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子甜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3章 攜酒上青天27,烈酒家的小相公,梨子甜甜,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停了, 停了,真的停了!”

一開始盛北的百姓還不相信袤河的水停止蔓延了,直到一連半個月過去, 袤河水一直停留在平梨縣, 不再前進, 甚至有往回退的趨勢,盛北的百姓這才喜極而泣地相信袤河水真的被止住了。

“娘, 我們是不是不用再逃難了?”聽到這個訊息,那些被家裡大人按在籮筐裡,準備擔子逃難走的小孩, 從籮筐裡爬出來, 怯生生地看著大人, 清澈的眸子透滿了希望, “我不想走,走了就再也見不到荷花和桃花她們了。”

在盛北過去兩個多月的水患裡,這些還只有五六歲天真爛漫的小孩, 都明白了什麼要做生離死別。

即使他們對生離死別還很懵懂,可週圍那鋪天蓋地的絕望氣息瀰漫著他們,也讓他們對這種氣氛, 參生了極強的恐懼、厭惡心理,從而特別不想跟著大人們一塊走。

能夠在自己的家鄉好好的待著, 誰願意去逃難啊,雖說朝廷這兩個月來,安排得有理有條的, 可去了別的地方, 終究是不一樣了。

他們的親人、朋友、鄰居此生可能都不會再相見了,去到一個陌生的地方, 什麼都要重新開始。

這一切一切的事都是他們未來要面對的,但他們想活下去,除了逃難別無他法。

這會兒,大人們聽到自家小孩的問話,那種劫後餘生的安定感一下來,個個都含著眼淚跟家裡的小孩說:“對,咱不用逃了,咱能好好的在家,繼續過安生日子了!”

“嗚嗚嗚嗚嗚,不用走了。”小孩從大人嘴裡聽到自己想要的話,一個個都激動得哭了出來,“不用跟荷花桃花她們分開了!”

小孩們還不懂背井離鄉的苦,他們只知道,只要不跟自己小夥伴分開,那就是最開心的事。

現在大人們不走了,他們就不用跟自己的小夥伴分開了,他們就開心!

小孩們在激動,大人們又何嘗不在激動,他們一個個雙手合十,向老天祈禱:“老天保佑,老天保佑,這水終於止住了!”

就是不知這水,究竟是怎麼給止住的?朝廷的荀報上,會報道嗎?

那當然會報道了,不僅要大報,還要特報。

孟方荀緊記著許懷謙的話,荀報就是用來讓百姓更瞭解這個世界的,從而加深他們對縉朝的認同感。

因此,許懷謙這邊炸豐良縣水壩,將袤河的河水渡入淮河,解救袤河水患的事一成功,他就將這件事給登上了《大縉荀報》。

“號外,號外,盛北水患已解,盛北百姓終於可以安心睡覺了!”

經過幾個月的預熱,旬報已經成為了大縉百姓,每荀必買的貨物之一。

實在是,縉朝的娛樂少得可憐,青樓楚館也只有在那種稍微大一點的縣城才有。

小縣城裡,過去過來就那麼些人,誰家打孩子,都能扯個好幾天,突然有了這荀報可以探知外面的世界,這可把他們給喜壞了。

尤其是,前幾期,旬報上頭還大肆報道了,去到盛北參與救災的將士和大夫們。

這些將士和大夫們可都是自願冒著生命危險前去參與救災的,雖然救災是將士們的義務,去盛北醫治災民大夫也是他們的職責所在。

可孟方荀還是單獨拿了一個版面出來大肆報道他們:《論那些不起眼的英雄們》。

自古以來,將士和大夫和大夫的地位在民間就不高,所謂好鐵不打釘,好男不當兵;寧拜神明,莫問神醫,可見將士和大夫的地位有多低。

可即便這樣,這個世上每天任有數以萬計人去當將士和大夫。

據統計,這次去盛北的救災的將士有二十萬人,去盛北治民的大夫有全國各地的兩千人。

看上去不多,可正是因為有了他們的存在,這次盛北的災民才沒有大規模的被溺死或產生瘟疫。

是的,這次盛北沒有發生瘟疫。

有了全國各地的兩千餘名大夫地幫忙,將士們一將受災的災民從水裡打撈起,他們就給災民們灌下了解百毒的藥水,即使有那泡太久又接觸過腐屍,生了痢疾的人,因為大夫充足的原因,也能及時得到治療。

不用再像華陰水患哪會兒,因為人手不夠,讓痢疾一個傳染一個,到最後御醫們忙不過來,全都活活病死了。

孟方荀派出的筆帖式們注意到這點,著重在報紙上描述了幾個英勇救人的將士和大夫,並在文中將他們的名字寫了出來。

興隆縣,餘老太太的兒子餘輝就是一名大夫,前幾個月剛參加了教習考,成為了一名教習,後就因為朝廷下發的教習令報名去盛北救災了。

去時,餘老太太眼睛都要哭瞎了,她就這麼一個兒子啊,她是生怕,她兒子這一去,他就回不來了。

到時候,她一個老太太,盛北,天遠地遠的,她連給兒子收屍的辦法都沒有。

可餘輝他被功名利祿蒙了心,加上當大夫的都有那麼一點救死扶傷的心理在,鐵了心要去。

餘老太太沒辦法,只好放他去了,自餘輝走後,這餘老太太是飯也吃不好,覺也睡不好的,就怕那天聽到外頭傳來兒子的噩耗。

她這麼盼著、等著、擔憂著,欸,這餘輝的噩耗沒有聽到,反到在旬報上聽到了,餘輝光榮救人的事蹟。

太醫院有太醫院醫治的辦法,民間也同樣有民間醫治人的辦法。

這興隆鎮旁邊就有一條河,不過不是袤河,是別的河,這條河盛產河蚌,有些大一點的河蚌剖開,能在裡面採到漂亮的珍珠。

一年能夠採到一顆珍珠,就能讓全家人過個豐年,因此每年在河裡採珠的人不少,因採珠而患上水痢疾的人也多,附近周圍的大夫,為了治這採珠人的水痢疾,幾乎都有自己的一手絕學。

這次盛北的水患災民,不少人就得了那採珠類似的水痢疾,太醫院治療這類的病症少,拿這類的病症無可奈何,那餘輝於心不忍,提出用自己治療水痢疾的方法治療盛北水患災民。

沒成想,真成了!

這一治療法,至少讓幾萬名盛北災民免於水痢疾之苦,而且以後有了類似的病症,其餘地方的大夫也能夠透過此方法治療水痢疾。

一份報紙版面,五分之一都報道了餘輝這事,孟方荀在邸報上把他誇了又誇,贊他:“英勇無畏,是醫術教習屆的楷模,當之無愧的大夫英雄!”

餘老太太聽到邸報上如此誇讚她的兒子,當即就落下了淚來,連連叫好:“我就知道,我家輝兒好樣的,不會給我老餘家丟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崩人設後我變成了魅魔

魚無心

四合院:活著

EidolonLHF

俺尋思這挺合理的

天鑼雷光

穿成種田文裡的渣A

若桃李

赴宴者

嚴歌苓

陛下,奇觀誤國啊!

會飛的阿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