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鐵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九章 生意人,戰國那些事兒老鐵手,老鐵手,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陽泉君與華陽夫人同是王室成員,關係比較近乎,說起話來方便。陽泉君道:“我聽說,以色事人者,總會受到色衰愛馳的困擾。現在夫人與安國君相好有日,然而始終膝下無子,不如早早從諸子中選擇德才兼備者立以為適子。如此,夫在位,可盡享榮華,夫百年之後,子繼位,可保富貴不失。夫人居安不可不思危,如不趁此風華正茂,集萬千寵愛於一身之際為自己的將來打下堅實的基礎,一旦人老珠黃、寵愛不再,誰將為夫人的老年負責?如今在安國君的二十多個兒子中,異人賢能,名聲遠播諸侯,然而他深知自己地位卑微,非長非嫡,其母又得不到寵幸,因此甘願投靠夫人。如果夫人能夠將異人定為適子,異人必將厚報夫人,夫人也能終生不失尊貴。”

陽泉君的話深深地打動了華陽夫人。華陽夫人又揹著子奚勸說安國君立異人為適子。對安國君來說立誰為後都無所謂,既然能讓心愛的人滿意,為什麼不立異人呢。於是安國君舉行剖符儀式正式立異人為適子,並任命呂不韋為異人的師傅。名正言順之後,異人的名聲就更響了。

【3、女人問題】

革命和女人是男人的兩大奮鬥主題,上至英雄偉人,下至凡夫俗子,蓋莫能免,連流氓無產階級如阿q者都念念不忘尼姑的腦袋如何摸得。我們的呂老闆在與異人研究革命的同時,也免不了要設計一些關於紅粉佳人、風化雪夜的問題。

在這方面,要說還是呂不韋見識廣闊,實力雄厚。他在大發戰爭財期間結識一風塵女子。像她這行的人是沒有正式的姓名的,頂多有個藝名,什麼阿嬌、阿鳳之類的,但這種下三爛、會讓人產生不良聯想的名字與她以後的身份不相配,為聖人諱,所以趙姬就成了她的名字。趙姬的意思其實就是趙國美女,雖然趙國有很多美女,但沒有哪個美女能夠名垂青史,所以此趙姬專指與呂不韋相好的那個邯鄲美女子。至於呂不韋當時身邊是不是還有其他邯鄲美女,那就不在考慮範圍之內了。

一個女人如果只是長得漂亮也最多不過讓呂不韋留戀一夕,大凡落入風塵的女子都略有幾分姿色,否則就會捱餓。呂不韋有很多錢,風塵女子要得便是錢,因此呂不韋對女人的需求,就像現代人吃快餐一樣,一向是想起來便找、享受完便扔,扔完便忘。後來有些商業圈裡的朋友見了呂不韋,便這樣跟他打招呼:“今天你換了沒?”

可是,呂不韋一見趙姬,便拋棄了“只求曾經擁有”的習慣,轉而追求“天長地久”。這真真是一件怪事。因為像他這樣的男人,像不換女人都難,就算有時他實在懶得去換,女人們之間的爭風吃醋也會迫使他換。可是呂不韋得到趙姬之後卻再也沒有在出現在休閒娛樂場所。莫非趙姬身上有種魔力?

