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生淮南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庶小姐替嫁日常 第35節,庶小姐替嫁日常95章,橘生淮南兮,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沈梨:……好像也是不必給這麼大一瓶吧?

站在她身後的菀姝向來沉靜溫婉的臉上也差點沒忍住蹦出幾個問號來。

她……好像只是手心蹭破了一小片,若是這位韓少將軍來晚點怕是都又要癒合了……

好像是用不了這麼大一瓶藥膏吧?不是說祖傳的麼,感覺給了她怪浪費了。

菀姝一時不知道要不要收下這麼大一瓶藥膏,只是看著韓敘一臉期待的模樣,最後還是道了謝,伸手接過。

罷了罷了,韓少將軍這麼熱心,叫人不忍再拒絕。

韓敘的藥膏送出去了,心滿意足地便準備離開,畢竟這兒他也不好久待。

走前想起剛剛在書房聽到的,他又再安慰了沈梨一句:“嫂子,外頭的話你千萬別往心裡去啊,過幾日他們就歇了聊別的去了。”

沈梨還想就早前他說的那句話問點什麼,結果韓敘一陣風似的,說完話就沒影了。

她無奈搖頭笑笑,確實沒將這流言往心裡去,只要她不在意,流言便傷不到她。

-

京都最近關於耀王府的八卦甚囂塵上,上至達官貴人下至平頭百姓,酒肆茶館當街店鋪,多的是人在議論。

也不知最起先的訊息是從哪裡來的,大家口口相傳的開頭便是:“我聽說……”

說是這耀王殿下千方百計求娶的王妃被調包了,永昌侯府的庶女嫉妒嫡女的好親事,耍盡了心機,最後還真讓她坐進了花轎,頂替嫡女的身份成了耀王妃!

這可是個大八卦,愛湊熱鬧的京都人民哪能放過?很快就一傳十十傳百的議論了起來。

有人見風就是雨,一下便將沈梨說成了一個心機深沉愛慕虛榮的庶女,逢人便要說兩句。

也有人覺得這只是一個離譜傳聞,不可盡信,畢竟若真是如此,成親的日子都過去好幾天了耀王府能沒半點反應?

一時間京裡眾說紛紜,版本沒有十個都有八個。

就在流言起的第三天,這日京都最負盛名的繡坊織錦閣裡,有幾位婦人正在邊挑緞子邊小聲聊天。

聊的,正式耀王府的事。

一邊正在放緞子的一位繡娘看了她們一眼,突然笑著說了一句:“夫人們,這流言可信不得,耀王殿下要娶的本就是沈三小姐啊,喜服都是特意讓我們胭娘按著三小姐的尺寸做的呢,與四小姐何干?”

第40章

繡孃的話像在平靜的湖水裡扔下了一枚石子, 漾起層層漣漪,未濺起水花,一圈一圈的波紋卻泛得足夠遠。

幾位婦人果然被她這話吸引, 不自覺問出來:“你這意思是?”

繡娘一邊給她們拿來了最新款式的繡紋花樣, 一邊平常地笑道:“我這也是近幾日聽到流言才知道原來大家都誤會了, 以為與王爺結親的是侯府那位嫡小姐。”

“起初我也這麼以為呢,畢竟大家想當然會覺得王爺身份尊貴, 除了嫡小姐不做他想,後來還是聽了閣裡其他姐妹說才知曉, 嫁衣是給三小姐做的,就因為婚期有些趕怕三小姐準備不來,這才交給我們胭娘趕製。”

“說起來,那日下聘,胭娘還拿著嫁衣去了永昌侯府, 為了給三小姐修改得更合身,還住了好幾日呢。”

她這番話一說,幾個早前聽信了流言的婦人都驚呆了!

這麼說, 難道還真是一開始大家就搞錯了??

這幾位都是京中官員府上的夫人, 有一位家裡老爺官職從五品, 不算高,但與朝中一些大臣多有往來。

她細細想來越發覺得有幾分道理,與旁的幾位道:“我記起來了,當初我家老爺似是與我說過, 他聽朝裡其他同僚說耀王在洗塵宴上求娶永昌侯府沈家小姐, 我聽他當時那話, 耀王只說了沈小姐, 也沒說到底是哪位沈小姐。”

是皇上問起了沈家那位嫡女, 於是大家便都預設為耀王殿下求娶的就是那位了。

另一位夫人“哎呀”一聲,手一拍:“這麼說來還真是,皇后召侯府的小姐們進宮敘話也是幾位小姐都召了,據說還特意給沈三小姐賞了雪玉膏!另外幾位可都沒有呢。”

那位繡娘聽了兩位夫人的話,笑意更深了些:“是啊,而且這可是要上皇家玉牒的,王妃的身份哪能說替就替了,也就是耀王殿下一直行事低調,對京裡傳的這些個八卦也不關心,這才陰差陽錯叫大家誤會了這麼久吧。”

她三言兩語便將這件事顛了個兒,而婦人們在一處往往最喜歡看的便是這種一再反轉的熱鬧,當下買了緞子便津津樂道的離開了。

繡娘看著她們出JSG了門,還是那副笑臉,低頭輕輕斂了眸。

-

就在這日,京中幾個達官貴人最喜歡去的鋪子和市井百姓最多消遣的茶肆酒樓,好些人又聽到了一個關於耀王這門親事的新說法。

原來耀王殿下一直要娶的就是人家庶出的三小姐,早前傳的婚約都是外頭人瞎猜測的!

至於庶小姐怎麼能做王府正妃?那是人皇家的事,皇上都準了,你們瞎操什麼心?

更何況那可是耀王!

人家北境十年為保大啟邊陲百姓將生死置之度外,刀裡來劍裡去的,現在就算娶個庶小姐做正妃又怎了?

有一個人這麼說,就有越來越多的人同意這個觀點。

大家再一想成親以來耀王府風平浪靜,耀王甚至因為娶了妻,新婚頭幾日還特意向皇上告了假,都在府中陪夫人。

這要是真的像流言說的花轎上換了人,王爺還能發現不了?

茶館裡有人憤憤放下茶杯:“人家王爺王妃恩愛有加,也不知誰傳的這流言,忒缺德了!”

就這樣,沒過兩日京中原本甚囂塵上的“耀王府替嫁王妃”一事就有了全新的版本說法。

而一些高門大戶的閨中小姐們現下私底下說的已經不是永昌侯府庶女成了耀王妃如何如何,而是,耀王殿下待王妃竟然如此看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盛門

且醉風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