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千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章 翻身,靈玉年代記事,十千界,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娘, 我今天好像看見張靈玉了。”靈壁回到家還有些恍惚,看見柳香蘭就說了。

柳香蘭正在看賬本, 聞言挑挑眉, 從賬本里抬起頭來, “看錯了吧, 她如今在海城呢, 再說了,就算她真到了港島,也不可能進了你那所學校啊, 那可不是什麼阿貓阿狗都能進的。”在柳香蘭看來, 沒了張家做後盾, 那母女兩能有什麼好日子,“是不是昨天沒睡好?過來沙發上坐會兒。對了,你今天怎麼樣,和隔壁班的同學說上話了嗎?”

靈壁一聽,注意力也被轉移了, “別提了,那些人一個個鼻孔朝天的, 說句話也愛答不理的。”

靈壁撅了嘴,不過很快又高興起來, “不過我們班有個同學的哥哥下週要辦生日趴, 邀請我去了,他哥哥在學校混的可開了,到時肯定很多人去。娘, 你再給我買幾套衣服吧。”靈壁拉著柳香蘭的手臂來回晃。

“好好好,買買買,週末咱們就去買去。”柳香蘭對女兒也捨得下本錢,她的三個孩子,數靈壁最會長,她和張宗正的優點都集齊了,越長越好看,她要好好培養女兒,若將來女兒能嫁入豪門,也是個指望不是?

而且現在她掌握者家裡的賬目,給自己女兒買幾身衣服是再簡單不過的事兒了。如今她手頭寬綽不少,她還想著哪天買個鋪子,自己也做些生意,就是不做生意,出租出去也行啊,她跟張宗正一樣,也看好地產這一塊,不過她現在的錢,也就最多夠買一兩個鋪子。柳香蘭攥緊了手心,不急,慢慢來,她會有更多錢的。

靈壁見自家娘同意了,高興的站起來轉了個圈,“娘最好了。”

拉著柳香蘭的手臂接著說道:“還有啊,娘你不知道,我們同學喊自己娘都是喊媽咪的,你都不知道,我一說我娘怎麼怎麼的,他們都笑話我土。以後我也要叫你媽咪,不喊娘了。”

“這,”柳香蘭有些猶豫,她是很願意接受這些新潮的東西的,只不知老太太會不會又趁機做妖,“這樣吧,你在家先喊娘,出去後就喊媽咪。咱們跟你爹提一下,要是他同意了,咱們再在家改。還有,你要多跟你爹親近知道嗎,你說幾句俏皮話,你爹高興了,這點小事還能不同意?就是你要多買些衣服也都是小事,知道不?”柳香蘭點了點女兒的額頭。

靈壁拉長了音調:“知道了,娘。”

到了港島後,張宗正本來是想將老孃的私房還給老太太的,可是他們到了這裡人生地不熟,又是上下打點,又是買房買車置辦傢俱衣物用品聘用傭人的,孩子們還要上學。真是花錢花到手軟了。

而他本來打算做回老本行建廠搞實業的,可是他綜合考察後覺得這裡的地產生意前景不錯,而且現在港島人口激增,未來肯定有賺頭,地產生意可比搞工廠實業什麼的暴利多了,但是投入的錢肯定也多,準備大幹一場的張宗正,就沒將老太太的私房還回去。

錢在他手裡能以備不時之需啊,老太太的不就是他的嗎,他先拿著用也沒什麼,而且老太太由他養著,吃喝不愁的,拿著這些錢也沒啥用。張宗正就心安理得的拿著這些錢了,也沒跟老太太提。

這幾個月老太太算是體會到沒錢沒權還沒人的難處了,柳香蘭以她年紀大了要好好享福為由,說服張宗正,接了家裡開銷的財政大權。

張宗正和張宗仁一天天的見不到蹤影,連李玉華對老太太也不像以前恭敬了,更別說柳香蘭了,有時老太太說了什麼,都跟沒聽見似的。伺候的傭人用的也不像以前順手,幾個孫子孫女也不像以前那樣往她跟前蹭了。