魔力來自才藝。其實趙姬也明白一些生意上的道理,這並不是說他知道如何倒買倒賣、投機倒把。趙姬的大腦中有一些模模糊糊的市場競爭意識,她懂得市場化競爭會帶來產業的升級,她懂得只有做到“人無我有”才能佔領市場的制高點。當然以上是呂不韋對趙姬的看法。趙姬想的是要像在眾多風塵女子中出人頭地,必須比別人都掌握一門技術。在瞎子的國都,獨眼龍是國王。在早期的深圳、上海,會一門外語就很牛。於是趙姬開始追全面發展,她苦練歌唱、舞蹈、樂器連儀態,動作眼色都不放過,務求拿捏到位,比起現代企業對服務人員的專業化訓練有過之而不及。漸漸地,趙姬就有鶴立雞群的感覺,成為同類中的佼佼者。這也是呂不韋為什麼閱遍萬紫千紅見了趙姬還鼻血直淌的原因。因為趙姬與其他風塵女相比不但能提供肉體上的愉悅,還能帶來精神上的享受。你想,呂不韋一天生意忙活下來,身心疲憊,這時趙姬一邊輕歌曼舞,一邊用撩人的眼神朝呂不韋放電,呂不韋必會墜入雲霧中去。為了這種感覺,呂不韋花重金將趙姬包養下來,金屋藏之。後人有詩“商人重利輕別離”,此話並不準確,那只是因為家裡的那口子已經年老色衰,在真正的美色面前,無論你追求利潤的心有多強,都會邁不開雙腿。呂不韋與趙姬兩情相悅,如魚得水自然不在話下。如果不是異人看到趙姬,如果不是呂不韋的求宦慾望,趙姬和呂不韋自然會這麼長久地相好下去,直至另一個燕姬或魏姬出現。

呂不韋偏偏還是個騷包,有如此可餐秀色不說關起門來獨自享用,偏要將趙姬在親朋好友面前展覽。他喜歡從別人羨慕的眼神中獲得心理的滿足。這大概是商人們的共同愛好,時至今日大老闆出門在外,總喜歡帶著漂亮女秘書,而且還私下相互比較。其他人見了呂不韋手中的趙姬不過望色興嘆,因為呂不韋是強者,是社會上的成功人物,像趙姬這樣的女人本應該為他所有。但有一個人見了趙姬卻想據而有之。此人便是呂不韋新近結識的合作伙伴——異人。

俗語有言,“朋友妻,不可欺”,面對異人明目張膽地討要,呂不韋如鯁在喉,理智和情慾在大腦中四下交戰,最後還是理智佔了上風,既然已經將全部家產押在異人身上,再多一個女人又有何妨。猶豫之後,呂不韋勉強答應了異人的附屬條款。在一個纏綿悱惻的夜晚之後,呂不韋將趙姬獻給了異人。

十面埋之中,楚霸王悲情的唱道:“虞兮虞兮耐若何”,現在的呂不韋比項羽更悲情。漢軍包圍重重,項羽愛莫能助,而呂不韋卻是含淚的主動的放棄。

“親愛的趙姬,你走吧,你走了就等於我走了,我的心和你永遠在一起,難道你不知道麼。親愛的趙姬你走吧,留下我一個人在這裡好了,有的時候一些事情必須靠單幹,你在我身邊既成全不了我,也辜負了你。親愛的趙姬,你走吧,當你輾轉在異人的身體之下時,不要忘記還有個人在一直為你默默祝福。親愛的趙姬,你走吧,你走之後,我會更勇猛更強大,當我把世界踩在腳下,我還會用我這張珍藏多年的舊船票登上你的心靈的客船,重複我們昨天的故事。”

“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象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道一聲珍重,道一聲珍重,那一聲珍重裡有蜜甜的憂愁。”

……

據說,呂不韋在送出趙姬的時候,也偷偷地給異人加了一個附屬條款:趙姬肚子裡剛懷不久的胎兒歸異人。但此說一向多有爭議。本文在此處存疑。

異人跟趙姬沒好多久,趙姬就懷有身孕。公元前265年的正月。趙姬產下一子,取名為政。異人想不到,呂不韋也想不到,此子以後的成就將遠遠超出他們的歷史觀。母因子貴,異人立趙姬為夫人。在隨後的幾年內,秦趙之間發生了長平之戰,緊接著又是邯鄲之圍。兩國交惡,異人在趙國的生活苦不堪言。公元前257年,秦軍兵臨邯鄲城下,日夜攻城,正是趙國最艱難的時刻。趙國想起了質子異人,準備把他殺掉,以報復秦國侵略趙國。呂不韋的黃金再次發揮了作用。安插在趙國朝廷中的耳目早就將訊息報告給了呂不韋。呂不韋黃金開道,所有關卡、把守紛紛讓路,在一共花出去六百斤黃金之後,呂不韋與異人成功地到達駐紮在邯鄲城外的秦軍。但是,由於行動上的不便,趙姬母子兩人卻被留在了邯鄲。從此,異人將滿懷豪情地進軍咸陽,而趙姬母子卻在烽火連天歲月裡苟且討活,這其中的酸楚不足為外人道也。為了生存上的方便,嬴政改隨母姓,是為趙政。

