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爾曼·黑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黑塞的生平和《知識與愛情》,知識與愛情讀後感,赫爾曼·黑塞,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1877年7月2日黑塞出生於德國南部席瓦本地方的小鎮卡爾夫,父母都信仰虔誠,他是次子。席瓦本地方曾產生過偉大的劇作家席勒,以童話聞名的赫夫,與以詩人揚名天下的赫爾達林和梅里克。這個文人輩出的地方,自古以來政治較為落後,但在文學、哲學以及神學的精神領域中卻出現了許多傑出的人物。

父親約翰涅斯·黑塞是巴魯特地區的俄裔德人,和母親的祖父赫爾曼·肯德爾特一樣,青年時代參加瑞士的傳道團前往印度傳道,後因健康欠佳而回國,擔任肯德爾特的助手,從事宗教書籍的出版。不久,和肯德爾特的女兒,當時是未亡人的瑪麗結婚。母親是法裔瑞士人,具有音樂才華,感受力敏銳。父親聰明而善良,給人求道者的孤獨感覺。繼承父母血統的黑塞,幼小時即對音樂感興趣,後來也追求宗教思想,不僅對希臘、拉丁的思想,甚至對印度、中國的智慧,以及日本的禪產生濃厚的興趣,可以說其來有自。

4歲時由於父親工作的關係,遷居到瑞士的巴塞爾市。在巴塞爾,家的後面就是廣袤的原野,在接近大自然,和動物、植物交朋友的同時,也幫助他培養豐富的想象力。未來的詩人——黑塞早在這樣的環境中打好了根基。1886年,一家人再度回到德國的卡爾夫。黑塞9歲時進入拉丁語學校就讀。

想要繼承父親的聖職,成為優秀的牧師,就必須參加每年夏天在威爾丁堡州舉行的州試。為突破這個難關,黑塞被送到第一流的杜賓根拉丁語學校。透過州試的人允許到有傳統的墨爾布隆神學預備學校求學,而且能以公費資格進入大學,並保證日後可以終身擔任牧師這項聖職。

1891年7月,黑塞14歲,果然透過了州試,9月進入墨爾布隆神學預備學校,開始過寄宿生的生活。這在《在輪下》(心靈的歸宿)中有詳細的敘述。入學後不久,他受到自己“內部颳起的暴風”所襲擊,逃出宿舍,結果當然是告別了神學校。這是因為他產生了“除了做詩人之外,別的什麼也不做”的強烈慾望。

黑塞對青春的困惑與流浪於焉開始。在神學預備學校之後,轉讀高階中學,然後又遭禁閉和退學,於是又到商店當學徒,在機械工廠見習,有4年多的時間輾轉更換工作,但不論做任何事都不順利。雖然如此,他沒有放棄學習。現在且讓黑塞本人來說吧:

“自從學校生活不順利的15歲開始,我就積極自我進修和修養。在父親家裡有祖父的大量藏書是我的幸福,也是我的喜悅。那是放置很多古書的房間,其中有18世紀的德國文學與哲學。從16歲到20歲之間,在大量的稿紙上我寫了很多初期的習作,在這幾年的時間內,看完泰半的世界文學,也耐心學習藝術史、語言、哲學等。藉此彌補正常的研究,就收穫而言,與一般常人相較,可以說有過之而無不及。”(《我的小傳》)

1895年秋天,黑塞辭去機械工的工作,到大學城杜賓根的赫肯豪書店當見習生。在這裡一面承受孤獨與失意,一面努力讀書和寫詩,這樣過了3年的歲月。22歲時,自費出版第一本詩集《浪漫之歌》。當然沒有得到任何迴響。接著出版散文集《午夜後的一小時》,共印了600本,但一年之內只賣出了53本。可是最瞭解詩人的還是詩人,利魯克立刻注意到這本散文集的年輕作者,並寫書評推薦。

那年秋天,他轉到巴塞爾的萊席書店任職,兩年後就在這家書店出版詩文集《赫爾曼·洛雪爾——青春時代》。然後到義大利旅行,接觸古老的藝術和文化,開始對現代社會採取批評的態度。1902年,他能在“新進德國抒情詩人”的系列中出版《詩集》。全得歸功於詩人卡爾·布塞的美意。在這本《詩集》裡包括了著名的《霧中之歌》。他準備將這本值得紀念的《詩集》獻給母親,然而在出版之前母親卻去世了。

