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時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和離後前夫失憶了 第2節,和離後前夫失憶了 小說講的什麼,午時茶,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他將披風放好,轉身往桌子前走去,“和離書”三個字在眼前逐漸清晰……

那是沈清月的字跡。

李君屹瞳孔驟然一縮,一把抓起那封信,未開啟看便大步往外走去……

此時酒的餘威尚才發揮出來,他步伐不穩,又走得急,忽的便摔倒在簷下的青石臺階上。

臺階淋一整夜的雨,積蓄了淺淺的一層水,清清亮亮的,不一會兒又洇出絲絲縷縷的紅色來……

第3章 .和離

舒氏是在沈清月回到沈府的第三日,突然登門的。

沈清月的母親常氏聽聞舒氏來了,以為她是來勸沈清月回太尉府的,忙去沈清月的房間敲門,讓她出來接待婆母。

沈清月不肯開門,常氏擔心舒氏等太久,便只好自己先去接待了。

她歡歡喜喜地去了堂屋,見到了舒氏,才寒暄了兩句,便見舒氏拿出了和離書。

而且是李君屹簽了字的和離書。

那和離書像是被人揉捏過,又浸過水似的,皺皺巴巴的一張,但上面清清楚楚的卻是沈清月的字跡和名字,以及李君屹那異常濃墨重彩的名字。

常氏看著這張紙,又氣又惱,卻又不能在舒氏面前將火發出來,畢竟是自己女兒主動提出和離的。

她只得咬著牙埋怨了幾句:“你說這兩人好好的,怎的突然鬧氣了和離?親家母也知道,清月那孩子對郎君有多上心,這次鬧脾氣,許是聽了什麼不該聽的,一時糊塗了才會寫下這個,這幾日我會好好勸勸她的,親家母也回去勸一勸郎君,這寧拆十座廟,不毀一樁姻,咱們可不能真的任由他們耍小孩子脾氣鬧和離啊……”

“沈夫人,”舒氏開口,並未與她相稱親家,而是換成了以前的稱呼,“並非是我不想勸,只是如今這情況,唉……”舒氏嘆了一口氣,並未將這話繼續說下去,因為眼下這樣的情況著實複雜,亦是她無能為力的。

常氏既然方才說沈清月是聽了什麼不該聽的話,想必對於其中的緣由也知道了一些。

三年前嘉和公主去襄國和親後,李君屹一度萎靡不振,頹敗低沉,舒氏看著愈來愈消瘦的兒子,很是心疼。

因緣巧合,她在一次宴席上見到了一張與嘉和公主有幾分相像的臉龐,雖不及嘉和公主那般盡態極妍,卻也清麗脫俗,宛若出水芙蓉之姿。

她楚楚婷婷的站在那裡,臉上尚有懵懂迷茫的神色,顯然對周圍的一切陌生且不適應。

舒氏心中大為撼動,立即叫身邊之人去打聽那個姑娘的身家背景。

很快,身邊人便回來稟報,說那個姑娘是新任的左司郎中的嫡女,才隨父母入京不久。

舒氏便是在這一刻,油然而生一個大膽的想法。

既然兒子對嘉和公主念念不忘,而嘉和公主終其一生不曉得還能不能回來,不若給兒子娶一個與嘉和公主相似的人兒,日子一長,也便能代替舊人了。

舒氏這樣想著,便也是這樣去做的。

她事先瞞著兒子,讓人去考量了沈清月的品性修養,得知是個溫婉善良且秀外慧中的姑娘,便趕緊遣了媒人去說親了。

她之所以著急將人娶進府中來,一是擔心對方這樣的姿容性情,覬覦的恐怕不止自己一家,二也是因為,她擔心時間一長,沈家知道了李君屹和嘉和公主有過舊情,恐怕不會輕易將女兒嫁過來。

而沈家卻如她所料,聽聞是太尉來給自家女兒說親,又許了正妻之位,便立即同意了。

沈清月嫁進太尉府後,一如舒氏所希望的那般,端莊賢惠,對待自己的兒子溫柔體貼,饒是後來聽說了李君屹與嘉和公主的事情,也不做哭鬧,依舊盡心盡力地伺候著李君屹。

反倒是李君屹,初時並不領她的情,對她冷漠相待,舒氏只好常常將沈清月叫到跟前安慰幾句,免得她心生怨懟。

再後來,舒氏慢慢地發現,李君屹似乎對沈清月沒有那麼排斥了,也不似以前那般冷漠,他的頹靡之色也漸漸消退,整個人也隨之溫和近人了一些。

舒氏嘴上不說什麼,心裡卻是十分欣慰和高興。

她也在慶幸自己當初一意孤行將沈清月娶進府中的決定是對的。

只是這份慶幸的心情並沒有持續太久,她如何也沒有想到,嘉和公主會在三年後突然回來,且還對李君屹念念不忘。

前幾日太后召她進宮,同她說明了嘉和公主的心意,嘴上雖是說著與她商量讓嘉和公主與李君屹姻緣再續,可舒氏心裡知道,太后既然提出這樣的要求,便是不容置喙,只要嘉和想嫁,李君屹就必須要娶。

這便讓舒氏犯了難:她一直對沈清月這個兒媳十分滿意,如今嘉和公主憑藉舊時情意橫插一腳,加之太后施壓,嘉和公主若要嫁進來,定不可能做小,也不可能與沈清月平起平坐,更何況,兩人有著相似的容貌,且不說外人如何議論,她們二人心中亦會介懷,恐怕根本容不得對方。

這可叫她如何抉擇?

她思慮許久,最終還是決定委屈沈清月。

只是她沒想到沈清月會有這麼大的反應,竟是主動寫下了和離書,連夜離開了太尉府。

沈清月是在夜裡子時離開太尉府的,那時候舒氏也正愁緒滿懷,難以入眠,聽丫鬟來傳話,說沈清月帶著梔素和一些行李要離開太尉府。

舒氏以為沈清月是因為自己的那番話而鬧脾氣,而自己那番話也確實叫人傷心,只是鬧出半夜回孃家這一出,若是傳出去,對太尉府來說委實不是什麼好事。

於是舒氏只得一邊先叫人在門口攔著,一邊派人去叫李君屹,讓李君屹勸勸她。

沒過多久,去李君屹那邊的人回來了,說李君屹沒有歇在寢室,他在書房醉酒不醒,而寢室裡只有一封和離書,看筆跡應該是沈清月的。

舒氏心頭一顫:沈清月竟然主動寫下了和離書?

定然是她與李君屹之間又發生了什麼事情?

舒氏的第一反應是想去勸沈清月回來,趁李君屹還未清醒趕緊將和離書撕掉。可轉頭又一想,如今沈清月自請和離,豈不是正好騰出了正妻的位置,那麼太后和嘉和公主那邊便好交代了……

舒氏收回了步子,回到床上重新躺下,並對丫鬟說,叫門口的家丁放人,任由沈清月去吧。

丫鬟顯然對此很是驚訝,但也沒說什麼便出去了。

沈清月就這樣離開了太尉府,次日清晨李君屹被發現摔倒在院子裡,手裡攥著的正是那封和離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網遊之開局獲得神級傳承

簷下的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