異人回到秦國,第一件事情就是拜見華陽夫人。為了這次見面,異人下足了功夫。雖然華陽夫人在呂不韋的遊說下認異人為兒子,但兩人並沒有見面。華陽夫人對異人的瞭解是間接透過呂不韋之口。如果見面之後華陽夫人發現異人不像呂不韋形容的那麼賢孝,也完全有能力廢除當初的約定,是以異人對這次見面絲毫不敢大意。功夫從穿戴開始,華陽夫人是楚國人。由於楚國後來才加入周朝的諸侯圈子,文化與中原文化始終保持一定距離,表現出了顯著的地方特色。楚文化博大精深,自成體系,蔚為大觀。楚辭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一朵奇葩,時至今日楚文化已成顯學。當時的楚國人雖然對楚國朝廷比較失望,但對楚國文化卻很有信心,快亡國的時候還發下誓言:“楚雖三戶,亡秦必楚。”歐洲的法國人很像當時楚國人,法國人對佔據主流的央格魯-薩克森文化表現出強烈的抵制情緒。

華陽夫人雖然不是文學藝術中人,但楚文化還是潛移默化地影響了她。平時一見著楚國特色的東西,她總是會一種莫名的激動。異人投其所好,那天見面的時候穿得正是楚服。這一身服裝,勝過千言萬語。這一身服裝,包藏著千言萬語。很快,華陽夫人就認異人做她的兒子,還幫他改名叫子楚。一個來自異邦的人搖身一變成了楚國婦女的兒子。

公元前251年,秦昭王逝世,安國君繼承王位,是為秦孝文王。但秦昭王在位時間太長,安國君接位的時候已經接近老年,加之他長期沉迷酒色,身體很是虛弱,在位不到一年就撒手人寰。子楚繼位,是為秦莊襄王。按照當初的協議,呂不韋被任命為相國。看起來呂不韋又做成一次生意,而且是有史以來最大的。

【4、東方戰事】

在呂不韋營求權位的時候,秦國的外戰仍然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並沒有因國君的更新換代而停頓,而六國之間的內戰也一刻沒有停止,反而在這來日不多的時間內亂得更兇。

秦軍在邯鄲城外與三家聯軍展開一系列對戰,雖然勝少敗多,土地也多有失落,但總算將大部隊完整地帶回關內。公元前256年,呂不韋剛與異人剛在咸陽安定下來。秦軍再次開拔,沿著豫西走廊向韓國攻去。秦軍統帥是摎。韓國不敵秦軍,丟掉陽城(今河南登封東南)、負黍(今登封西南)兩座城池,同時有四萬軍隊被斬首。

秦軍的再次出兵在山東六國引起了強烈反響,一年前秦軍被趙、魏、楚三國聯軍打得狼狽逃竄的那段事實他們記憶猶新。合縱抗秦的呼聲很高,各國約定同時出兵伊闕,截斷陽城秦軍與大後方的聯絡。山東諸侯近年來的勝利刺激了西周老邁的周赧王,他見合縱運動聲勢浩大,不顧與秦軍近在咫尺的客觀事實也加入了合縱的行列,派出僅有的一點軍隊去贊助合縱運動。秦國很不滿意西周的做法,長期以來西周呆在秦國的巨翼之下一直安心做一隻小小鳥,此一反常態立刻引來的秦軍的報復。秦將摎立刻率領大軍來教訓西周。周赧王一看不好,連忙把僅有的六個城池和三萬人口全部獻給了秦國。周赧王就成了名副其實的光桿司令。過了一段時間,周赧王覺得活著沒勁,乾脆兩腿一蹬,撒手西去。西周既沒有土地也沒有國君,只好亡國,剩下為數不多的周朝移民前往東周。西周的九鼎寶器等象徵貴重物品自然入了秦國的國庫。雖然西周的滅亡微不足道,但它更加使秦國人相信他們統一天下的事業是一種歷史使命,所以沒過多久,秦國就正式將統一定為發展目標。