1904年,黑塞所說的“文學上的第一個成功”終於來臨。他的第一部長篇《鄉愁》由柏林費舍書店出版,使他一舉成名。這本小說以新鮮的文體和生活感情,生動地描寫大自然,激起很大的反響。黑塞和前年在義大利旅行時認識的巴塞爾著名數學家的女兒,擅長鋼琴的瑪莉亞·佩諾利結婚,遷居到波登湖畔的小漁村凱恩赫芬。

這樣在“安穩和愉快中度過好長一段時間”的湖畔生活,創作出為教育的壓力而痛苦的悲劇長篇《在輪下》和《美麗的青春》,以及追求人類幸福真諦的長篇《生命之歌》等重要作品,此外也寫出中短篇集《此岸》等佳作,可是,與生俱來的流浪性格與婚姻生活產生的困擾,使他想再度去旅行。

從1911年夏天開始的旅行,目的地不是當初計劃的嚮往之地印度,而是去馬來半島、蘇門答臘、錫蘭等亞洲殖民地。在這些地方當然不可能有古代印度的精神。失望之餘在年底回來後,移居到瑞士首都伯恩郊外,開始撰寫長篇《藝術家的命運》。描寫比自己大9歲,而且有精神病的妻子瑪莉亞的婚姻生活。

1923年,他取得瑞士國籍,同時和瑪莉亞夫人正式宣告仳離,翌年1月和瑞士女作家的女兒露蒂·布恩卡結婚,這次的婚姻也沒有維持多久,3年後宣告結束。然後在1931年和奧地利美術史研究家妮儂·杜魯賓結婚,同時接受朋友好意提供的蒙達紐拉郊外的住宅,遷居到該地。這個新居被稱為黑塞之家,妮儂夫人在以後三十多年裡和丈夫共同生活,徹底扮演著“支撐者”的角色。

1932年,德國國內已由希特勒建立起政權,開始所謂納粹的暴力政治。這個暴力也影響到黑塞的著作。他被視為“不受歡迎的作家”受到德國出版界的排斥,他的生活逐漸陷入艱苦之境。這段時間內,給予他幫助的就是繼承柏林費舍書店的貝塔·茲爾堪普。

這個時期,在魯加諾湖畔的蒙達紐拉山莊的庭園和果園裡,可以看到黑塞大清早就戴著草帽整理庭園的草木,或清掃落葉枯枝。黑塞將這些工作視為對神的奉獻,是以司祭的心從事這項工作的,可是,他的妻子卻戲稱他是“燒炭的人”。在這個山莊裡,除了黑塞夫婦之外,最重要的家人是一隻聰穎的貓,主人稱它為“豪傑”,疼愛有加。貓的孤獨可能對黑塞的心產生莫大的影響。

不過,他並不是獨善其身地在野蠻和破壞、殺害等滿布血腥的納粹政治下的黑暗時代過著隱居生活。實際上,他就像“人類的園丁”,在這孤獨的山莊生活中,把對混沌現世的強烈批判,以及對精神樂園的嚮往都表達在鉅著《玻璃珠遊戲》中。這部小說費時十餘年,直到1942年4月才告完成,翌年,在瑞士出版前後二卷。他的摯友湯瑪斯·曼,看過這本書以後,對和他正在執筆的《浮士德博士》在內容上有共同點感到十分驚訝。

他很早就熱愛歌德的《威廉的修學時代》,對德國浪漫派諾巴里斯的《藍花》、霍夫曼的《黃金壺》,以及艾新道夫的詩與小說等特別親近。非常注重傳統的黑塞,有段時期被看成是新浪漫主義派不是沒有理由的,可是想到他本來是從擁護一個人格和個人出發,從各個角度去探討人性與批判時代,因此更應該把他看成是寫實主義作家。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黑塞獲得歌德獎及諾貝爾文學獎(均在1946年),又在1950年榮膺拉蓓獎,他傑出的文學業績獲得無上的光榮,又接到世界各國讀者的來信,也勤快地回信。1962年8月9日夜晚,以超過歌德的85歲高齡“如睡眠般”地辭世。死因是腦溢血。

