羋黍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01章 太宗篇48 雍熙九年,漢世祖小說,羋黍離,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雍熙九年(1oo1年)秋,距離劉暘登基已然快十個年頭了,新皇帝變成了老皇帝,大漢帝國也以一個更加安定、繁榮的治世面貌呈現於當下這個世界。

過去的兩三年間,在劉暘的鞭策下,朝廷進一步加強法治建設,加大對違法亂紀、竊國虐民者的打擊。每年秋決,僅各級官吏,便有數以百計的人被押到洛陽南市,被當眾處刑殺頭。

還是得說,論殺官效率,怎麼也比不上世祖皇帝,因為他往往是一殺一大片,成群結隊地殺,成百上千地殺。但在殺官頻率上,劉暘卻要過他爹,他是追求法治,以法論處,判死即殺,理性殺人。

有的皇帝殺人,會導致人心離散,朝政混亂,國家衰弱;有的皇帝殺人,卻讓人心更齊,政治清明,國家富強。而劉暘顯然是後者,因為他不亂殺人。

同時,即便在比世祖還要嚴苛的吏治環境下,大漢的權貴官僚們對劉暘這個皇帝,依舊是“任你虐我千百遍,我待陛下如初戀”的逢迎態度,實在是如今的大漢官場競爭太激烈了,職位早已飽和,人才也已溢位。

尤其在雍熙八年秋,劉暘開始關注體制內部冗員問題,並籍多方調查、瞭解、聽取所得實況,對中樞部司以下道府州縣乃至鄉鎮村裡各級官吏,進行人數上的詳定,這毫無疑問,在大漢官場又是一場巨大的波瀾。

帝國的朝官、命官體制,已經十分完善,包括文武散官、勳階官,都有成制,變動不大。相反,對於棲生於官制之下的“吏員”,一直以來並沒有一個明確而清晰的定位與管理條制。

一切,實則是由各地方官自行料理,他們在“吏員”的設立任用上,具備極大的自決權,甚至可以說,這是各地官僚尤其是主官最重要的一項權力之一,很多地方官的權威也來源於此。

畢竟,數倍乃至十倍於官的吏員們,才是直接負責辦事、管理百姓的人,他們也是大漢帝國統治體制延伸到地方、到百姓的觸角。而地方的命官們,也往往是透過控制僚吏的前途與權途,來影響治下的局勢,決定屬民的命運.

實事求是地講,皇帝要對付官,很容易,一紙詔書即可,因為他們最重要的法統來自於皇命,治政的權力由朝廷賦予。

但是,要對付吏,就不是想象中的那麼簡單了,不只是那龐大的規模,更因為那盤根錯節的關係,以及這個群體在大漢帝國這套社會管理模式中起到的關鍵紐帶作用。國家要安定,百姓要管理,恰恰最離不開的就是這群吏。

因此,劉暘對“漢吏”的整頓,人數上的精簡,只是其一,更為重要的,還是在舊制雜條的基礎,拿出了一套更為細緻、標準的管理辦法,簡單地講就是將龐大的漢吏群體規範化。其中最顯著的一個特點便是,朝廷將天下吏員分為二十級吏,基本對應著從宗親勳貴、中樞部司僚吏一直到普通村裡職吏的級別,並且按級別放年俸。

這又是雍熙朝的一項大工程,做起來當然不是那麼容易的,且不說在朝廷整頓下面臨“失業”的廣大漢吏們,就是各地主官也很牴觸,因為朝廷手伸得太長,伸到他們的“碗裡”,捅到他們“腚上”。

因此,這項工作的進展格外緩慢,堪比稅改,亂子也不少,但是,“吏制新規”仍在磕磕碰碰、紛紛擾擾之中樹立起來了。就和稅改最終走向妥協,吏改也是如此,角力到一定程度,穩定與平衡依舊壓倒一切,但在這個過程之中,全國各地依舊裁剪了上萬冗員

樹立一個新吏制,順便緩解一下冗吏問題,最終達成共識,這也未必就不是皇帝劉暘想要達成的效果。

而隨著大量職吏被清退,大漢的“人才過剩危機”也進一步加劇了,被清退的職吏們,很少有找不到出路或者活計的,能夠為吏的,都是有本事的,至少也能積攢下一份家當以及相應的人脈資源。

只不過,讓這些曾經在體制內部抑或邊緣打拼的“幹吏”們,去操持其他事業,顯然也不是那麼容易,至少思維很難扭轉。

於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又一波“人才外流”爆了,大漢東南西北的封國爭相力,從國內招攬人才,給出各種誘惑條件。

對於廣大吏員來說,背井離鄉,到異國他鄉去打拼,顯然是需要克服很大心理難關的,有人不願去闖,但也有人想要博一把。尤其是,在國內或許只是一個微末小吏,到了封國卻能直接做官,這種反差比較,對於長期為吏的漢吏來說,簡直就是降維打擊。

於是,在過去的兩年中,諸封國從大漢延攬了一大批的人才,且不提能力高低,但都是經過大漢體制考驗的吏幹之才,拿出去就能“打”。

而在這個過程中,收穫最大的,正是安西三國。就在雍熙七年,只花了不到半年時間,安西三國便合力攻破蒲花羅城,將稱霸河中地區上百年的薩曼王朝給滅亡了。

三國在瓜分了薩曼王朝遺產之後,緊跟著便在武力征服的基礎上,開始建立屬於漢人的統治。而這個過程,顯然比打仗要更為困難。

即便營所制的侵略性與同化性夠強,但想要將“漢化”推行開來,仍需大量的人才,這恰恰是三國短缺的,尤其是獲得了薩曼王朝大片土地的安西、康居二國。

人才不夠哪裡找?大漢母國,應有盡有.而比起仍沒有徹底擺脫“蠻荒夷野”印象的南邊,還是誕生過璀璨文明、有過輝煌歷史並與中國密切交通的中亞地區,對大漢官吏的吸引力更足些,尤其是中西部的人。

生在雍熙7—9年的人才外流現象,與過往相比,有一個明顯的不同,那便是,這一次自選擇的佔比很高。

過去,有皇帝引導,或者就是朝廷下制安排,很多人實則都是被動地接受安排,內心未必都是樂意的。

而這一次,情況變化了,是從思想理念開始的變化在這份變化中,大漢上層權貴的觀念也在悄然之間生著變化,一種在歷代帝國王朝從未出現過的變化。

別的且不提,至少他們進一步認識到了各封國的“妙用”,擋住外敵,拱衛中央帝國,只是最粗淺,乃至最微不足道的作用,因為一個強大的天朝,是不懼任何外來挑戰的。

相比之下,世祖皇帝早年提出的那一套“洩洪理論”,到雍熙王朝的當下,卻是越凸顯出來了。

叛亂的百姓,殺了有傷天和,留著仇恨深重,對外轉移;犯罪而又罪不致死的官吏,對外流放;天災之下出現的流離百姓,同樣也可以向外遷徙;包括此番“吏制”改革產生的多餘僚吏,仍然可以向外輸出.

似乎,帝國內部出現任何的問題,都找到了一個解決的辦法。畢竟,所有的問題都出在“人”身上,一旦解決了“人”,那麼問題也就解決了。

而以各封國的承受能力,或許一百年都看不到上限,他們對漢民、對各類人才的飢渴,也是肉眼可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不良老公

阿蠻

都市之魔主重生

三日隨風

穿書後我治癒了病弱元帥

雲稚

噠宰的女朋友夏目小姐

樓思渺

爵爺寵上小甜心

桃染染

全能保鏢

海派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