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時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和離後前夫失憶了 第46節,和離後前夫失憶了結局,午時茶,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如今沈清月突然回來,莫不是已經從李君屹口中知道了自己是為了給沈清才爭取蔭補做官的機會,才將她騙去了青川?

“月兒,聽說李君屹去凌州做官了,你可見過他?”常氏試探著問道。

沈清月點點頭:“見過。”

常氏心中一緊:“那他可有與你說什麼?”

沈清月想了想,只挑了一件她印象比較深的事情說了出來:“他同我說我磕破了腦袋,以前的許多事情都不記得了。”

“還有呢?”常氏打量著她的神色,又問。

“別的倒也沒什麼了。”他還同她說過,三番兩次害她的人?京城,不過這件事沈清月並不打算同常氏說。

“那你還打算回青川嗎?”常氏心急口快問道。

沈清月的目光微妙起來:自己才剛回來,她便問自己還回不回青川,她是?害怕什麼嗎?

“回的,我住幾日就回去。”沈清月說。

聽到她的回答,常氏這才暗暗舒了一口氣,而後端起慈母的神態來,拉著她的手道:“既然回來了,就多住幾天,你去青川之後,我和你父親都挺想你的。”

“讓你們擔心了。”沈清月不動聲色地將自己的手抽回來,語氣盡量維持著與以前一般無二的溫軟,“我連日趕路,十分疲累,想先休息一會兒……”

常氏滿口應著:“哎,好,那你先歇著,我叫廚房給你做些你愛吃的飯菜,等傍晚你父親回來,咱們一家人好好吃頓飯……”

沈清月微微頷首:“有勞您了。”

“那我先出去了,你好好休息。”

“您慢走……”

常氏臉上融融的笑意?出了沈清月的院子之後便消散了,她總覺得哪裡怪怪的,一時又想不出來,直到走出去老遠,才猛地頓悟:從她進了沈清月的院子到她出來,沈清月居然一聲“母親”都沒有喚她……

想到這個,常氏的一顆心又緊繃了起來:這丫頭,到底知不知道自己騙她去青川的事情?瞧她對自己的態度與之前並無兩樣,應該是不知道的;可若是不知道,又怎麼連一句“母親”都沒喊呢?

正是因為自己為了給沈清才爭取蔭補的名額將她騙去青川的事情,這些日子以來,沈九儒對自己一直沒有什麼好臉色。她只好收斂了自己的脾氣,連日來伏低做小地討好他,才換來他對自己的態度有些許的緩和,如今若是沈清月也知道了這件事,?沈九儒面前哭一哭,那自己與沈九儒的關係豈不是又要鬧僵了?

都怪自己當初誤信太尉夫人,沒得到名額不說,還欺騙了女兒,得罪了夫君,與太尉府那邊也結了仇,自己現?真是裡外不是人。

沈清月終於找到了那塊佛手玉佩。

黃色似金,溫潤細膩,拿?手中,似一隻柔和如脂的手,與自己掌心相觸。

沈清月重新引線,將其佩?脖間,藏?衣內,不叫旁人看見……

皇宮。

嘉和最近過得頗為抑塞。

自從她捅傷李君屹那件事之後,太后表面上沒有說什麼,但她看得出來,太后對自己是有些失望的。

李君屹去凌州做官後,太后便替她物色起京城的青年才俊來,話裡話外叫她放棄對李君屹的執念,找一個對她一心一意的人,安安穩穩的?京城過日子。

嘉和也試過放下李君屹,可李君屹和沈清月都?凌州,說不定他們早就相遇,若是沈清月沒死,他們說不定已經重修舊好。嘉和每每想起這個,心裡總覺得這口氣咽不下去。

沈清月除了一張與自己相似的臉,她究竟哪裡比得過自己,能叫李君屹如此魂牽夢繞?

若非自己去襄國和親三年,她又如何有機會嫁給李君屹?

想到襄國,嘉和更加心煩氣躁起來。

襄國如今已經被鄒國降服,成為依附與鄒國的一個附屬小國。

早?鄒國征服襄國之後,陛下便派去一部分大臣掌控了襄國的朝廷,可襄國的新任國君不甘自己的國家屈就於鄒國,意圖掙脫鄒國的把控,鬧出一場政變,好?被鄒國駐襄國的軍隊很快鎮壓了下去。

前幾日鄒國派去襄國的一位大臣回來了,稱他們打算換掉襄國的那位國君,改為扶持十七皇子做下一位襄國國君。

只不過這位十七皇子,還只是一個兩歲多的孩子。

之所以選擇這位十七皇子繼承襄國國君之位,是因為這位皇子是嘉和?去襄國和親的第一年誕下的兒子,他的身上流著一半的鄒國的血。

自襄國而來的那位鄒國大臣向陛下提議,既然要扶持年僅兩歲的十七皇子做襄國國君,那麼就需要一位太后垂簾聽政,他們這些鄒國的大臣?朝中輔佐,這樣就能徹底把控襄國的朝廷。

而嘉和作為十七皇子的生母,又是鄒國的公主,與鄒國一心,做這位垂簾聽政的襄國太后再合適不過了。

陛下覺得這個辦法很是不錯。

嘉和得知這個訊息之後,如同墜進了冰窟一般,那段她想極力抹去的不堪的回憶湧上心頭。她跑去找太后,同太后哭訴,她寧願?京城隨意找個人嫁了,也絕不願意再去襄國。

襄國對她來說是一場噩夢,一個地獄一般的存?。縱然這座地獄如今已經被鄒國掌控,可若是叫她再回到那裡,想起那三年日日夜夜的驚恐與不安,她會生不如死的。

至於那個孩子,嘉和更是對他深惡痛絕,因為看到他,就會想到那個好酒淫樂的老國君,就會讓她難以抑制的作嘔。

太后看著她淚如雨下悲痛欲絕的樣子,心裡如同扎進去芒刺一般痛苦。

她又如何捨得自己最疼愛的外孫女再去襄國遭罪呢?

她只能答應嘉和,會盡力勸說陛下,叫陛下再想別的法子。

可嘉和心裡還是無法安心:太后只是說會盡力勸說陛下,卻不能保證一定能讓陛下改變心意。若陛下執意要她再去襄國,如同當初送她去襄國和親一般決絕,太后又能奈何呢?

倘若有一人能代替她去襄國就好了,反正那個所謂垂簾聽政的太后,不過是她的兒子一樣,都只是鄒國把控襄國的傀儡罷了。

嘉和這樣想著,忽然有些後悔當初讓陸卓派人去殺沈清月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抗戰之烽火漫天

南海雄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