之人難以想象。侯雲策見到高東山的時侯,原本強壯的軍士已經變形了,體重下降了近四十斤,把情報交給侯雲策後,就癱倒在地。

此時軍情營的規模遠遠不及飛鷹堂,在陝州沒有相應機構,侯雲策親自把這名勇敢的軍士交給了侯家商鋪陝州分店,讓其休息。

侯雲策牢牢記住了這名不畏艱險的軍情營軍士高東山。

軍情營送來的情報證實了侯雲策的擔心並非杞人憂天,西北軍情比表面上看起來要嚴重得多。

侯雲策臉色凝重,對錢向南道“西會州距離靈州不到一天的距離,靈州歷來是邊防重鎮,房當明陳兵在靈州之旁,其用意非常明顯,房當白歌的人馬不過是障眼法。”

靈州在大武朝時地方行政上隸屬於京畿道管轄,當時大武在靈州設立大都督府,指揮7個軍府,統轄範圍從現在契丹國地雲內州以西至蘭州以北,是大武在全國實力最強、兵馬最多、土地最為廣闊的北國巨防。

更為重要的是,當時境內還設有統稱為“六胡州”的少數民族自治地方政權。後來在大武內亂中,大武肅宗在此繼位並完成光復兩京的大業,使得靈州成為再造大武的中心祥地。大將子儀也曾經在這裡擔任朔方節度使。

因為有最大的敵人突厥存在,靈州在大武一直是極為重要的軍事重鎮。突厥滅亡後,靈州地戰略地位才慢慢下降。

錢向南作為一名讀書人出身的官員,對於這段歷史極為熟悉,有了軍情營的情報,形勢自然一目瞭然, 道“我們距離涇州尚遠,等到我們到了涇州,可能靈州已經失守,必須想辦法把這個情報傳到靈州,讓靈州軍提前作好應對的準備,靈州肯定有大仗要打。”

侯雲策道“靈州才是党項軍的重點。若靈州被党項軍攻下,鹽州這等城池必不可保,如果是這樣,靈州、鹽州和銀、夏、綏、宥四州皆落入黨項人之人,党項拓跋部和房當部則連成一片,北依草地,西接甘、涼,党項人必會和契丹一樣,成為中原大敵。我們一定要趁著党項人羽翼未豐之時,把潛在的危險消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春閨欲醉:廢后重生攜腹黑皇叔殺瘋了

楊七七

修煉9999級,求求你別苟了

堅強泡泡糖

瘋了吧,你管這叫檢察官

功夫貓爺

殺破雲端之廢材崛起

魔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