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中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一九七、陳炯明叛變,北洋軍閥史話epub,丁中江,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梁鴻楷投逆後,胡漢民主張尾追,先肅清東江。許崇智則主張徑向韶關回師,因已約定滇軍為右翼,許軍與福軍擔當正面合攻韶關,經東江至廣州路遠,孫中山困處兵艦上應急赴援為宜。如果徑追梁軍,福軍獨任回師之責恐力不能勝,而滇軍因不知究竟,易啟疑竇。

胡漢民同意許崇智主張,決定向韶關進兵。

7月2日北伐軍許崇智、李福林、朱培德、黃大偉諸部皆入粵境,自南雄、始興直指韶州,決定攻韶計劃:

(一)以滇軍朱培德全部由江口渡河經仁化向韶州進攻。

(二)以李福林全部沿河左岸,經周田大橋、長壩、黃浪水向韶州進攻。

(三)以第二軍之許濟、孫本戎、謝宣威等由火山、大塘方面向韶州進攻。

其他部隊為預備隊,另以第九旅黃國華部由三南方面還攻翁源。並同立誓約,約詞:“三軍一致,誓同生死,擁護孫大總統,平定粵省之亂,如有異心,天誅地滅。”

許崇智自南雄馳電給孫中山:

“陳逆叛變,圍攻公府,令人切齒痛恨。北伐各軍業已集中南雄,指日進攻韶關,誓必討平叛逆。朱總司令所部滇軍尤為奮勇,業已開拔前進,想叛軍不足當其一擊也。”

許崇智電報到孫中山手中時,海軍方面卻又有不穩的訊息。

由於陳炯明傾全力收買海軍,海軍司令溫樹德為何某所挾制,態度趨於曖昧。各艦長有移往西江之意。早在6月2日,孫曾召集海軍各艦長訓話,說明堅守黃埔,艦隊不可移動的理由:西江水淺,如各艦移往,則三大艦仍需留黃埔,如此則海軍分而力弱。何況黃埔地位重要,是廣州的咽喉,又有長洲要塞,其價值較西江為重要。如果大本營一離黃埔,則長洲要塞就可能守不住,廣州水陸形勢全入叛軍之手;海軍一往西江,重來廣州較難,如果北伐軍回粵,就無法收水陸夾攻之效,因此以不動為宜,堅持以待北伐軍來援。

7月5日陳炯明再遣鍾惺可登永豐艦謁孫中山,孫對鍾義正詞嚴地說:“陳明對我只有悔過自首,才可以言求和,因為他是犯上作亂,對亂臣賊子怎有言和可言。”

陳炯明第一次派鍾惺可來求和時,是7月1日,當時魏邦平也登艦謁見孫中山,請示可否讓他調解,孫責魏以大義,勉其效陸秀夫而以文天祥自待。孫說:“宋亡還有文天祥、陸秀夫,明亡亦有史可法。我們今天遭遇叛亂,如果沒有文天祥、史可法,則何以對民國已死無數之同志?”鍾惺可第二次登艦時,魏邦平也派人隨同前來,請示願任調停之責,其辦法為:(一)陳軍退出廣州城;(二)恢復政府;(三)北伐軍停止南下。

其實魏邦平所提三點,陳炯明並未答應,陳的求和只是緩兵之計,一方面向孫中山求和,一方面全力收買海軍,海圻、海琛、肇和三大艦均被收買,打算徑自脫離孫指揮,駛離黃埔,任由魚珠、牛山的叛軍炮臺轟擊其餘各艦。

7月8日三大艦叛離圖遁的訊息經已證實,孫中山乃決心將各艦移駐長洲要塞後方之新造村一帶,免被叛軍封鎖。

當晚11時,海圻、海琛、肇和三大艦升火起錨,離黃浦外駛,孫中山乃下令其餘各艦自黃埔上駛,經海心岡駛往新造村附近,掩護長洲要塞,以防魚珠叛軍襲擊。

由於海軍三艦退出,戰鬥實力減弱,孫中山乃決心守衛長洲要塞。9日下午1時,魚珠炮臺的叛軍鍾景棠部渡河襲擊長洲。要塞司令馬伯麟部開槍應敵,叛軍死傷甚眾。可是海軍陸戰隊孫祥夫部叛降陳軍,反戈相向,引敵登陸,長洲要塞遂告失守。海上各艦在望遠鏡下看到,憤恨不已,即向魚珠叛軍轟擊,只以距離太遠不能收效。