隨後一段時間內秦軍的戰事喜憂參半。諸侯的合縱攻秦雖然沒有組織起來,但卻分頭與秦國展開對攻,趙將樂乘、慶舍率軍打敗了秦軍留在從長平戰場附近沒有來得及撤回關內的信梁軍。秦將摎對韓、魏的取得小勝,奪得邊城數座。秦軍受兵不足的困擾,只得從低階公務員中選拔壯丁入伍。國運長期不振的魏國在魏安釐王統治時期頗有起色。魏安釐王趁秦國受挫之時,打起了秦國孤懸在外的陶君的主意。這塊土地的形成本就是穰候犯的一個錯誤。穰候當時憑藉秦國勢大,而忘了在面積一定的情況下,邊境線越長所需要守備的力量就越大。一旦秦國勢力衰退,防守的難度就會加大,所以當魏國進攻陶郡時,秦國只得放棄。魏國不但佔領了陶郡還順手把附近的衛國也給滅了。魏安釐王是魏惠王之後最有進取心的國君。從他對信陵君的控制和利用,可以看出此君頗有幾分政治手腕,可是魏國國運積弱,外有強敵壓境,魏安釐王雖有雄心壯志卻也無力迴天。魏安釐王在如此惡劣的國內外環境下不但保持祖業不失,還多多少少卻得一些戰果,卻也難能可貴。

公元前251年,國際焦點在東北方。沒有秦難的燕國身在福中不知福,反倒向站在抗秦第一線的趙國下了黑手。燕王喜早就在打趙國的主意,他先派慄腹出使趙國,名義上是促進兩國的友好關係,實則是打探趙國的虛實。慄腹回來後向燕王報告道:“趙國的壯年男子都在長平之戰,邯鄲之圍中戰死,趙國面臨嚴重的兵荒,如果此時攻打趙國,必定能大獲全勝。”燕王又召來昌國君樂閒問計。樂閒回答道:“趙國連年作戰,全民皆兵,人人能戰,燕國不可妄動。”燕王又道:“那我以五打一呢?”樂閒道:“仍無勝算。”燕王大怒,將樂閒扔在一邊,在群臣的贊同聲中做出了進攻趙國的決定。

燕王事先已透過慄腹瞭解了趙國的兵力情況,趙國此時能夠用於野戰的軍隊加起來總共不過十五萬。燕王起傾國之兵,得六十五萬,兵分兩路浩浩蕩蕩殺向趙國。

趙國面對燕國背信棄義,採取了迅速地應對措施。燕軍不比秦軍,對付秦國需要藉助城池來防守,對付燕軍只需要迎頭痛擊即可。於是趙國也兵分兩路,與燕國的兩路來犯之軍展開了針鋒相對的反攻。結果,如樂閒所言,趙軍的軍事素質遠遠超出燕王的意料,兩路燕軍紛紛敗北,一路被廉頗在部(今河北高邑東南)擊破,統帥慄腹被殺,另一路在代(今河北蔚縣東北)被樂乘擊破,統帥卿秦被俘虜。廉頗率軍乘勝追擊,一路上勢如破竹,最後包圍了燕國的首都。一直圍了一年多,後來秦軍攻趙甚急,趙軍才同意與燕國媾合。

公元前249年,呂不韋如願以償地當上了秦國的相國。秦國的對外政策從范雎以來已經定型,無須再做大的調整。呂不韋所能做的也不過是在前人的基礎上向前邁進。這一年,秦軍繼續東進,非常輕鬆地就將建都於鞏的東周小國滅掉。然後秦將蒙驁率軍攻打呂不韋的老家韓國,奪取了成皋、滎陽。於是呂不韋將這塊新得土地連同原來佔領的西周、東周土地合併而成三川郡。這算是呂不韋交上的第一份答卷,穩穩當當,不能算是具有建設性的貢獻。

