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中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二一四、吳佩孚四照堂點將,北洋軍閥史話epub,丁中江,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二次奉直戰爭,在未開戰前,直系已是四分五裂了。

13年9月15日張作霖率奉軍入關後,在北京的曹錕便連打十萬火急、百萬火急、限即刻到的電報召吳佩孚入京。在洛陽的吳佩孚深知直系諸將離心離德,舊將不可用,而新兵又未練成,自己派到關外的“第五縱隊”羽毛尚未豐滿,後勤沒有準備,面臨的戰爭,完全沒有把握,內心頗感痛苦。可是曹錕的電報,加上大敵當前,他不能置之不理,於是乃於9月17日乘專車入京。

北京以隆重的禮節歡迎吳,從車站到總統府,五步一哨,十步一崗。直系大將馮玉祥、王承斌、王懷慶等都排隊歡迎,這是黎走曹繼以來,吳到北京的第一次,也是他生平最威武顯赫的一次。

曹錕充滿喜悅,像吞了一顆定心丸,堆著笑臉迎接吳,吳向他行禮,他連聲說:“子玉,辛苦你了;我老了,一切請你作主。”

直系諸將對吳都表示極端的恭順,吳本來顧慮內部不團結的疑雲為之一掃而空,他相信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的大道理。

曹錕於吳入京的當天,下令討伐張作霖,特任吳佩孚為討逆軍總司令,王承斌為副司令,以四照堂為總司令部。

9月17日討逆軍吳總司令在四照常就職,並親筆點將,吳和總部政務處長白堅武各據長案一端,代理國務總理顏惠慶(國務總理原為顧維鈞代理,奉軍入關的第二天顧請辭職,曹乃派顏代理)走來時,白堅武竟大模大樣地端坐著,只把頭略點一下,意氣之盛,簡直不把堂堂國務總理放在眼下。

吳佩孚是測量學校出身,微時在吉林從軍有年,洞曉東北的山川形勢及每一軍略要地,他的點將,就是完完全全的作戰計劃:

第一軍總司令兼第一路司令彭壽莘(第十五師師長)

第一路副司令馮玉榮

軍副司令兼第二路司令王維城(第二十三師師長)

第二路副司令葛樹屏

軍副司令兼第三路司令董政國(第九師師長)

第二軍總司令王懷慶(第十三師師長)

軍副司令米振標

前敵總指揮劉富有

副總指揮龔漢治

第三軍總司令馮玉祥(第十一師師長)

第一路司令張之江

第二路司令李鳴鐘

第一軍兵力有三師,在山海關方面與奉軍第三軍張學良對抗,人數約4萬,是主力;第二軍兵力一師兩旅,以熱河為根據,向朝陽方面抵拒奉軍第二軍李景林部之進攻;第三軍兵力一師三旅,由古北口出承德、赤峰,對付吳俊升、許蘭州之軍事行動,人數不下二萬五千,為直軍勁旅。

後援軍總司令為張福來,曹鍈、胡景翼、張席珍、楊清臣、靳雲鶚、閻治堂、張治功、李治雲、潘鴻鈞、譚慶林分任十路援軍司令,曹士傑、林起鵬、田維勤、馬燦林、吳長植、張金標分任二、四、五、八、九、十路援軍副司令。另派定各省後方籌備總司令:河南李濟臣、李炳之,山東熊炳琦,京兆劉夢庚等。總兵力不下二十萬。

海軍總司令杜錫珪,副司令溫樹德,總指揮遲雲鵬。海軍系以杜錫珪之長江艦隊和溫樹德之渤海艦隊合組而成,當時上海獨立艦隊因歸降杜錫珪而勢力消失,故直軍乃傾其全力向遼東灣活動,以大沽口為根據地,秦皇島為戰區,葫蘆島為前線。並擬利用海軍徵集商船,運輸陸戰隊及他路援軍駐安東、營口,由南滿鐵路進扼瀋陽之背。

至於空軍方面,編成四隊。第一隊駐北戴河,第二隊駐灤縣,第三隊駐朝陽,第四隊駐航空處。合計儲存於南苑、洛陽、保定、清河及停止京戴、京津航空線所得之飛機共有70餘架。航空司令為敖景文。

吳佩孚這次點將,從下午2時直到晚上12時,最後寫到總司令吳佩孚幾個大字,總統府全部電燈突然熄滅,這本是例行的每晚12時正換電,可是不巧在吳點將的最後時刻,點到他自己名字,眼前一片漆黑,令人聯想到這是不祥之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成霸總親閨女

銀樓

屬性無限翻倍,我每天變強億點點

江樓月

四合院:穿成傻大柱,我不是資本家

水水一豌豆

馭房之術

鐵鎖

娛樂圈:我是來自地球的搬運工

七樓C座

重生之先賺一個億

狡兔死良狗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