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叉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9章 三,我把魔君掰彎了.,一碗叉燒,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副盟主的一番說話後就正式開始了,放在顧暫眼裡還真有點體育競賽的既視感。從初賽,進入半決賽,然後決賽。武林大會一共會舉行十天,但這十天並不是所有的武功前1oo位都會重新下場。因為有很多已經私下投過決鬥書,分出了勝負。

顧暫剛開始的時候還有些不明白,但稍微轉念一想其實也是件很簡單的問題。

江湖人爭個排名先後也不過是博‘名’,而‘名’的大小取決於排名的先後,和類似江湖聲望。而有了名氣和聲望,錢財自然也會隨之而來。

既然想要的都已經得到又幹嘛非要下場再去博個名次的先後?所以武林大會上,更多最先下場的也就是默默無名的無名小卒們。不過你要是有這個野心想要挑戰一下武林武功排行榜前一百名,也不是不可以,只是得先在前五天的車輪戰中獲勝,才有從第一百名開始挑戰的機會。

所以說,要看武林大會主要看後五天的打鬥,那才叫一個精彩,而前五天的,要是你想要為了以後擴充勢力,增加新鮮血液也可以趁機仔細觀察,遇到好苗子趁著其他幫派還沒有出手的時候囊括到自己名下。

所以此刻的比武場上呵斥聲不斷,隨著不絕於耳從各個方向爆出來的叫好聲,總會吸引坐在上某個幫派頭領幫主的側目,或和旁邊交好的友人點頭讚許,或者獨自眯眼細思後和站在身後的心腹耳語。

顧暫坐在一邊看著,覺得這就像是一個和古羅馬鬥獸場一樣的地方。

擁有權力和地位的貴族們坐在上手,評估著場內的每一個人,……或者正確點說,是更有價值的貨物。

然而唯一的不同是,正在各種打鬥的人也是為了以後有機會可以坐在上座,對下方的人評頭論足。

一時間,就連顧暫自己都不知道對於現在看見的報以什麼樣的心情,畢竟拋開那些掌門幫主眼裡類似待價而沽的眼神外,下方的人卻是抱著‘出人頭地’等想法在認真的比試著的。

對於這種‘上進心’顧暫能夠站起來大聲說‘你們的路都選錯了’這樣的話嗎?

似乎不能。

懷著太多的心思再去看自己原本期盼已久的武林大會,一切也變得意興闌珊了起來。他的位置在宋青衣的身後,沒有那麼靠前所以並不像其他的掌門人那麼引人注目。

然而其實這只是顧暫自己的想法罷了。宋家堡‘失散’多年的宋家大公子終於找回,並隨著宋易參加武林大會。這個舉動就是宋易在藉著這次武林大會的機會向整個武林給宋青衣正名。

從此江湖上,無論是誰想要動宋青衣之前,都得想一想有沒有這個實力抗住宋家堡,依舊他宋易的報復。

所以怎麼不會有人趁機打量宋青衣?無論是處於任何目的和想法,來自四面八方探詢的眼神就沒有斷過,只是更加隱晦和不被人察覺罷了。

在座都是武林的好手,江湖閱歷豐富,就算有年輕一輩站在身後,也是挑選的家族出類拔萃的小輩帶出來,更是從小就會學習如何韜光養晦,藏其鋒芒。而小幫小派們都在下,自然也沒誰敢在眾多好手,尤其是武林盟主宋易的眼皮子底下公然抬眼打量探詢他的大公子。

而這個溫潤儒雅,淡逸鳳泊,著一身天青色廣袖儒服的青年,似乎並不在意周圍隱晦到極致的打量,又似乎是根本沒察覺一般。

當初還未進宋家堡就被宋三長老試圖給宋青衣一個下馬威,然而卻被輕易化解的事情,宋家上下都是知曉了的。然而這種家族內鬥難免不美,所以並不希望這件事傳到江湖上去徒增笑柄,只是這世界上那裡又有不透風的牆呢?

但身為江湖人都知道以訛傳訛的事情不知道每天有多少,闢如原本只是某某少俠在街邊教訓了一個調戲良家婦女的小混混,過兩天也許就會變成該少俠獨闖龍潭虎穴,一人一劍大殺四方終於救出了在路途中經過,看見一痛哭老漢,細細詢問後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英雄故事。

叫給說書先生說上半月,又是一江湖小英雄的誕生。

這種事並不少,甚至可以說是太多了。所以當江湖上隱約說‘宋家堡那失散多年的宋大公子武功造詣頗深,能夠輕描淡寫單手化去宋三長老的一掌’時,沒有人相信。

甚至會忍不住嗤笑一聲,說一句‘又是一沽名釣譽之輩’也說不定。

除了真正見識過的宋家人,和‘四傑’。然而無論是前者還是後者,都不會蠢到把自己作為宋青衣的墊腳石。

所以這些隱晦的打量,和小門小派的不敢明目張膽的態度,統統都是因為宋易還坐在那裡,然而也並不是所有人都是聰明的。

闢如同樣愛慕南宮小小的‘雙俠’之一北伐戰。

對於自己喜歡的人,總是會忍不住各種注意,她的小習慣,她喜歡的口味甚至是喜歡的顏色等等等等。而這次北伐戰滿心歡喜著能夠再見心中所愛,也暗下決心一定要趁機在武林大會上好好表現,到時候……

要是顧粑粑知道北伐戰的腦補,估計也得說一聲‘騷年你想得著實有點多啊……’。

好在的是顧粑粑不知道。╮╯▽╰╭

然而南宮小小眼神的落腳點似乎從第一次見到了宋青衣後,就沒辦法移開了一般,雖然在長輩等人的面前有所收斂,卻並不會在其他人面前避諱。北伐戰又怎麼會看不出來?

心中嫉妒暗恨。看向宋青衣的眼神中也帶了寒芒。

只是這些宋青衣似乎都沒放在眼裡,或者說真的一點都不在意,他只是很隨意的坐在椅子上,在呼喝打鬥,兵器相擊中依舊安安靜靜的翻著自己手上的書,斂眼低垂的沉靜模樣,配上他全然不同於武林中人的打扮,以及怎麼都讓人惹眼側目的氣場和容貌,變成了舞林大會中的一道亮麗風景。

更讓年輕的女俠們忍不住和身邊好友竊竊私語後,又望上兩眼。

及其惹人。

順帶著坐在宋青衣身後,半隱在後的顧暫也多了幾眼關注。

畢竟那副從容自在的在宋青衣背後的座位上,喝茶吃點心,順便看熱鬧似的看著場下的打鬥。誰也不會相信他會是宋青衣的奴僕。當然這些一點武功都不會的顧粑粑是一點都不知道的,不過這並不表示他會連身旁人的注視都沒留意到。

‘四傑’之一的趙天寧。

和剛才站著的時候不同,宋知尚作為宋家堡的少堡主,又是‘一少’自然坐的位置更加靠前,而‘四傑’雖有被收入宋知尚旗下的意思,但至少到目前為止還並不是誰的附庸,作為‘四傑’自然有一席之地。

宋青衣也因為宋家大公子的頭銜,被安排坐在了屬於‘後起之秀’的一類人中,位置不拔尖也不靠前,在四傑之後。位置足夠醒目但又不引人非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軒轅七殺

山石越

紅樓從回京開始

煙臺看柳

穿越之華夏崛起

肆拾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