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橋老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30章 戰磁州,復國,小橋老樹,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進入內屋,郭行簡也沒有廢話,直接就進入主題,正所謂話不投機半句多,幾句話下來,郭行簡臉上已有怒色,猛地拍了拍桌面,喝道“從今天起,郭家兒郎皆不準在朝廷作官。”

郭炯畢恭畢敬地站在郭行簡身前,臉上露出很無奈的神色,道“人在江湖,身不由已。”

郭行簡立刻介面道“恐怕這不是俗語,是侯雲策的話吧,你明明是朝廷的大將,胡說什麼江湖。”

郭炯知道父親在做官時是御史中口才最好的,胡攪蠻纏的本事太祖也極為欣賞,此時,郭炯算嚐到了父親的辯才,心中不斷苦笑,誠懇地道“就算是我立刻解甲歸田,就算侯相不追究,其他人仍然會把我當成黑雕軍的人。若說退隱就能避禍,這是自欺欺人,那些人一朝得勢,不用想也知道後果。”

郭行簡想也沒想,反擊道“哪些人?你給我說清楚。”

郭炯自顧自道“想當年,若不是侯相率軍突襲了滄州城,我們郭家早已是劉存孝刀下之鬼。”

郭行簡冷笑了數聲,道“別說遠了,我知道,你現在翅膀長硬了,父親的話也可以不聽了,難道我就不能行家法?”

郭炯低著頭悶了一會,心一橫,道“自古忠孝不能兩全,就請父親恕兒子不孝之罪。”

郭行簡索性就把話挑明,“侯雲策率軍收復了幽雲十八州,也算得上英雄人物,可是他在大梁城先後誅殺了田敏、田淑妃、昝居潤,範質和楊光義,手段狠辣,心胸狹窄,真是讓天下英雄齒冷。”

“被殺之人皆有該殺之罪,聖旨說得很清楚。”

“聖旨,如今聖旨就是侯雲策手中之物,你別以為我遠在滄州,就不明白朝中局勢,別忘了,我可是多朝老臣,什麼事情沒有見過。”

郭炯冷汗從後背迅的竄了出來。忙道“父親,說這話可要滅九族,豈能亂言。”

“哼,你怕了,害怕就卸甲歸田。”

郭炯眼睛突然閃出一絲寒光,挺直了腰,道“不管外人怎麼說,在兒子心目中。侯雲策就是了不起的英雄,就算他是曹操,我也要跟著他,如今郭家、白家和侯家,還有山東崔家,甚至是趙家,大家一榮俱榮,一毀俱毀。”

郭炯沒有給郭行簡揮口才的時間,不容置疑地道“你的孫子在靈州,我這就派人滄州去接母親。送你們到靈州去看看孫子,滄州太靠近契丹人,並不安全。”

郭行簡見了兒子的神情,聽到兒子說話斬釘截鐵的語氣,猛然間意識到兒子已經不是當年的兒子,他已從喪妻之後終日痛苦的讀書人,變成了一名雄心萬丈、意氣昂揚的大將軍,此時要叫他掉頭絕無可能。

郭行簡對侯雲策並無成見,甚至從內心深處還極為欣賞,只是這半年來,他聽到了各種傳言,以他的眼光來看,就算是這些傳言有小部分是真實的,侯雲策已經由忠臣變成了曹操式的人物。

大侯朝的血腥屠殺是郭行簡永遠擺脫不了的噩夢,因此,他終於來到了大梁城。想勸阻兒子激流勇退,可是今日一見,明白兒子已經身陷局中,無法抽身了。郭行簡忽然現,兒子面相和神情居然和太祖當年領兵之時極為相似,都是那麼的堅毅果斷,顧盼之間凜然生威。

默然坐了一會,郭行簡長嘆息一聲“今日所說,其實並不是我一人之言,這都是社會上的流言,眾口爍金,積毀銷骨,任何人要一統天下,必須天下歸心,這是金玉良言,望你們能夠明白。”說到這,郭行簡神情中有著說不出的寂寥,“罷、罷、罷,就送你母親到靈州去吧,那裡應是黑雕軍最堅固的堡壘。”

郭炯見老父親如此,也頗有些過意不去。他親自守在父親床前,陪父親就寢。

郭行簡還未睡下,侯雲策的傳令兵已到了家門口。

中書門下燈火明亮,十幾盞油燈此起彼伏的搖晃著,侯雲策、王薄、魏仁浦、李繼勳、向訓、郭炯、時英等在大梁城的將相濟濟一堂,年輕人已經在這裡佔據了半數。

範質一死,侯雲策已是席輔政大臣,威望極高。他見應該到了全到了,道“李筠反了,他勾結北漢兵,沿著撲向了大梁。”

李筠是大林老臣,七年來都鎮守在澤州一帶,他的責任是防備北漢,雖然屢打敗仗,他的部隊卻也沒有被北漢和契丹軍殲滅,戰鬥力也算不俗。

這一段時間,意料之外的事情太多,眾將相對李筠反叛也沒有表現出更多的意外。

侯雲策掃了一眼眾臣,把目光停在李繼勳面前,道“李樞密,你有何良策?”