馬伯麟退出長洲要塞,即登永豐艦向孫中山請罪,孫頗予優禮,同時下令各艦集中新造西方,收容要塞潰兵。孫主張在長洲要塞失守後,惟有進攻東歪炮臺,以為海軍根據地。馬伯麟及部分海軍將領認為東歪炮臺地形險隘,炮隊密佈,攻奪不易,就是想透過也很困難,所以大家仍主張把艦隊移到西江去活動。可是孫中山堅持原意說:“我們如往西江,必須經過中山、魚珠各炮臺,何況三大叛艦駐守沙路港口,正監視我們各艦行動,就算我們能衝過中山、魚珠,三大叛艦也會阻擋我們,到那時豈不是進退兩難。所以我們唯有出擊東歪炮臺,駛入省河,別無他途。”各艦長在孫指示下乃鼓勇駛入省河。

10日上午2時,孫中山率領永豐、楚豫、豫章、廣玉、寶壁等艦由海心岡駛至三江口,天色微明,各艦乃向東歪炮臺叛軍陣地試射,叛軍還擊,一時炮聲隆隆。當時艦隊炮少,叛軍據有炮臺形勝之地,佈置既密,大炮又多,因此各艦隻雖然發炮,卻彷徨不敢駛進。孫慷慨對各艦下令說:“民國存亡,在此一舉,今日之事,有進無退。”9時半孫先以座艦永豐艦率先前進,然後再命其他各艦隨後前進,向東歪炮臺猛轟。豫章艦長歐陽格最告奮勇,攻擊甚為得力。不料艦隊剛到炮臺附近,叛軍兩營野炮隊早已密佈兩岡,由四面八方發炮還擊,永豐艦中了六彈,船身震盪甚劇,其餘各艦亦均受傷。

孫中山在槍林彈雨中立於永豐艦的甲板上指揮若定。謝心準請孫入艙,孫不理,親自指揮艦上炮手開炮,艦上有多人受傷僕甲板上,血跡殷然,孫親扶傷者下艙,態度鎮定而從容。

7月10日孫中山率各艦冒槍林彈雨直入白鵝潭。永翔、同安二艦亦隨從來歸。當時廣州稅務司夏竹和英商惠爾來謁,夏竹先問:“總統是否來此避難?”孫說:“這是中國領土,我當然可以自由往來,你怎麼可以說我是避難?”夏說:“只因白鵝潭是通商港口,接近沙面,萬一戰事發生,恐怕牽及外國兵艦。不如請總統離粵,以使廣州商業不受影響。”孫聽了大為生氣,不過沒有流露出來,只是莊嚴地說:“這話不是你所應該說的,我生平只知道公理和正義,不畏強權,不服暴力,決不怕無理的干涉。”夏竹為之悚然。英商惠爾在旁聽了肅然起敬說:“總統真是中國的偉人,誰說中國沒有人才,我今天親見總統的大無畏精神,令人無限景仰。”兩人乃告辭而去。

接著海軍部長湯廷光來函,請求孫中山停戰,自己願負調停之責。孫乃立即復了一信雲:“專制時代君主尚能死社稷,今日共和國家,總統死民國分所應爾。如叛徒果有悔過之心,則和平解決,吾亦所願也。”第二天孫正在慰勞海軍將士,忽接湯廷光送來議和條件,完全以敵體相待,並限於第二天12點為答覆期限。孫看了勃然震怒,即令秘書起草答覆,信內有云:“葉逆等如無悔過痛改之誠意,即如來函所云,准以明日十二時為限可也。”

19日孫中山再督軍艦猛攻前山炮臺,予叛軍以打擊。

這時,由於孫所率軍艦駐節白鵝潭後,與外人之戰艦鱗次櫛比。陳炯明、葉舉等有投鼠忌器,勢難炮擊,生怕發炮不慎波及外人,惹出交涉。可是謀害孫之心並沒有稍戢,曾暗中和桂系周天祿商量,周天祿主張以水雷去襲擊孫的座艦,葉舉乃許周天祿,如果奇襲成功的話,即任命周為水警廳廳長。周於是赴廣南船澳和他的同事徐直等製造水雷,並教授徐直以施放水雷之法。於是徐直率同事三人攜同水雷,自駕小輪潛向白鵝潭進發,迨放置水雷後即遄返廣南船澳向周天祿覆命,大家以為計時可以成功,於是置酒猜拳,興高彩烈,以為永豐艦必被炸為齏粉。

19日10時,白鵝潭海面隆然一聲,水花怒放,可惜這個水雷系用白鐵火水罐,內貯炸藥15磅,炸力微弱,又值潮水漲滿,永豐艦移動,距爆炸處遠,故未擊中,徐直等復乘小輪往觀動靜,見永豐艦無恙,相顧失色,正擬轉舵圖脫,為乘電船來追之水兵捕獲,查出真相。由於白鵝潭內有英、美、日軍艦,叛軍亂放水雷足以威脅外艦安全,故各國領事向叛軍提出抗議,叛軍這項行動乃告中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人在高武:開局獲得禁忌修煉系統

鐵筆書生

單向通行

金剛圈

女主路線不對[快穿]

月下清泠

絕對智障選項

呂輕侯

穿成科學家的小美人魚

顧無痕

當地球人穿到資訊素世界

扁擔一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