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橋老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43章 完勝,復國,小橋老樹,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若非劉繼業側頭,這一箭將射入腦中。他由於本能地側身,這一箭只是射爆了眼球,沒有進入腦內。

毀了一隻眼睛的黑袍將劉繼業狂吼了一聲,一枝長槍神出鬼沒,接連挑翻數名圍過來的親衛,朝陣外衝去,一路之上,竟無人擄其鋒,眼睜睜看著其突圍而出。

侯雲策望著劉繼業的背影,五虎上將弩始終未出。他著實喜歡這員敵將,若是能收服這員敵將,以後南征北戰,必然大有助力。

此時戰場形勢已變。

在黑雕軍強弓硬弩的打擊之下,李筠所部步軍不斷出現傷亡,其實傷亡並不嚴重,可是步軍們眼見著一枝枝恐怖的長弩不可阻擋地飛來,恐懼悄悄地北漢軍中滋生。

而且,還有一支黑雕軍騎軍在一旁虎視眈眈,隨時準備撲上來,給予致命的一擊。

李筠知道只要下令撤退,鐵都衛就會成為這一支騎兵的獵物,他猶豫了片刻,還是做出了和黑袍將劉繼業同樣的選擇——進攻,與其等待士氣一點點消磨,還不如痛痛快快地大戰一場。

李筠瞪著眼珠子下達了命令“進攻。”

戰爭很玄妙,和平時期研究戰爭總是很冷靜,會總結出戰爭勝負的種種要訣,可是在戰場上,戰爭有時也存似乎一心,或許還有一些偶然性。當年恆溫伐西蜀,在成都郊外最後決戰中,成漢軍隊困獸猶鬥,大瞪著眼珠子,掄起大刀片子就往前衝,一路無敵的晉軍頂不住攻勢。晉將被迫下令撤退,得令的晉軍鼓手本應鳴金退兵,可是長期打勝仗,晉軍鼓手擊鼓已經成了一種習慣,下意識就擂響了戰鼓,晉軍訓練有素,對各類鼓點有著本能的遵守,聽到進攻的鼓點。就紛紛掉轉頭迎著蜀軍衝去,兩軍相逢勇者勝,晉軍由此轉敗為勝,一舉滅掉了立國數十的成漢國。

歷史有著驚人的相似,鐵都衛軍鼓手心中早存了恐懼之心,得到進攻命令之後,卻下意識鳴金收兵,鐵都衛聽到退兵之號,皆有些愣,正在這時,黑雕軍步軍恰如其分地又來了一次羽箭覆蓋,也不知鐵都衛中誰了一聲喊“跑啊。”鐵都衛陣形大亂,亂哄哄就朝後退去。

等候多時地領武家強當然不肯放過如此良機,帶著金山營鐵騎朝步軍側翼衝了過去。正所謂兵敗如山倒,本來還是一場勢均力敵的龍虎鬥,傾刻間變成了一邊倒的屠殺。

見此情景,黑雕軍步軍放棄了對鐵都衛步軍的攻擊,從四面圍向了激戰中的北漢步軍。

至此。大局已定。

“甚囂塵上,滅此朝食,破釜沉舟,屍山血海,草木皆兵,馬革裹屍,赤膊上陣,彈盡援絕,劍拔弩張。”一直緊跟著侯雲策的封沙腦中莫名地湧出了這麼多形容詞,在黑袍將劉繼業破陣之時,封沙大腦已然一片空白,此時,他文人本性又從溼淋淋的衣衫中探出頭來。

以侯雲策之尊,居然親歷險境,稍稍緩過勁的親衛隊們都驚出了一身冷汗,收起了在陣中殺敵的快感,護著侯雲策來到了安全之地。

激烈的戰鬥持續到了傍晚,漳河水南岸戰場屍積如山,流血飄杵,空中瀰漫著濃烈的血腥味道,這個味道滲入到漳河水北岸的土地裡。數年之後,當侯雲策故地重遊,仍然能從土地中聞到當年留下的血腥味道。

戰場上,侯雲策和石虎終於見面了。兩人對視良久,眼中自有千百般磁味。一時之間,卻無法表達。

石虎望了望血肉戰場,似是隨意地道“先帝在顯德六年駕崩了。”

侯雲策點點頭,道“這是天意。”

石虎微眯著眼睛,道“只可惜跑了李筠和劉繼業。”

“爪牙盡失,不足為慮。”侯雲策頓了頓,補充道“這也是天意。”

石虎淡淡地又道“磁州已落入我手。”

侯雲策微微一笑,揮揮手道“那李筠更是無路可逃。”

遠處傳來一陣狂呼“李筠伏誅了。”一隊騎兵從漳河水方向奔了過來,正是最先渡河的羅青松所部騎兵。

施一郎槍挑李筠級,跟在羅青松身後,滿臉盡是暢快之意。施一郎是磁州團結兵領之一,李筠進兵,磁州百姓受了不少牽連,被殺、被徵召做苦役的不在少數,施一郎故而深恨李筠,斬下李筠級之後,就挑在槍尖上一路狂奔。

羅青松五百騎在磁州和潞州神出鬼沒,不斷地襲擾李筠部的糧草輜重隊伍,李筠深恨之,數次派軍圍剿,羅青松出身於獅營,深悟騷擾之精要,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跑,李筠派出的鐵都衛總是氣勢洶洶而來,卻灰頭灰腦而回。

