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橋老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0章 魔鬼,復國,小橋老樹,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黃河經過這片漂亮的平地之時,河水並未變得混濁,依稀有幾分雪山清水的姿色。草地、天空、河水,構成了一幅美麗多情的風景畫。就在這動物思春的季節,黑雕軍和西會州房當軍三萬多人馬,竭盡所能地武裝著自己,恨不得把敵手撕成碎片。

這是一場能夠一戰定西北的大戰,侯雲策親率大軍參戰。

侯雲策率領的黑雕軍主力是久經考驗的老黑雕軍和獨立軍,全軍分為緊密結合的虎營、獅營和蛟營三大集團,三大集團呈品字形分佈。這是侯雲策根據新裝備對雁行陣進行的變陣,稱為“大雁待飛陣”。

雁頭是山宗元指揮的虎營,左翼是郭炯指揮的獅營,右翼是段無畏指揮的蛟營,左右兩翼均藏於大雁身後,大雁還沒有伸出兩支翅膀,因此,取其意為大雁待飛。侯雲策率領五百名親衛居於虎營後部,算作是雁眼,在這個位置易於觀察敵情,便於指揮三軍。

兩軍對峙之時,年輕力壯的“風之子”成為侯大利新座騎。這匹若爾蓋戰馬比平常戰馬高大許多,似乎嗅到了大戰的味道,不停打響鼻,用前肢踢打著長滿青草的溼潤地面。

侯雲策用手輕輕拍了拍風之子的額頭,風之子才慢慢安靜了下來。

賀術海東和劉黑狗各帶五十名親衛緊緊跟隨在侯雲策身後,這一百人全部使用的是党項竹牛弓,黑雕軍和党項多次激戰中,繳獲了數百張竹牛弓。這些竹牛弓製作精良,射程和準確度都優於黑雕軍長弓,因此,賀術海東、劉黑狗和他身後的神箭手都是手持清一色竹牛弓,配上精心製作的鵰翎箭,專門用來射殺敵軍將校。

兩軍對峙,賀術海東、劉黑狗等人都把竹牛弓拿在手上,每人右手上還扣著三支鵰翎箭,做好了迎敵準備。

党項軍吹起了一陣“嗚、嗚”的號角聲,一隊党項騎兵離開党項大隊,快向東南方向繞過去,直奔黑雕軍左翼。

侯雲策身邊十名傳令兵向各營奔去。與此同時,訊號兵也舉起黑色防守令旗。

各營接到命令後,擺出防守陣形。

居於雁陣頭部的虎營是戰車營,黑雕軍戰車營按每車六人編制,需要配戰車三百輛。靈州和同心城所有的木匠營分工合作,加班加點幹,在整個冬季也只生產出來一百五十輛戰車,其中最先生產出來的五十輛戰車全部安裝了西蜀連弩。

新式戰車設計之初,郭炯見獵心喜,提出要在獅營中裝備這種新式戰車。侯雲策卻認為獅營是黑雕軍中最精銳騎兵,若裝備戰車,反倒有些不倫不類,經過反覆思考、權衡利弊之後,新式戰車安放在虎營。

虎營變成戰車營之後,編制進行了相應擴大,分為三個部分,一是五百名屬於西蜀連弩營,二是一千黃樺弩手,其標準裝備為黃樺弩、長弓、侯家刀和一面步兵方形盾,三是一千陌刀手,這一千陌刀手全部身穿新式戰甲。

一百輛戰車主要目的是運兵和運糧食,以及在野外營時做為防護掩體。除了五十輛裝有西蜀連弩的戰車外,其他戰車並不參加戰鬥。也就是說,兩軍交戰的時候,黃樺弩手和陌刀手就是純步軍。

為了增加步軍防護能力,在每一輛戰車的車廂裡都放有兩塊木柵欄,這是簡不凡設計的可快折卸的簡易拒馬,平時放在車廂內,並不佔車廂位置。而需要防守之時,兩塊木柵欄合在一起就是一個簡易實用的拒馬。

