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子甜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4章 把酒話桑麻44,烈酒家的小相公,梨子甜甜,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兩年期限已到, 皇帝和戶部都對顧鳳朝承諾的永安府稅收能令國庫滿意的事,十分好奇。

其實,起初, 他們所有人都沒把顧鳳朝的話放在眼裡, 包括皇帝, 心想,就算有仿銀炭這家炭窯在, 稅收比起以往至多翻上個一倍,難不成還能翻個幾十倍不成?

因此,皇帝給顧鳳朝這個知縣的任務都是兩年內稅收翻倍, 沒指望他們玩出什麼花樣來。

但實際情況卻是, 這個任務, 早在去年就超額完成了。

縉朝的稅收制度實行的租庸調製, 因此一年收兩次稅,春收賦稅,秋收田稅。

賦稅和田稅都是要上繳戶部的, 像商稅等苛捐雜稅除非朝廷強徵,一般都是當地縣衙自給自足。

縉朝的商稅制度也特別的完善,普通商販的稅收極其的低, 一百稅一,但若是像陳烈酒那樣每年都是好幾大萬兩的買賣, 那收稅可就高了,一百稅三十。

大前年陳烈酒給靡山縣吳縣令繳了一萬三千多兩的商稅,喜得吳縣令牙不見眼, 不僅給靡山縣各個村落修了路, 還在整個昌南搜尋了不少姜種分給治下村落百姓栽種。

雖說他們栽種出來的生薑並不能像杏花村種生姜的村民一樣賣給盛北的醫館,可架不住想要種生姜的人多啊, 他們種出來的生薑留成姜種,不消說,到了種生姜的季節,自然就會有人來買姜種了。

賦稅是根據每家每戶的人口繳納定量的絹和布,這個除非永安府人口暴增才有所增長,一般都不會有太大的差額。

而田稅不一樣,田稅是根據農作物的收成產量十稅一。

就這樣,去年,靡山縣靠著生薑,全縣繳上去的稅收高達一千兩,其中光是杏花村一個村都繳納了三百多兩的生薑稅,還別說其他的農作物。

這只是靡山縣一個縣的田稅,還有其他縣的呢?!

平溪縣盛縣令有段佑言這個會醫術的女婿在,加上他家又是開草藥堂的,知道平溪縣最適合種黃芪,有這麼一家得力的岳家,盛縣令直接在平溪縣好幾個村子同時推廣了種黃芪。

一般地區的黃芪需要兩至三年才能收割,而平溪縣的土質極其適合種植黃芪,不僅種出來的質量好,一年就能採收一次,產量也能達到畝產五百斤左右。

因為品相好,而黃芪在各大醫館的用量也大,雖然價格不低,但盛縣令幾乎沒費什麼工夫就推銷了出去。

僅僅只是幾個實驗村種出來的黃芪,就讓平溪縣的盛縣令給戶部上了五百兩的稅。

而安寧的蔗糖更是不得了,甘蔗本就是一種高產作物,在安寧縣縣令和種生姜種出成就感的孟方荀兩人聯手合作家,在孟方荀村子裡做了實驗。

甘蔗畝產能達到三千斤至五千斤左右,而二十斤左右的甘蔗能製成一斤蔗糖,一畝地至少都有一百五十斤的蔗糖。

而蔗糖的價格是一百文一斤,那麼一畝地至少都是十五兩的收入,雖然村民們不可能完全拿到十五兩,也沒用種生姜和黃芪暴富,可是穩定啊。

生薑和黃芪這些只是因為沒有大量種植而價高,等這兩個縣推廣種植出來,用不了幾年價格就會回落。

而且藥材太多了也不好銷。

而他的蔗糖則不然,不管怎樣都不愁賣,而且種蔗糖村裡百姓也能接受。

去年孟方荀一個村的人眼見孟方荀家種生薑發了大財,因此安寧縣去村裡推廣種甘蔗的時候,村裡不少人都拿了一畝地出來,整個村子一百多畝地,畝產三十多萬斤的甘蔗,按二十文一斤價格收購的甘蔗,全村獲利六千兩,上稅六百兩!

雲夢縣就更甚了,雲夢縣養蠶,桑樹多得到處都是,到了四五六月份,那桑葚都是掉在地上沒人要的。

去年從桃源縣回去,雲夢縣縣令就到處網羅釀酒師傅,到了四五六月桑葚成熟採摘的季節,十幾個師傅一起研究釀造桑葚酒。

還真讓他們折騰出了一款口感滋味上佳,老少皆宜的果酒,因為是果酒也不浪費糧食,原材料都便宜到處撿了。

但賣出去的價格可不低,縉朝剛開國沒多少年,需要休養生息,民間不允許私自釀酒,就算釀也只能是小作坊,不允許開辦大作坊,市面上的酒類不多。

雲夢縣的桑酒一經出世就供不應求,光是永安府都供不應求,更別說是外府了,那是有錢都買不到。

賣了酒的酒錢,雲夢縣的縣令又給雲夢縣的每家每戶都補了桑葚錢,這些桑葚共繳稅七百兩!

最後就是桃源縣了,桃源縣的縣令都賺麻了,陳烈酒的仿銀炭從他的碼頭出貨,現在仿銀炭又在外打出了名聲,每天都有不少各地商人坐船來他的碼頭就想看看風靡京都的仿銀炭。

以前縣城裡的商鋪十天半月都沒什麼人氣,現在幾乎是天天爆滿,客棧都一連開了兩三家了。

而且不管是靡山的生薑、雲夢的桑酒、平溪的黃芪、安寧的蔗糖都得從他的碼頭走。

更別說,他還在縣裡大肆推廣了種半夏,半夏雖然畝產不高,可物價高得嚇人,而且種植也比生薑黃芪的簡單,他找他相熟的村子提了一句,村裡的村長就同意帶著人種植了。

去年收了半夏,他都沒費心去找醫館,昌南的濟安醫館知道後就全收了去,不費吹灰之力就上了八百兩的稅。

永安府僅僅只是五個縣的額外田稅就多了兩千六百兩的稅,還別說其他正常的稅。

永安府以前的田稅是三千兩左右,而去年交上去的田稅卻有七千兩!直接翻了一倍多!

顧鳳朝上書這只是第一年處於嘗試階段就翻了一倍,從第二年開始永安府應該會成倍增長。

因為每個實驗村都得到了成功,周邊村子,包括周邊縣城的村民與縣令們都看到了希望,全都有蠢蠢欲動的跡象。

甚至不用顧鳳朝提點,除桃源縣五縣外,其他七縣的縣令已經在找出路了。

整個永安府如顧鳳朝所說的那樣全都如齒輪一般在轉動。

永安府一年就實現了稅收翻倍的事傳回朝堂,震驚了整個朝堂。

尤其是戶部!

雖然只是由三千兩翻到了七千兩,乍看不多,但要是天底下的所有府縣都翻一倍?

那國庫豈不是每年都有富餘的?

尤其是,顧鳳朝說了今年還會更多,再翻一倍,一萬四千兩?!

整個朝堂都吸了一口氣!

要知道,這只是田稅啊,還沒有算上賦稅,要是算上賦稅,永安府的稅收豈不是在四五萬兩左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無限神座(我真不想成為天災啊)

白衣學士

覺醒熾天使後我踏上了封神之路

木昭

陪豪門少爺唸書

可愛嘰

香江從穿越開始

小當嘉

高手下山之我真不想禍害師妹們

殘依水

點道為止

夢入神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