大戰起時,羅青松帶著人馬隱於漳河水上游,敵眾我寡,五百騎過早出現在戰場上,對戰局沒有任何幫助,他就警惕地注視著戰場形勢,若形勢不對,五百騎可以做為最後的突擊力量。

北漢騎軍出現之後,黑雕軍又出現,羅青松所部皆按兵不動,李筠部大敗以後,羅青松所部五百騎兵以逸待勞,攔截住了李筠騎兵,施一郎大神威,突入亂哄哄的敵將,手起槍落,輕鬆地刺殺了已成驚弓之鳥的李筠。

漳河水北岸之役,李筠所部四萬人全軍覆沒,北漢軍三萬人僅有二千騎軍逃了出去,而大林三萬援軍損失殆盡,石守信戰死,王騰驤、光紫駝受重傷,黑雕軍四萬餘人馬亦損失了三千人馬。

黑雕軍稍作休整,朝著磁州城方向奔去。

黑雕軍信使帶著李筠的印信和侯雲策的親筆信,朝磁州城外的潞州軍軍營奔去。

漳河水戰場上,鐵都衛被消滅得如此乾淨,竟沒有人給潞州軍報信,潞州軍副統領張成皓仍然團團圍住了磁州城。磁州張永德數次派軍襲戰,皆被張成皓所部擊潰,兩軍再呈對峙之態。

張成皓在顯德初年曾和侯雲策有一面之緣,他接到印信和親筆信之後,並沒有下決斷,當黑雕軍大軍出現在磁州城外,李筠級高懸於陣前,見大勢已去,張成皓這才下令全軍向黑雕軍投降。

張永德在城牆上大張著嘴看著威風八面的黑雕軍,對於這一支從天而降的援軍竟然有莫名其妙地恐懼,可是沒有任何理由拒絕黑雕軍入城,猶豫片刻,磁州城還是城門大開,張永德親自來到城門口迎接侯雲策一行。

張永德是太祖的駙馬,曾經是殿前司禁軍主帥,他和李重進皆為禁軍重將,權傾一時。林榮也感受到了張永德和李重進的威脅,兼之清理河道時接連出現兩塊有逆語的木牌子,遂採用了侯雲策的建議,將禁軍一分為六,殿前司主帥張永德和侍衛司主帥李重進皆被調出禁軍,一個守衛北漢邊境,一個守衛西南邊境,果斷地解決了尾大不掉的隱患。

侯雲策見到張永德在門外迎候,下馬,兩人並排行走在劫後餘生的磁州城,親如兄弟一般。黑雕軍以二千步軍偷襲潞州得手,此時潞州城並不穩定,侯雲策在磁州城內稍作盤恆,未用晚餐,就出城處理城外的潞州降兵。

磁州城外潞州降軍有四萬之眾,雖然是由團結兵組成,可是這些團結兵長於邊地,皆為健兒,也是一支不可輕視地力量。

磁州城外立起了兩根高大的木樁,一根木樁前掛著領取糧食處,另一根木樁前掛著潞州軍的旗幟。不願繼續留在潞州軍的,領取糧食後就地遣散,願意留在潞州軍者,一律重新整編。團結兵們投降以後,皆垂頭喪氣地坐在營中,得知此令,大多數都去領取糧食,很快,四萬團結兵就放下武器,走了大半,願意留在潞州軍中的軍士僅有四千人左右。

城外兵器甲仗堆積如山,弓弩被清理出來之後,剩下的刀槍就交給了磁州城內的張永德軍。

望著遠去的大軍,張永德長長地鬆了一口氣,他在心中暗自比較“若殿前司大軍完整無缺,和黑雕軍較量,勝負如何?”

想著黑雕軍地威勢,張永德暗自心驚。

大軍急行,在第二天凌晨進入了潞州城,奪取潞州城地是黑雕軍步軍副都指揮使劉世緒,他佔領了潞州之後,立刻張貼安民告示,下達了宵禁,並派出一半的兵力在街道上巡邏,穩定了潞州地秩序。劉世緒派兵守住了李筠府,不準亂兵或無賴趁機打劫,這個細節黑雕軍大帥石虎多次叮囑劉世緒。

果然不出所料,黑雕軍進入了潞州城以後,侯雲策徑直住進了李筠府弟,待李筠的床上物品換掉以後,親衛們已將熱水燒好,一天激戰,一夜行軍,侯雲策縱然體力充沛如前,也有些吃不肖,此時舒服地洗個熱水澡,也是人生一大樂趣。

侯雲策換下了由青黨甲製成了輕便凱甲,穿上圓領的青色長衫,走進了澡房。

一名身穿軟甲的軍士,一臉嚴肅地守在門外,侯雲策躺倒在木桶裡,眯著眼睛享受著熱水的溫柔體貼,突然,門“吱”地響了一聲,守在門外的站崗軍士輕手輕腳地走了進來,一邊走,一邊將手放到軟甲側面。

喜歡復國請大家收藏復國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被契約了?好,吃軟飯從今天開始

阿鉤

傳奇:1秒1烈火,閣下該如何應對

上岸不吃魚

劍神凌尊

輕衣引夢

今天也不想好好修仙

一樹妖花

落石驚天

二錢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