老太太日常被兩個幫傭照顧,肯定是不如劉媽媽伺候的到位的,但伺候的也算用心。老太太的日常衣食跟在海城時一樣,沒什麼變化,日常也不用幹什麼,但就是覺得過得不順心。

老太太沒事就找茬,總是和柳香蘭置氣,偏偏每次還佔不了上峰,柳香蘭總是三兩句話就把道理佔了個全,還總是一副受了委屈的樣子,堵的老太太不上不下,當著張宗正的面也不收斂,除了委婉的說出老太太的不是,還裝出一副受了委屈的樣子,每次都像是老太太在故意刁難她。

次數多了,張宗正也不耐煩了,覺得老太太就是故意刁難柳香蘭,柳香蘭多懂事多孝順啊,也不知道老太太到底哪裡不滿意,他每次都哄哄老太太含糊過去,回家的次數是越來越少,反正他也忙,便在外又置了一處房產。

這天老太太好不容易等到張宗正回來了,拉著張宗正忍不住哭道:“老大,娘這日子真是沒法過了。”老太太對付柳香蘭每次都戰敗,不得不改走走苦情路線了。老太太一邊哭一邊數落:“姓柳的那個賤人想讓我死啊,她唆使傭人孽待我啊,她還挑撥,”

老太太話沒說完就被張宗正打斷了,“娘,您別沒事給兒子添亂了,香蘭多好的兒媳婦啊,您就不能別總是找她的茬嗎?一家人和和睦睦的不好嗎?”張宗正這段時間花了大把的錢,也沒找對路子,碰了一頭的壁,正心煩到不行,根本不耐煩聽這些瑣碎的家長裡短的小事。

張宗正的話就差說她是個攪家精了,老太太一氣之下暈了,張宗正張宗仁嚇了一跳,一家子手忙腳亂的趕緊找大夫。

老太太中風了,半身不遂加口不能言。

其實老太太哭訴的確實誇張了,柳香蘭怎麼可能敢孽待她,只是沒以前那麼奉承恭敬了倒是真的,孩子們也對她不如以前熱情了,老太太身邊又沒有可心人,她說的話也只是不像以前那麼管用了。

老太太出身富貴,嫁人後張老爺子對她也不錯,基本沒有什麼糟心事,一輩子順風順水呼奴喚俾養尊處優的。在家裡,兒媳孫輩和家裡的僕婦都是把她當祖宗供著的,她說的話都是被當作懿旨對待的。現在一下子有了落差,老太太可不受不了了,更別說時不時還受個說不出來的憋屈了。

老太太一下子從高高在上的位置上被拉下來了,老太太可不是不滿意了,受不了了。可不得天天挑刺找茬宣洩自己的不滿,再找找存在感啊!

老太太氣了個半身不遂口不能言,只能整日在床上度日,從此也消停了下來,每日裡幫傭伺候的便不如以前用心了,她們發現,就算不用心,當家太太也不說她們什麼,有時候她們故意氣一氣老太太,當家的太太不止不會責罵她們,還會找理由給她們些好處。她們心思一轉,自然領會了當家太太的意思。

用柳香蘭的話說就是,你不是說我孽待你嗎,我呀,如你的願。

於是,她們在老太太飯食上做些手腳,老太太拉了尿了的也要等老太太啊啊上半天才動手收拾,或者夜裡不給老太太喝水等等等等,也不敢真把老太太折騰沒了,可就是讓老太太的日子不舒坦,老太太這下真是體會到什麼叫孽待了。

張宗正和張宗仁得閒了會來看老太太,提前得了信的幫傭三兩下就給老太太收拾乾淨了。

老太太口不能言的,見了張宗正張宗仁就是哭,他們都以為是老太太得了這病,心裡難受才哭的,每次只是安慰老太太,讓老太太放寬心,好好養病。

張宗正有時候感覺老太太身上有味兒,會訓斥幫傭,讓她們要給老太太勤洗澡,要好好伺候,不要以為老太太不能說話就敢偷懶不用心,否則就滾蛋。

他和張宗仁怎麼也不可能會想到老太太真會受了孽待,這怎麼可能呢。張宗正是覺得柳香蘭如今管著家裡,而她又是再孝順不過的了,這種事不可能發生,最多是傭人偷懶了。張宗仁則是覺得柳香蘭雖然有心計,但人還是不錯的,也不可能有那膽子敢孽待老太太的。當他們兄弟是死的嗎?