呂不韋交出的第二份答卷卻是因人成事的結果。說有一個叫井忌的將軍為了求得發展,憑藉自己對燕趙一帶地勢的瞭解,率領秦軍越過趙國去攻打燕國,奪得燕城兩座。燕國見形似不妙,連忙派一個叫蔡鳥的使者帶著公文秘密潛入秦國。蔡鳥同志對秦國的政治決策內幕頗為了解,趁下班時間摸進了相國府,見到了呂不韋。蔡鳥轉達了燕王的慰問,並向呂不韋獻出河間地區的大片土地和十座城池。這麼豐厚的禮品連呂不韋這樣的國際倒爺都口水直趟。呂不韋有心效納,但卻心存顧慮。嚴格說來一個臣下接受他國的私人饋贈既不合情、也不合理、更不合法。呂不韋只得嚥下口水,說道:“我對秦無功,不敢接受你這麼大的饋贈。”蔡鳥只得返回,第二天呂不韋剛下班,蔡鳥又來找。呂不韋命蔡鳥入見。只見今天的蔡鳥還是昨天的那隻蔡鳥,只是身上多了一把長劍。蔡鳥說話的時候語氣也不象昨天那麼平和,帶著七分殺氣,透著三分殺氣,道:“閣下昨天說無功於秦。既然無功於秦,閣下為什麼不把相印給了蒙驁,王齕。秦王賞識你的才幹,才把你提拔到兩人之上。我們燕國拿出自己的土地獻給你,而你卻不接受,分明是對不起秦王對你的信任。”呂不韋見蔡鳥如此說,只好收下。第二天,呂不韋又向秦王彙報了此事,秦王也樂得做順水人情,正式將河間十城賞賜給呂不韋做為封地。這樣呂不韋也像當初的壤候一樣擁有了一塊遠離本土的封地。燕國的禮不會白送。在蔡鳥的提議下,秦國停止了對燕國的進攻,兩國握手言和,倒黴的就該是夾在中間的趙國了。

隨後,秦將蒙驁就率領軍隊展開了對趙國的大舉進攻。一路上,秦軍勢如破竹,一連攻佔了榆次、新城、狼孟等三十七城。同年秦軍又攻佔了魏國的高都,和汲。次年,秦軍再次全部佔領韓國的上黨郡,奪取了晉陽,又重新建立了太原郡。秦軍的這一連串猛烈的進攻使各諸侯的神經再次緊張起來。雖然他們聯合起來尚能與秦軍抗衡,但秦軍是一個政府領導下的軍隊,動員迅速、行動敏捷,而諸侯盟軍是一個鬆散的聯盟,組織動員耗時費力,每次出動都大費周折,出動頻率與秦軍相差甚遠。秦軍出動三次,諸侯盟軍才能召集一次,是以秦國的對外戰爭得多失少,對六國漸成蠶食之勢。

秦國新成立的三川郡、太原郡,嚴重地威脅了魏國的安全。公元前247年,是個多事之秋。魏安釐王苦於國內沒有良將,想來想去想起了駐留在趙國的信陵君。此時,信陵君已經在趙國呆了接近十年。信陵君似乎對當初魏安釐王不同意自己領兵救趙耿耿於懷,眼看魏國有難,信陵君反倒傳下命令:“有敢與魏王接觸者,死!”門客們一時噤若寒蟬。毛公、薛公見事情不對頭,信陵君這麼堅持下去,於人於己都沒有好處。兩人私下一合計,突然想起了當年毛遂去楚國搬救兵的故事。於是兩人來到信陵君面前說道:“公子所以名震天下,得到趙國的優待,是由於背後有魏國做支撐。如今秦國攻打魏國甚急,然而公子見死不救。秦國一向喜歡滅人先廟,如果大梁被攻破,魏國先廟被毀,公子將有何臉面立於太陽之下。”毛公、薛公的話還沒有說完,信陵君臉色大變,二話沒有起身召集門客趕往魏國。

信陵君來到魏國之後,遍告除齊國之外的所有諸侯。各國聽說是十年前的抗秦英雄再次舉起了抗秦的大旗,紛紛派軍贊助,一時間大梁城內大軍雲集。將各國軍隊凝聚在一起的不再是利益,而是信陵君的人格魅力,所以接下來的這一仗必定很精彩。