黑雕軍和房當軍對峙的時候,虎營軍士們已在車廂內把這些簡易拒馬安裝安畢,聽到擺出防守陣形命令之後,一百個簡易拒馬就迅分四層擺在陣前。

一千黃樺弩手站在拒馬後面,迎擊將要衝鋒的敵軍。

由於黃樺弩張弦難度較弓箭要大,射度就慢一些,黑雕軍將弩手編為三組第一組瞄準射擊,稱為“弩”;第二組張弦後處於待狀態,稱為“進弩”;第三組張弦,稱為“上彎”。當第一組射擊完畢,就退為第三組,第二組則進為第一組,第三組進為第二組,如此迴圈不斷,以保持射擊的連續性。

一千陌刀手持陌刀站在黃樺弩手身後,只等敵軍突破黃樺弩手以後,陌刀手就上前迎敵。

在一千陌刀手之後,是五十輛車載西蜀連弩。

如何使用西蜀連弩,卻困繞了虎營許久。

新式戰車平時是兩匹戰馬,戰時就是四匹馬。按照常規,戰車遇到敵人之時,都是馬頭對著敵人。新式戰車受到體積限制,一輛車只能安裝一張西蜀連弩,安裝在車上之後,因為前門是戰馬位置,連弩的長箭就只能從車廂後門射出去,若要在陣前射連弩,必須在敵人衝來之前把戰車掉頭,若不用車廂屁股對著敵人,就根本不能順利地把西蜀連弩射出去。

這樣就產生了一個大問題安在車上西西蜀連弩要射必須要掉轉馬頭。但是,要在陣前讓五十輛戰馬同時掉頭,還排列成陣齊的戰陣,實在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西蜀連弩的射要採用絞索等力量才能張弦,一輛戰車配有五名軍士,一名架車,另外四名坐在車廂後面,五十輛戰車恰好配置軍士二百五十名,二百匹五十輛馬車分成五個隊伍,每十架為一伍。每伍有一名居中指揮的伍長。

當戰車、連弩剛剛裝配完成的時候,侯雲策、郭炯、山宗元等將領興致勃勃地觀看五十輛戰馬第一次合練。

虎營副都指揮使陳猛親自指揮了第一次合練,陳猛一聲令下,戰鼓聲響起。戰馬拉著五十架戰車,戰車上裝有西蜀連弩,載著五名軍士,威風凜凜地從預定地點出,聲勢逼人地向著一里外的白線奔去。接近白線之時,戰車營指揮車上響起了一陣急促的鑼聲,五十名訓練有素的御者聽到急促鑼聲,立刻讓賓士的戰車停了下來。

從戰車衝鋒到停止。五十輛戰車聲勢逼人,指揮如一,在一旁觀戰的眾將們臉上都露出了微笑。

但是,眾將臉上地笑容很快就凝結在臉上了。

戰車營的攻擊力在於車上裝載的西蜀連弩,當戰馬隨著鼓點準備轉身地時候。原本整齊一致的陣形立刻顯得凌亂不堪,少數馬車掉頭十分迅而且動作到位,掉過頭後,車廂尾部正對目標。車上的四名軍士隨即各負其責,用小型絞盤上好床弩,等待射。

但是,大多數戰馬卻不那麼聽指揮,要麼是掉頭角度不對,車廂尾部沒有對準目標,反而是對著相鄰戰車。要麼是戰馬不肯掉頭,直接用戰馬頭部對著目標。

一架馬車戰馬大概心情有些不爽,當軍士讓它轉身時,犟著頭堅決不肯就範。駕駛這輛馬車地軍士叫山上林,是山宗元族侄,長著滿臉青春痘。山上林以前是山宗元親衛,新式馬車裝配到虎營之後,他軟磨硬泡地來到戰車營裡,成為了一名戰車營伍長。

