羋黍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73章 太宗篇20 元年爭儲,漢世祖筆趣閣,羋黍離,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你要請辭?”垂拱殿內,皇帝劉暘眉頭微皺,意外地看著拱手肅立於御前的魯王劉曖,低沉的聲音中的隱隱透著些不滿。

沒錯,就是魯王,就在今歲夏,皇帝劉暘又給他的兄弟們加賜恩典了,當然針對的只是部分人,其中劉曖以輔弼有功晉魯王,劉昭則以世祖嫡子之尊晉燕王,同時還有十五皇弟劉晅賜蜀公,十六皇弟劉曜賜韓公。

至此,世祖皇帝所出一十六子,悉有名爵。劉曜排名老末,年紀輕,封爵就是單純的恩典,相比之下,十五劉晅就要悲催得多了。

早就到了封爵的年紀,只是因為當年忤逆世祖皇帝之意,做了不願分封救國的出頭鳥,被單拎出來敲打,殺雞儆猴,再加上後來惠妃的求爵言行觸怒先帝,以致於劉暘都登基了,劉晅還是沒名沒分的,處在一種萬分尷尬的境地,在京畿上層權貴中時刻抬不起頭來。

說來也是心酸,劉暘這道恩典落下,總算是解決了劉晅的尷尬,使二十四歲的劉晅,終於能夠“抬頭”做人。

對劉晅的遭遇,劉暘當然也有所同情,覺得先帝責之太厲,但示之以恩,目的顯然也不那麼單純。

收買人心自是其一,至少劉晅母子自此對劉暘是千恩萬謝,惠妃更是逢人就誇今上英明仁德,在京畿貴婦圈子裡,不斷替劉暘揚名。同時,惠妃畢竟姓符,是孝賢仁皇后的親妹妹,是劉暘的二姨,衝這份關係,徇點順水推舟的私誼也無傷大雅。

當然,作為一個成熟的政治家,私情方面只佔劉暘決策因素很小一部分比重,在封賞諸弟的背後,還有一些更為隱晦,卻更為關鍵的原因:太子。

毋庸置疑,關於太子的選擇,是劉暘上位之後面對的諸多問題中最為嚴重的一個,並且避也避不開,從他登基開始,角力便從明裡暗裡各方面地展開了。

早在世祖皇帝時期,東宮之中就已經不大安寧了,太子妃與趙妃之間,以及他們分別代表的慕容氏、趙氏兩股軍政力量,明爭暗鬥,是不亦樂乎。

不過那時候鬥爭的範圍與烈度都有侷限,畢竟上頭有世祖皇帝鎮壓著,真鬧得狠了,不只自身要挨板子,太子也得跟著吃掛落。

當然,慕容太子妃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未能產下皇子,以致於選擇收養蕭妃所生劉文濟,也就導致在相當一段時間內,東宮內的鬥爭都表現在女人間的“爭風吃醋”上。

生根本性的變化,還要從太子妃誕下嫡子劉文澎開始,這是一個標誌性的轉折。從那時起,太子妃就和當年的符後一般,大義光環在身,無可動搖。

相比之下,原本趙妃最大的“依仗”,就不那麼可靠了,畢竟,在大漢的禮制體系中,嫡庶有別,始終在長幼有序之前。

而在繼承人的問題上,比起世祖皇帝的“不偏不倚”,劉暘則始終處在一種猶豫的狀態中,態度有些搖擺。

一方面本能地擁護嫡長制,一方面又對兩個耗費了他不少心血的年長皇子寄予厚望,後者倒也與世祖皇帝某一階段的心理和契合。

也正是在這種矛盾的心理中,在登基之前,沒有對立太子問題進行任何形式的討論;大典之上,也只確立慕容氏為皇后,太子之事隻字未提。如此決定,就是想再等等,多看看,容後再議。

太子畢竟事關國本,冊立太子也不單單是確立名分的問題,給了名,還要給權的。想想他在冊立太子之初,東宮的配置吧,牽涉到朝局,引起帝國中樞權力體系與分配變化,那是一定的。

如果是那樣,在許多朝政大事上,尤其是人事問題上,劉暘就不得不多一層顧慮,所謂投鼠忌器,又何必將自己置於那種尷尬境地。

或許也是作為一個帝王的本能,天然地排斥自身權柄的切分,何況,他這皇帝才幹多久,才剛開始過癮,他也春秋鼎盛,何必急於一時.

