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時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和離後前夫失憶了 第37節,和離後前夫失憶了百度雲,午時茶,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薛家的人已經派人回去將這裡的情況告知了薛夫人,薛夫人又派來幾個家丁幫著一起尋人,月牙山莊的人也幾乎全部出去找尋了,直到天亮,薛家忽然派人過來,說薛小公子已經回家了……

“那桑末呢?”梔素問那薛家傳話那人。

“桑末姑娘現在還在凌州醫館……”

“醫館?”梔素心裡一慌,“她怎麼在那裡?她可是受傷了?”

“姑娘莫急,是桑末姑娘和我家小公子在山裡撿到了一個嬰兒,那嬰兒情況不太好,所以他們帶著那嬰兒直接去凌州醫館看病了。情急之下,這才忘了找人回來給家裡稍個話兒……”

“這倆孩子真是……”梔素氣得一時不知該說什麼好,忙去將情況稟告給沈清月了。

沈清月也為此時擔心了一整晚,得知他們二人無事,這才鬆了一口氣。

聽到梔素說,桑末和薛崇羽撿到的那個嬰兒情況不太好,便趕緊叫梔素拿了些銀子,送去醫館那邊:“若是錢不夠,你再回來同我說。對了,你叫洛楊去衙門一趟,將撿到孩子的事情報給衙門,讓衙門查一查是誰家丟了孩子……”

“是。”梔素拿著錢袋,叫上洛楊便趕緊下山了。

薛家。

薛崇羽卻被薛夫人劈頭蓋臉罵了一頓。

“你還知道自己有個家、有個娘嗎?一天一夜不回來,也不知道找人給家裡捎個信兒,我擔心的一夜沒睡,還以為你叫山裡的狼給吃了……”

“娘你別生氣,我不是不故意的,我這不是好好地回來了嗎?”薛崇羽企圖透過撒嬌矇混過去,“再說了娘,我是去做好事了,你不誇我就罷了,咋還罵我呢?”

薛夫人哪有這麼容易消氣:“你說你撿到個孩子,直接送去衙門就是了,你管那麼多作甚?”

“那孩子眼看就快不行了,我若是再去衙門折騰一趟,萬一不等送去醫館,孩子就沒氣了,豈不是害了一條小生命?”

“呸呸呸!什麼害不害的……”薛夫人瞪了他一眼,“那孩子現在怎麼樣了?”

“大夫說這孩子太小了,醫治起來很麻煩,需要很大一筆錢,我身上的錢不夠,娘你給我再那點錢吧……”薛崇羽扯著她的袖子祈求道。

薛夫人扯回自己的袖子,問他:“要多少?”

“先給我一百兩吧。”

薛夫人瞪大了眼睛:“多少?”

“一百兩啊,”薛崇羽說,“一百兩興許也是不夠的,大夫說這孩子至少要醫治十天半個月的才能好轉……”

“一百兩?”薛夫人捏起他的耳朵,“你當咱們家時金山銀庫啊?一百兩說拿出來就拿出來?”

薛崇羽被她拎著耳朵直叫:“娘,咱家不是挺有錢的嗎?一百兩都拿不出來?”

“再有錢也不能叫你這般揮霍,聽孃的話,趕緊將那孩子送衙門去,讓衙門去管,咱家不管這事!”

薛崇羽鼓了鼓腮幫:“那你先給我點錢,讓我把昨天晚上的醫治費用先付了……”

薛夫人叫人拿了二十兩給他:“這些也不少了,也算是咱們對那孩子仁至義盡了。”

薛崇羽只好拿著二十兩銀子,急匆匆又返回了凌州醫館。

他趕回去的時候,梔素已經在那裡了,正守著孩子。桑末趴在一旁的桌子上睡覺,昨晚她照顧了孩子一夜,這會兒也著實累壞了。

薛崇羽拿出母親給他的那二十兩銀子,要去櫃檯付昨晚的醫治費用,梔素說她已經付過了。薛崇羽又提出要不要報官的時候,梔素道:“已經報了,但是大夫說孩子現在受不得一點折騰,所以還需繼續留在醫館醫治,衙門那邊的人應該會很快過來吧……”

“那就好……”

沒過多久,衙門的人就過來了。

洛楊是去青川縣衙報的案,可讓梔素意外的是,不僅青川縣令大人親自過來了,李君屹竟然也過來了。

李君屹在凌州的州府衙門做事,怎的也能驚動了他呢?

雖是驚訝,但梔素還是趕忙起身行禮,並叫醒了睡覺的桑末,方便李君屹和縣令大人問話。

李君屹問薛崇羽和桑末:“昨天是你們撿到的孩子?在哪裡撿到的?”

桑末說話還不太順暢,薛崇羽便回答了起來:“是在月牙山東邊的一座山頭,在一處狼窩裡發現的……”

“月牙山東邊,倒是不遠……”青川縣多山,山體連綿起伏,而蘇御的孩子被丟棄的那座山林,離月牙山確實不遠。

“我看看那孩子……”李君屹說。

梔素便讓開身子,那孩子還在床上昏睡。看孩子的大小,出生一個多月的樣子,與蘇御那個孩子的月齡也對得上。

李君屹先前特意問過蘇御,孩子身上有什麼特徵,蘇御說孩子的背上有顆痣。

李君屹小心翼翼地撥開孩子身上的衣服,在他稚嫩的背上上仔細檢查了一遍。

可那孩子背上有幾處傷口,方才薛崇羽說是在狼窩裡發現的這個孩子,那這幾處傷口,許是母狼銜著孩子的時候留下的。

除卻傷口的位置,並未在孩子的背上發現什麼痣。

李君屹又問及了這孩子的情況,說道:“這孩子且先留在醫館醫治,需要多少費用,我來墊付,一定要保住這孩子的性命……”

李君屹回到州府衙門之後,便立即寫信給蘇御,告知他孩子的事情,讓他派人過來看看那孩子是否是他丟失的兒子。

沒過幾天,衡陽王府便派了人過來,其中一個自稱是孩子的奶孃,孩子自出生起就是她在餵養。

李君屹讓人帶她去醫館看孩子,她盯著那孩子看了半響,亦是去掀了孩子的衣服找那顆痣,而後猶猶豫豫的不敢妄下斷言:“回李通判,這孩子病得憔悴,臉色枯黃,瘦脫了形,瞧著像,又瞧著不像,而且孩子胸膛前也沒有痣,民婦一時也做不了判斷……”

李君屹問她:“那要如何才能判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