李繼勳原為汴河水師統領,在顯德七年初,他高升為樞密副使,時英接替他成為了汴河水師統領,他和楊光義等人結為“義社十兄弟”,結義之時,李繼勳職務最高,成為了十兄弟之,只是隨著楊光義地位越來越高,楊光義漸漸接替了李繼勳的位置成為了十兄弟事實上的領。

楊光義被誅,分散在各軍中的“義社十兄弟”都沒有受到牽連,這讓李繼勳在暗中慶幸的同時又感到脖子冷,他在侯雲策面前不敢擺出樞密使的架子,聽到其詢問,立刻站起來,拱手道“北面行營都部署張永德駐守在澤州,李筠叛軍很難突破澤州防線,顯德初年北漢軍直入中原腹地地情形不會再出現了。”

宣徵南院使向訓此時已經榮升為宰相,接過李繼勳的話頭道“李筠部則不足為慮,我最擔心的是北漢軍,北漢雖然人少地寡,其軍隊卻極為強悍,去年北漢軍曾經派三萬出團柏谷,兵鋒極健。李筠部加上北漢軍,叛軍實力不容小覷。”

侯雲策在內心深處根本沒有把叛軍放在眼裡,更重視的是大林朝內部的穩定,但是這種情緒不能表現出來,道“向相所慮極是,我們必須以雷霆之勢擊敗叛軍,若給叛軍以喘息機會,就會對全域性造成極壞的影響。目前。磁州張永德軍只有三萬人,在兵力上劣於叛軍,我建議重組成北面行營都部署,從韓令坤所部抽調一萬人、從滄州袁彥部抽調一萬人、從大名府抽調一萬人,組成北上聯軍,征討李筠。”

他在空中使勁地揮了揮手,道“此次我要親自領兵。”

“大梁帝都守衛極為重要,龍威軍左廂軍五千人、鐵騎軍左廂軍一萬人、汴河水師兩萬人。總計四萬人留守大梁城。”

“我出征以後,大梁朝廷就由魏閣老主持,王閣老負責籌備大軍地糧草輜重。”

征討令一出,大林朝再次動員起來。

十二月十日,郭炯率領著從各地抽調的兩萬人馬到京兆府。成為新一任的永興節度使,李重進被逼反之後,其攻勢早已被扼制在鳳翔以西。郭炯的使命並不是擊敗李重進,其最重要的任務是控制京兆府以西。

對李重進的總攻時間定於正月初一,黑雕軍、達布軍、達娃貢軍和永興軍,從四個方向同時向李重進動進攻,一戰而定西北。

十二月十七日,侯雲策率領著三萬討伐軍,出大梁,向磁州靠近。此時磁州大戰已近一月,李筠部和北漢軍劉繼業部數敗張永德軍,張永德被迫放棄磁州外圍,殘軍退入了磁州城內,苦守待援。

十二月二十六日,侯雲策所部人馬抵達了磁州以北約三十里的馬頭堡,馬頭堡是磁州軍最後一個堡壘,此時已被北漢軍強攻得手,馬頭堡上已經飄起了北漢軍的旗幟。

侯雲策所部人馬共分為前鋒軍和後軍兩部,前鋒軍由石守信統領,後軍統領則為王騰驤。

王騰驤原為靈州節度使馮繼業的愛將,在清水河大戰中。馮繼業派王騰驤參加了西北大戰,侯雲策極為喜愛這一員長相酷似關羽的將領,就趁著林榮重整禁軍之機,將王騰驤調至了禁軍,這一次又以北伐之名,將王騰驤調至麾下。

北伐軍被阻於馬頭堡前,二十六日下午,石守信、王騰驤、光紫駝、封沙、王彥升等人齊聚帳中,商議進攻馬頭堡事宜。

王騰驤在清水河大戰中曾經跟隨過侯雲策,對這種戰前討論會並不驚奇。石守信是第一次跟隨著侯雲策作戰,當他看到光紫駝、王彥升這樣的中級軍官都可以侯雲策面前提出意見,吃驚之餘亦大是佩服,對侯雲策也頗有些刮目相看。不過,他做過義社十兄弟之一,對侯雲策還是相當豈憚。

侯雲策看到石守信穩重不言,就點名道,“石將軍,你對攻打馬家堡有何意見?”

石守信恭敬地道“末將曾經多次到過馬頭堡,此堡是磁州通往大梁地屏障,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我們要增援磁州,必須要佔領此堡。只是,馬頭堡十分牢固,若強攻必定損失慘重。”

石守信下坐著悍將王彥升,他所領人馬第一個攻入幽州城,雖然所部人馬損失殆盡,仍然因功升職,此時他已是石守信的副手。

侯雲策把目光轉向了王彥升,道“當日王將軍第一個率軍攻入幽州城,對打堅城定然有所心得,你有何想法,儘管大膽說,跟隨我地將軍們都知道規矩,戰前商議時務必暢所欲言,一旦定計,就是天王老子也必須一絲不苟地執行,你就講吧。”

王彥升膽子向來極壯,受到了侯雲策的鼓勵,就道“若繞道馬頭堡向磁州進攻,大軍則要多行八百餘里。若戰事遇阻,馬頭堡還會立刻反撲我們,斷我糧道。所以,我們必須不惜一切代價打下馬頭堡。打幽州之時,我們炸開了城牆,我想馬頭堡的寨牆無論如何堅固也不會強於幽州城牆。”

喜歡復國請大家收藏復國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異世全能大師

絕世好劍

鳶飛江南

秋若耶

重生末世:空間屯糧養崽崽

須彌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