另一方面,不急於立太子,也是對繼承者的一種保護。太子,歷朝歷代都是不好做的,作為一個當了近三十五年的太子,在這方面劉暘可太有言權了,最終能夠闖出來,黃袍加身,修成正果,那都是大毅力、大智慧、大忍耐的結果。

一者屬意難定,二者為自身權柄,三者避免黨爭,基於這三點原因,劉暘向朝廷釋放了明確訊號,太子問題暫且擱置。

然而,這終究只是一廂情願,劉暘想往後延,但其他人卻不那麼想,也難如他意。過去的半年多,宮裡朝上,不停地有人在他耳邊唸叨提醒,不停地有人上書進言:早定國本,以安人心。

而從那些紛雜的人事與諫言中,難辨忠奸善惡,看得到的只有叵測人心、利益苟且。其中,除了那些什麼事都要插上一嘴以顯示存在感的清流學究之外,表現得最為迫切的,卻是以趙匡義、趙德昭為的趙氏集團。

在這事上面,他們沒什麼好遮掩的,身處在那個位置,也遮掩不住,且不說趙匡義的政治野心有多強烈,就算他淡泊寧靜,身後也免不了有一堆人推他出來,帶領大夥去爭。

趙氏,代表著的早已不侷限於趙家,還有一大波勳貴、官僚的利益。世祖皇帝當初雖然對趙氏兄弟有所打壓,但終究沒有下死手,也就導致趙氏始終在大漢內部具備強大的影響力,掌握一部分話語權。

趙匡胤在軍,趙匡義在政,這倆兄弟幾十年積攢的實力與底蘊任誰都不敢小覷,尤其是趙匡胤,雖然他本人以及同時期的老貴們大多已經離世,但以他們為核心形成的這股軍政勢力集團卻儲存了下來,展壯大,並且盤根錯節。

當然,這並不能夠算是一個十分穩固的軍政聯盟,內部也有分歧,凝聚力也沒那麼強大,否則以世祖皇帝的脾性,下殺手都是有很大可能的事。

只不過,在大多數時候,他們的利益需求一致,就比如太子問題,大夥的支援力度就要強些,也能儘量往一塊兒使。

畢竟,大漢帝國雖大,但最上層的權力與各種資源終究是有限的,蛋糕沒法進一步擴大的情況下,就得互相搶食了。

到如今,同一張餐桌上,皇室的餐盤自然最大,東西最美味,而剩下的每一家,盤子也基本固定了,想要有所突破,要麼繼續向外擴張,要麼就從同桌的盤子裡搶食。而相比之下,後者或許困難更大,風險更高,但收益也同樣更高。

對於以趙氏為核心的那一批貴族、官僚來說,把趙家生的皇子扶上太子之位,日後再繼承大統,那回報必然是可觀的。

當然,對於權貴們而言,一條道走到黑是不可取的,一旦事難竟成,直接跳船下車也是理所應當。但至少在初期,會提供一些實實在在的支援,基於此點,趙匡義在朝中調動攻克“太子”這道難關的力量是十分強大的。

另一方面,作為世祖皇帝遺留的歷史問題之一,大漢龐大的功臣勳貴集團,各種利益集體是很多的,形勢也很複雜,並不只他一個趙家

至少作為太子之爭的另外一個主角,慕容氏,其份量可一點不比趙氏輕,實力與影響力甚至猶有過之。如果僅論勢力大小,那是沒個具體標準的,各有優勢,算是旗鼓相當。

但從始至終,慕容氏在事實上是壓趙氏一頭的,慕容延釗是元從老臣,是大漢早期的統帥,趙匡胤不管後來功勞有多大,都是後來者。

便是不提上一輩的功勳成就,只看二妃,一個是正室,一個是側妃,尊卑主從,名分早定,這就是慕容氏在此次鬥爭中最大的底氣,來自大漢禮制賦予正統性,比起趙妃,具備天然的優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不良老公

阿蠻

都市之魔主重生

三日隨風

穿書後我治癒了病弱元帥

雲稚

噠宰的女朋友夏目小姐

樓思渺

爵爺寵上小甜心

桃染染

全能保鏢

海派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