秦軍兵分兩路來犯,一路由蒙驁率領進攻郟州,另一路由王齕率領進攻華州。面對敵人的分兵,拿破崙會毫不含糊地進行集中兵力,個個擊破,信陵君的想法也一樣,但是先攻擊哪支部隊呢?蒙驁兵力強悍,不易攻取,王齕比較好打一點。“集中兵力,個個擊破”是個大原則,真正的精妙的之處在於兵力的合理分配和攻擊點的選取,真正的困難是行軍的速度,沒有這兩點支撐,一切免談。拿破崙集中兵力,個個擊破的戰術之下是法國兵的跟時間賽跑。

信陵君派一小部分軍隊牽制蒙驁,率大部隊奔赴華州戰場,到達戰場,為了調動敵人,又襲擊秦軍在渭河上的運糧船,糧草出現危險,王齕自然去救,不想卻中了信陵君事先佈置的埋伏。蒙驁馬上揮師來救,沒等到達戰場,王齕的部隊已經被解決掉,蒙驁只好獨自對抗因剛打勝仗而士氣高漲的四國聯軍,力不能敵,只好敗退到函谷關以內閉關不出。

信陵君與秦國主力部隊交戰已是不可能,但函谷關外的一個叫管的地方卻必須攻下,因為此城正處於滎澤水的咽喉,秦軍據有此城就可以攔壩蓄水,一旦閘門一開,大梁城頓時就會變城汪洋之地。事關魏國社稷,信陵君決心不擇一切手段攻下管城。

信陵君率領軍隊將管城團團圍住,展開攻擊,但管城軍隊在太守的領導下,使出十八搬武器全力防守,信陵君的攻勢被一次次打退。後來信陵君聽說管守是安陵人縮高的兒子。安陵國形成於魏襄王之時,大約是某個大臣的封地,長期處於半獨立狀態,後來逐漸演化城是魏國的附庸國。於是信陵君派人告訴安陵君道:“你把縮高給我派來,我要封他為軍官,讓他代表我出使一趟管城。”言外之意,就是要老父親勸說兒子放棄抵抗。安陵君選擇了消極抗命,道:“我們安陵國是個小國,無力驅使其民。”使者只好自己跑到縮高的住處,傳達了信陵君的意思。信陵君原以為縮高也就是個無知無識的老百姓,給點甜頭就願效犬馬之勞。沒想到這個縮高卻很有見識。他道:“承蒙信陵君看得起在下,但是卻不能遵命。老子攻打兒子,會讓人笑掉大牙。如果兒子因為老子而投降,便是背叛他的君主。當父親的教唆兒子背棄君主,也有背於為臣之道。無論從哪方面講,公子的忙我也不能去幫,請公子海涵。”

信陵君聽後大怒,對安陵君道:“安陵的土地,也是魏國的土地。如今我無法攻下管城,一旦秦軍反撲,魏國的社稷就會陷入危機。希望你把縮高給我捉來,否則我將率領十萬大軍,踏平管地。”安陵君道:“想當初,我的祖先蒙受襄王的委派守衛此地。授權公文上明明白白地寫著:以城投敵的降將、拋棄父親的兒子無權享受國家的大赦。縮高的做法正是在詮釋父子之情的真諦,如果我按照公子的做法將縮高活捉來,豈不違背了襄王當初的教導,這是我無論如何也不敢做的。”

縮高聽說後自言自語道:“信陵君一向作風強悍又自以為是。今天我違揹他的命令,必然會給安陵帶來災禍。既然我已經保全了為臣之義,父子之道,又怎麼忍心給地方帶來災禍呢。”說完,縮高自刎身亡。

縮高的死終於讓信陵君醒悟過來,他連忙穿上孝遠離住所,做了深刻的反省,並派使者向安陵君承認了錯誤。最後,管城還是在信陵君的大軍圍攻下告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入職報到,你順手抓個通緝犯?

愛吃青菜的河馬

修仙醫生

青子藍

我不想受歡迎啊

朱雀行空

情人劫·首席總裁,慢點吻!

誰家MM

修仙之王者歸來

封旗印軒

先秦兇猛:秦虎狼,並天下

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