羋黍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05章 太宗篇52 臨淄王,漢世祖小說,羋黍離,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雍熙十三年秋七月,蘇州,崑山縣,至和塘。

蘇州境內有三條河塘連通著運河以及長江,至和塘則居其中(另外兩條為常熟—白茆浦,松江),因河塘之利,崑山興焉。如果要給大漢所有縣城經濟展製作一份榜單,那麼崑山即便擠不進十強,二十強總歸是有的。

距縣城不遠,就在至和塘邊,崛起了一座全新的學校:婁江學院。這座學院的歷史很短暫,整體落成才一年的時間,方啟用不久,學生也不多,暫時只有百來人,但是其來歷卻不尋常。

這是一所由蘇州、秀州、上海三地權貴牽頭,大商名流集資,共同修建,並且是一所以算學、數術為主要授課內容的學校,這也是大漢帝國除了軍事學校之外的第一所“專科學院”。

成立婁江學院的其目的,也是為經濟展日益繁榮的蘇、秀、上三地,提供更多專業性的算科人才。其他衙門就不說了,就江海關總稅務司及三地下轄各口岸,就有大量人才需求。

隨著海關成立,徹底解除市舶司制度限制的江海一帶商業活動劇增,自然帶來各項管理上的壓力,尤其是稅收業務上,對專業人才的需要是極度飢渴的,並且還不是讀書識字就行了的。

初秋的婁江學院,景色宜人,江風習習,江上不時有帆船駛過,滿載的負荷讓船隻的行進顯得吃力。

學院內格外安靜,氛圍嚴肅,諸課堂間,年歲參差的學子們,正埋頭提筆,坐於書案,態度認真地進行著開秋以來第一次大考。考試的內容主要分為四項,算術、實務、策論以及《刑統》。

顯然,婁江學院是一所“高校”,沒有一定基礎的學生基本都是不招收的,這是由學校性質決定的,從建校理念就有了規定。

學院學制為三年,按照規劃,學員期滿學成之後,基本都會直接安排進入蘇州、秀州以及上海衙門供職為吏。因此,從這個角度看,這不僅是一所“專業院校”,更是一座“吏政學校”,專門為官府培養提供高水平的吏政人才。

作為建校以來第一次大考,莫說學生了,就是學院的掌院、教習們,也都格外重視,就和鄰居那座越具備魔幻色彩的城市一般,婁江學院也是個新鮮的事物。

從建校理念,到教學模式,都是如此,而考試則是學院階段檢驗教學成果最主要手段,同時在考試模式上,也更加貼近科考以及朝吏政考核。這樣一套模式,究竟管不管用,管多大用,在沒有得到實際驗證前,所有人心裡都沒底。

得知婁江學院大考,臨淄王劉文濟也於百忙之中抽得閒暇,前來察訪。來時輕裝簡從,不打招呼,到後也要求低調接待,只讓掌院王學新陪伴著巡看一番,巡看過程也是一言不,未免影響到學生考試。

掌院王學新,也是有一番來歷的,商丘人,自幼孤貧,好思篤學,長大後進入睢陽書院求學,拜在大教育家戚同文門下。在過去的半個世紀中,睢陽書院與戚同文在大漢文化界都是鼎鼎有名的,出了很多人物。

而戚同文則是一個一生致力於教育、篤信忠孝節義的學問家,在士林中名望很高,還曾得到世祖皇帝的接見,不管在文壇還是朝廷,也都有一個“睢陽流派”。

而王學新能被治學授徒嚴謹的戚同文收為弟子,顯然是有本事的,與戚同文那些已經做到州府乃至道司及官員的學生不同,王學新沒走仕途,而是醉心於教學,在睢陽書院當教授。

只可惜,王學新雖然是戚同文的關門弟子,但終究是外姓旁人,而睢陽書院雖然在後來被定為官學,但話事者仍以戚氏子孫為主,至於王學新,在教育上是有些新想法的,但經常被批為“離經叛道”,境遇總歸是不那麼如意的。

直到婁江學院動工興建,掛牌成立,王學新受到延請,讓他到崑山來治學授徒。如果是一般的邀請,王學新可不會同意,就是京城國子監也未必肯去(那是沒法去,去了也未必待得住),但婁江學院可不一樣。

先這是一座官學,有江南三州市背書;其次,這是一所全新的學校,辦校目的便是為給官府提供吏才,突破+創新對王學新來講很有誘惑力,並且同意讓他做掌院,一應教學管理,由他安排,盡情揮灑;

當然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臨淄郡王劉文濟親自給王學新去了一封信,這些個文人啊,傲骨固然有,但也吃禮賢下士這一套,尤其是地位足夠高的權貴出面時,那什麼矜持也都能放下。

比如臨淄王劉文濟之於王學新,面子與待遇都給足了,再加上治學理念上的相對契合,那王學新南下也就順理成章了。

有王學新帶著一干好友、弟子學生南下,再加從江南本地蒐羅一些人才,婁江學院的教育資源立刻就有底了,至於學生,是真不缺的。

至少三地的權貴及地主、富商子弟,是很樂意到這裡讀書的,官府吏才的“搖籃”,這樣的名頭可是格外吸引人的,至少在雍熙時代下的大漢,不是所有讀書人都一心一意想著走科考那條路,那實在是太難了

顯然,婁江學院成立的背後,臨淄王劉文濟是出了大力的,甚至可以說起到了主導作用。這也就可以解釋,矛盾重重的蘇、秀、上三地為何能在這件事情上達成一致,這是來自更上層能量的干預。

劉文濟已經在江南道待了三年了,江海關那裡的工作早就不做了,但皇帝劉暘又給他派了個江南巡撫使的差事,就近負責吏治監察、民情安撫諸事宜。

而早在雍熙十一年冬,由於踏實肯幹,低調謙遜,劉文濟晉爵臨淄郡王。

值得一提的是,自從汝陽王劉文渙失勢,東宮有主之後,劉文濟反而受到了更多的關注,這三年間,也總有一些莫名其妙的招呼與示好,只可惜,臨淄王表現得謹慎而矜持,全都不加理會,甚至表現得拒人於千里之外。

在江南道這三年,劉文濟也得罪了不少人,因其執法嚴厲,剛正不阿,自然侵犯到了一些人的利益。

但同樣的,也獲得了不少人的好感,至少他處事一碗水端平,從無偏私,並且表現得很開明,尤其對僚吏與商賈。而這兩者,在整個大漢的社會執行機制中,都揮著與其政治地位不相稱的作用。

臨淄王是說一不二的,說到婁江學院看看,就僅僅是看看,溜達完一圈,便毫不猶豫地選擇離去,連午飯也不肯吃一口。

當然,與掌院王學新之間,還是避免不了一場交流的,畢竟是自己把人請來的,尊重是很有必要的。

王學新倒是給了一個提議,有意在考試結束後把全學院的師生召集起來,讓劉文濟言講話,也讓師生知曉臨淄王的恩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不良老公

阿蠻

都市之魔主重生

三日隨風

穿書後我治癒了病弱元帥

雲稚

噠宰的女朋友夏目小姐

樓思渺

爵爺寵上小甜心

桃染染

全能保鏢

海派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