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周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 24 章,庶子的糟心科舉路,久周旋,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他們家來做什麼?”葉居敬這回帶出來的基本上也都是青竹院伺候的人。

自家主子剛剛被人家欺負過,這會兒又當做親戚來走動,這就叫大家都同仇敵愾了。

“聽他們的意思是王大姑娘聽說咱們三爺來永寧寺了,就打發了他們來瞧瞧。”六順連忙說道。

張嬤嬤做主道,“行了,咱們這兒也正巧收拾妥當了,就叫他們進來吧。”

說完,張嬤嬤又怕葉居敬心裡對王家有什麼芥蒂,有跟葉居敬解釋道,“到底是您未來的嫂子,咱們總要見一見她派來的人的。”

王大姑娘這個點打發了人來,估摸著也是掐了時間,知道他們已經收拾地差不多了的,也省得在他們忙的時候來裹亂。

這般看來,想來王大姑娘也是個周全的人。

“讓他們進來吧。”葉居敬也出聲道。

王家打發來的也是兩個經年的嬤嬤,倒是完全沒有王弘毅的那般高高在上看不起人的態度,進門就是笑盈盈的,只說,“我們家大姑娘聽說貴府三爺來給姨娘做法事,要在寺裡住上幾日,就打發我們來瞧瞧,若是三爺有什麼缺的,只管打發了人去我們那邊要。”

“我們出來的時候,太太讓把我慣用的都帶上了,如今瞧著倒是也沒什麼缺的,”葉居敬笑道。

王家那兩個嬤嬤寒暄了幾句,拿出帶來的禮,看著葉居敬收下,這才告辭離去。

葉居敬含笑看著她們離去後,這才轉頭跟張嬤嬤說道,“這幾日嬤嬤去打聽打聽,那王家大姑娘怎麼也在這寺裡?”

實在是前世在嫡母手中吃了太多的暗虧,讓葉居敬本能地對任何“巧合”的事情有所提防。

前腳嫡母要支開自己,還是用一個自己完全沒法拒絕的理由,後腳就在這永寧寺遇到了自己未來的大嫂,這大嫂的嫡親弟弟還與自己剛剛鬧過矛盾。

這就叫葉居敬不得不在心裡堤防著了。

張嬤嬤連忙應了一聲,“我這就去打聽打聽。”

看剛剛那兩個王家嬤嬤的做派,想來王家大姑娘定然不是跟那王二一般的人,張嬤嬤倒是替葉居敬送了一口氣,長嫂周全,鎮國公府日後也少些矛盾。

只是,這會兒王大姑娘也在永寧寺,瞧著也是住上一段日子的樣子倒是叫張嬤嬤都覺得實在是太過於巧合了。

張嬤嬤向來善於交際,正好又有理由,只說只說自家要在這兒住上不少日子,自然是要拜訪一番左鄰右舍的。一則是剛剛搬家的動靜打擾到了鄰居,另一則也是想著日後若有什麼不趁手的,還要鄰居們多幫忙呢。

張嬤嬤的交際能力擺在那兒,又都是帶著禮去的,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只不消一會兒,張嬤嬤就打探回來了。

“三爺,王家大姑娘是前幾日早就來了的,據說是以給王家老太太祈福的名義過來的。”張嬤嬤能知道得這麼清楚,還是因為王家這種世家的排場實在是煊煊赫赫,前些日子送王家大姑娘過來的時候,烏央

烏央地不少人跟來呢,這樣的動靜,自然是大家都知道了

甚至,王家還特意憑了兩個院子,一個王家大姑娘住著,另一個則是用來住伺候的人。

“不過我聽說,王家大姑娘彷彿是不怎麼出門,每日裡好像只在自己的院子裡齋戒抄經。”

葉居敬聽到王家大姑娘前幾日就來了,帶了不少的人,她自己本人又不怎麼出門,提著的心就放下來了一半。

前幾日就來了,那就至少不是衝著自己來的;帶得人多,她又不愛出門,那就不可能被算計了去。

“嬤嬤替我多盯著些他們家便是,”葉居敬道,“也不是要緊盯著,只多留意一些便是。”

張嬤嬤連忙答應了一聲,這會兒已經到了飯點,早就有家丁從齋飯堂將素齋提了過來了,葉居敬也就不再多說,只吩咐大家用飯。

寺裡自然是沒國公府富貴,日常起居也裁減了不少,但寺裡的日子倒也閒適,除了早上要跟著永寧寺的大和尚們做法事外,其他的時間都由著葉居敬自由支配了。

葉居敬可以自己在書房看書寫字,消磨上一下午,甚至晚上還有時間看點遊記之類的閒書,這可比在國公府禮葉居義和葉居禮經常要來“打攪”的好。

“好三爺,咱們也出去走走吧,您見天地盯著書,對眼睛也不好。”四喜央求道。

葉居敬年幼,平日裡出門的機會就不多,他也是個喜靜不喜動的性子,寧可在家裡讀書也不願意出去。更不用說跟在葉居敬身邊的小廝了,四喜他們三個跟著葉居敬出去還得輪流呢。

好不容易來永寧寺做法事,大家都只當是能出來透透風了。偏偏這些日子,除了做法事的時候葉居敬會去大雄寶殿那邊跪經外,其他時間基本是窩在房裡看書了。

他們三個都最是好動的時候,自然是有些坐不住了。四喜又是跟著葉居敬一起長大的,在葉居敬面前也有情面,大家便一舉推了四喜來葉居敬跟前說情。

“我瞧著你哪裡是擔心我的眼睛,你是自己想出去玩了吧,”葉居敬放下書,笑著啐了四喜一口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之小夫郎他又軟又甜

秦泠泠

男模燒烤店

福西西yy

重生七零,我竟然被攻略了

無幕

全家穿:隨爹科考後,我成了白富美

扶綠水

病嬌得慣著!炮灰宿主野翻啦

是了

金屋藏義叔

潺潺十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