只能說柳香蘭做人很成功。而且她也有恃無恐,就算老太太受孽待被發現了,她也有辦法把自己摘乾淨,再把罪魁禍首推到別人身上。

記得在一次用餐時,張宗正提了讓柳香蘭管好傭人,讓她們勤給老太太洗澡,要讓她們比以前更用心,不行就給漲些工錢。

柳香蘭怎麼說的?說老太太那裡天天洗著呢,不過人老了呀身體都有些味兒的,你啊,家裡的事你就放心吧。

而李玉華竟然也跟著附和了,說大嫂再周到不過了。

自此張宗正和張宗仁也就不再糾結這事兒了。

張宗正心下對柳香蘭滿意。

張宗仁心下則是詫異自家婆娘的改變,心想著,莫非是前幾天自己說的話起作用了?

記得剛到港島時,李玉華還幫老太太罵柳香蘭呢,有事沒事也要刺柳香蘭幾句,自己勸了不止一回。

張宗仁知道自家只會咋呼的傻婆娘肯定是幹不過柳香蘭的,他又怕大哥難做,私下勸了李玉華好幾回,讓她收斂些,這是自己的勸說起作用了?自家婆娘年輕時是個傻大姐兒,現在是個傻婆娘。她也不想想跟大哥大嫂作對,他們兩口子能有什麼好處,還好現在明白些了,竟然聽得進勸了,張宗仁不免欣慰。

不不不,張宗仁你錯了,你媳婦純碎是被嚇的,是被嚇到了啊!

老太太的現狀真是嚇到了她,對於老太太過的什麼日子,她還是能知道那麼一二的,可她不敢說,怕張宗仁不信,更怕張宗正不信,更更怕柳香蘭報復她,最後沒準就將過錯推到她身上了。不得不說,李玉華雖然沒那麼多彎彎繞的腸子,但直覺還是挺準的。

每次柳香蘭似笑非笑的看向她時,她就覺得毛骨悚然,生怕下一個躺床上的是她。晚上她還總做噩夢,一下子夢到她們一家子被趕了出去,又一下子夢到柳香蘭站在自己床前,冷笑著俯視著躺在床上不能動的自己。每每都一身冷汗的醒來,嚇得心慌慌,沒有著落。她可算是知道柳香蘭的厲害了,不止厲害還歹毒。

現在李玉華也不咋呼了,每次都乖乖喊大嫂,在柳香蘭跟前乖的就跟小媳婦似的。

同樣老實了的還有管家的婆娘,她是恨透了柳香蘭,可是有了老太太做例子,又有自家男人和兒子的警告,她也只能縮著,只能每天在心裡罵上兩聲賤人,其他什麼也幹不了,連不滿的情緒都不敢露,只能暗恨於心。

自家男人和兩個兒子都跟著張宗正整天在外跑,她自己留在這家裡,若是柳香蘭讓她出點什麼意外,她哭都沒地哭去,等男人兒子回來,她估計她屍體都硬了。

柳香蘭是個厲害的,這靈玉早就知道,可也沒想到竟然這麼快就把這一家子搞定了。沒了天然優勢的老太太和她二嬸的戰鬥力竟然這麼低,三下五除二就被幹掉了。

到了港島後,柳香蘭過得順風順水,不止成了名正言順的張太太,還短短時間就把家裡的一切抓在手裡了。真是十年磨一劍,可算是讓柳香蘭抓住機會翻身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獨家試愛

奈菲爾

相聲貴公子

胖子愛吃燉豆角

星際之真千金在種田

不是女王

刺心1·銅雀春深

墨武

論人鬼和諧共處重要性+番外

山楂丸子

仇人的對家找我了[娛樂圈]

衍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