山上林平時是一個爭強好勝不服輸地角色,今天在雲帥面前搞不定這兩匹戰馬。讓他很沒有面子,於是用馬鞭對著兩匹犟頭犟腦的戰馬抽了兩下。這兩鞭子把兩匹犟馬惹怒了,兩匹戰馬就如倔強不懂事又叛逆的少年一樣,賭氣似地掉轉身體,快跑了起來。

有了這兩匹戰馬的示範,眾多戰馬起鬨似地向不同方向亂跑,整個戰場亂成了一鍋粥。

第一次操練出現瞭如此場面,讓山宗元很沒有面子。眾將看著這種混亂局面,都是暗自搖頭掉轉馬頭的作戰方式在戰場上純粹是一個笑話,真虧雲帥想得出來。

第一次操練失敗,讓侯雲策明白在戰場上要讓戰車旋轉一百八十度是一件極為困難的事情,雖說第一次合練完全失敗,但是,侯雲策想起西蜀連弩裝在移動戰車上的威力,仍然兩眼放光。他對很有些喪氣的山宗元道黑雕軍需要能夠移動的西蜀連弩,必須要試驗成功,若有誰解決了這個問題,重重有獎。

虎營軍士天天考慮如何揮西蜀連弩的作戰效力。當時西蜀軍使用的車載連弩,是把連弩裝在馬車上面,到達戰場之後把連弩卸下來,然後再固定起來射,這種辦法和騎馬步軍異曲同工。但是,侯雲策長在黑城,習慣馬上作戰,其心目中的西蜀連弩是可以移動的,在移動中射。

如何達到這個要求,又不致造成全軍混亂,侯雲策也沒有好的辦法。

侯雲策的這個特殊要求讓虎營眾軍士傷透了腦筋。山上林被山宗元臭罵了一頓之後,天天都在和軍士討論如何解決西蜀連弩機動性問題,由於受到習慣思維影響,眾人都是想到如何更好地解決戰馬掉頭的問題,可是無論採取何種方式,都難以讓戰馬在複雜環境之下整齊掉頭。

一日,山上林坐在一張胡桌上吃飯,忽然用手猛拍桌子狂笑不止。笑過之後,山上林槓起胡桌,放在新式戰車上,再把西蜀連弩放在桌子之上。西蜀連弩放在胡桌上面,位置升高,對準馬頭方向射完全沒有問題。

西蜀連弩和新式戰車的安裝就用這種異常簡單地方法解決了。

陳凌心看到山上林作品,吃驚地嘴巴都合不攏。山上林的創意雖說極其新穎,但是稍顯粗陋。陳凌心就把胡桌固定在戰車車廂上,再把西蜀連弩底座固定在木板上,而這塊木板又用一個可以旋轉的鐵軸和胡桌桌面聯結起來。

新設計好的戰車操作變得十分簡單,站在車廂尾部的軍士可以透過絞軸、牽引繩、牽引勾和滑輪,快地為西蜀連弩上弦。上好弦之後,由於西蜀連弩的底板是用一個可以旋轉的鐵軸和胡桌桌面聯結,因此,站在車尾的軍士讓西蜀連弩在胡桌上隨意轉動角度,不管敵人出現在什麼方向,戰車上的蜀連弩都可以給敵人致命一擊。

為了減少戰馬高度,虎營戰車營戰馬全部換作西蜀馬。西蜀馬長期在山路上行走,個頭較矮,又由於西蜀人最喜歡爆竹,西蜀馬早就習慣了劇烈響聲。這樣,射西蜀連弩時的響聲,很難驚嚇住有些遲鈍的西蜀馬。

經過如此設計的新式戰車完全達到了侯雲策的要求,甚至出了侯雲策的想象,侯雲策看過新式戰車的表演之後,給山上林和陳凌心重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海島超凡大領主

湯圓狗

興趣使然的探索者又在作死

機戰蛋

快穿寵夫:我家男主特別蘇

莞然一笑

仙魔在我

吳聊人

某美漫的鳳凰之力

難道我是超人

家族修仙,我的身邊全是氣運之子

一言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