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橋老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2章 李延壽,復國,小橋老樹,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拒馬河南線戰事進展得極為順利,或者說,比預想中還要順利得多,大林北伐軍先鋒鐵騎軍抵近瓦橋關以後,守將姚內斌沒有猶豫,立刻選擇了開門投降。

寧州、益津關、瓦橋關落入了大林禁軍手中以後,瓦橋關更南端的莫州和瀛州就徹底與契丹人失去了聯絡,成為懸於大林軍的孤島,失去了所有退路。不等大林軍前鋒逼近莫州和瀛州,莫州刺史劉楚信,瀛州刺史高延暉主動派人來到了瓦橋關,幾乎是同時獻表歸降。

韓通率領的控鶴軍,任務是奪取益津關東邊的淤口關。淤口關的守將原是漢將,但是關內的契丹軍士起突然襲擊,殺掉了漢將,奪取了關內指揮權,命令守軍死守城池。

戰鬥進行了兩天,當契丹守將被床弩擊斃以後,淤口關漢軍一擁而入,把數量不多的契丹人全部殺掉,然後開門投降。

大林禁軍奪取淤口關以後,拒馬河南岸,只有遠在東北方向的易州,還是由契丹漢軍所控,其餘皆由大林軍控制。

四月二十七日上午,易州守軍就如往常一樣,在城牆上嚴陣以待,李延壽帶著眾將巡視著城牆。

李侍力神情有些緊張,道“派出的三批探子,只有兩人探回訊息,看來其餘探子恐怕都被大林兵抓獲了。現在瓦橋關和益律關已經丟失,大林軍似是傾巢出動,一場大戰已經難以避免了。”

李侍力從軍以來,也打過不少硬仗,可對於一場如此大規模的戰鬥,心中不由有些慌張。

李延壽神色自若,當大林軍騎兵出現在易州城下之時,他已經知道了這個結果。他有意讓契丹兵出城送死,若有五百契丹兵在城內,是戰是降就有許多的變數,也不能完全由他來控制。

極目遠眺,有些許白的李延壽似乎透過時間和空間,重新看到了大梁城裡的大街小巷,現在是到了給李侍力交底的時候了。

李延壽緩緩地道“老夫二十歲時,曾是大侯皇帝的御前軍校。耶律虎林攻入中原之時,我率軍遇伏,逃回幽州,我的第一任妻子就死在了契丹人刀下。”

李延壽祖籍幽州,當年曾經娶了一名面容姣好的杭州女子,育有一個小孩,一家人也算得上其樂融融。契丹人攻入了中原,李延壽的妻兒皆也喪生了契丹人的刀下,無家可歸、心灰意冷的李延壽就回到了幽州。不久以後,契丹軍開始徵召漢人投軍,李延壽咬咬牙就投入了契丹漢軍,他本是大侯軍中勇武的軍校,在契丹漢軍中屢立功勳,慢慢地官居易州刺史。

李延壽坐鎮易州以後。常和私鹽販子們打交道,一來可以享用溫柔漂亮的南唐女子,二來可以從私鹽販子口中得到中原各個政權的詳情,因此,李延壽地資訊極為準確,他對於大林的情況也是有所瞭解。

“古人有云,君子報仇,十年不晚。老夫等待這一天,已有二十多年了。”李延壽一字一句地說道,並用腳踢了踢牆垛,牆垛極為結實,只有一些細微的粉塵落下。

幾天來,李侍力總覺得李延壽的言行舉止有些奇怪,在大林軍極有可能設伏的情況下,仍然命令契丹騎兵追擊大林軍,致使契丹騎兵全軍覆沒。李侍力徹底明白過來派契丹兵出城完全是李延壽有預謀的行動,他要借大林軍之手消滅掉這一股駐紮在易縣的契丹騎兵。

“將軍。難道真的要降大林軍。”李侍力出生之時,幽州已歸契丹人,李侍力雖是漢人,可是潛意識中仍把大林軍當成自己的敵人,得知李延壽的心思以後,反而覺得特別疑懼。

“這次征戰不同尋常,大林軍禁軍精銳盡出,已奪得益津關和瓦橋關兩個險關,莫州和瀛州已被大林軍斷了退路,我估計劉楚信和高延暉這兩位將軍很快就會投降。”

李侍力有些不相信地道“劉楚信和高延暉都是兩員能征慣戰的勇將,未經一戰就投降了大林,恐怕一輩子都要背上怯懦之名。”

李延壽拍了拍李侍力的肩膀,道“幽州雖然被契丹人佔了許多年,我們也變成了契丹人的將軍,但是大契丹永遠都是契丹人的江山,絕大多數的漢人只能在契丹人的馬鞭上生活,如我等這樣富貴之人,又能有幾個,劉楚信和高延暉都曾是大侯朝軍校,只要中原大林軍實力夠強,他們一定會倒戈一擊。”

“劉、高兩位將軍都曾是大侯軍軍校?”李侍力雖然長期跟隨李延壽,可是李延壽對於過去之事很少提及,此時,李侍力已經明白,李延壽已定然要降大林,要不然也不會跟他說這些事情。

李延壽似乎沉浸在另一種氛圍之中,輕聲道“大林和大契丹兩強相遇,這易州城恐怕就要沒有寧日了。”

易州是邊境城池,也是一個重要的軍事重鎮,城外被契丹人佔去了不少好地,往日農田就成了牧場,地少人多的易州百姓生活頗為艱難。好在契丹軍力強大,大小戰事主要集中在大林境內,易州反而躲過了戰火的摧殘,老百姓也勉強獲得了安全的生存空間。

李延壽正準備走下城牆,只聽到外面沉重的馬蹄轟響,他連忙來到城牆邊,從東面捲來一部騎兵,人數並不多,約有三千多人。騎兵來到城牆下,一名騎兵軍官走出陣列,張弓搭箭,對著易州城上的旗杆就是一箭。

李延壽距離旗杆很近,聽得“噗”一聲,一隻利箭插在了旗杆正中間。

易州漢軍受契丹軍隊影響很深,其中有許多用箭好手,這一箭,準頭和力量都極為驚人,有些軍士情不自禁的低聲喝了一彩。反而是城牆下的大林軍,見慣了馬仁瑀地神乎其神的箭技,對於射旗杆這種事。反倒覺得平平常常。

箭上有信,信自然是勸降信,而且是大林陛下林榮的親筆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明月照松枝

流水無情/流水潺潺

災變高武世紀

歸途行客

海賊王之向量果實

峰林焱山

我真是一個保安

頓頓蛋炒飯

我是一個不留神

風紫夢

快穿系統:無良BOSS請勿撩

四度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