誠心誠意扶持這位詩人,死後將其著作與遺物收集整理,捐給西德納卡國立西勒博物館的妮儂夫人,1966年9月22日因心臟病去世,享年71歲。

<b>知識與愛情</b>

《知識與愛情》(Narzi B und Goldmund那齊士與戈特孟)發表於1930年,除了《玻璃珠遊戲》(1943)之外,此書是黑塞最長的一部作品,也是可稱為黑塞的&ldquo;浮士德&rdquo;的傑作。《鄉愁》與《漂泊的靈魂》是青少年時期摸索與苦惱的自我告白;《彷徨少年時》《流浪者之歌》與《荒原狼》是40歲之後內在自我追尋的記錄;而本書《知識與愛情》則是將這些作品再度熔於一爐之後所鑄造出來的傑作。

浮士德高喊道:&ldquo;兩個靈魂蘊藏在我的心中。&rdquo;這兩個靈魂就是人類最基本的欲求&mdash;&mdash;知與愛。&ldquo;那齊士與戈特孟&rdquo;即以清新、精彩與動人之情愛,描述知與愛互相抗爭,互相吸引的過程。因此原文,《那齊士與戈特孟》這個題目,似可以《知識與愛情》稱之。那齊士如修道院院長一般,是奉獻於神的學者,生活於知識中的人物。反之,戈特孟則系流浪之後以雕刻家終其餘生,是個奉獻於美的藝術家,生活於愛的人物。在希臘神話中,那齊士是鍾情於水中自我形象以致氣絕的美少年,並且變幻成諸神根據其名而命名的水仙花。自此之後,一言及那齊士,那齊士便成為自己容貌所魅惑之男人的代名詞。這本小說中的那齊士是個美少年,但非因容貌而自傲,乃因精神而自得。對於把自己奉獻給精神的此一天職有著不可動搖的自信。在這一點上,他也許就是那齊士。但他極富自制力與反省力,就這一點而言,他就不是那位那齊士了。這位那齊士是瞪視著精神過其一生的黑塞化身。

戈特孟直譯則為&ldquo;金口&rdquo;。在天主教中有位神父用過此名。克利索斯托姆斯(Chrysostomus希臘語為&ldquo;金口&rdquo;,與個特孟同義,死於公元407年)曾以雄辯鼓動聽眾,所以人們才這樣稱呼他。但這位克利索斯托姆斯是個嚴格的禁慾理想主義者,而非這本小說中的戈特孟,倒較相近於那齊士。重官能之樂的戈特孟有時在自己的內心中也聽見克利索斯托姆斯的聲音,他不是單純的唐璜。他不斷追求的是記憶之母&mdash;&mdash;母親的原型,不過他也是一位極為可驚的戀愛高手。李瑟、麗娣雅、尤麗安、李斯佩、雷娜、勒百嘉、安克納等多彩多姿的戀愛變奏曲不斷在演奏,這也是黑塞的化身。

這部作品是以中世紀末期為舞臺,正如黑塞傳記作者胡哥&middot;巴爾所說,此書作者是在尋求&ldquo;超越時間與現象的國度&rdquo;。作者逃離現世的混濁與騷亂,而在美麗的象徵世界中演奏知與愛的樂曲。因而在那時代並不需要回歸到瑪麗亞布倫的天主教修道院。瑪麗亞布倫當然是指德國南部的莫爾布倫修道院。這修道院離黑塞家鄉不遠,黑塞曾就讀於此,甚至還從這兒逃了出來。對黑塞來說,這是個難以忘懷的地方。就讀莫爾布倫修道院一事,黑塞曾記載於《漂泊的靈魂》中。這修道院頗類似中世紀建築,它的內外景緻,也在《漂泊的靈魂》中曾有過詳細描述。那齊士這位瘦削蒼白的冥想青年,一面讀著書一面在石造迴廊中漫步。故事開始所描寫的栗子樹立於門前,曾數度改種過。總之,這本小說是與時空無關的象徵性作品。

美少年戈特孟由於父親的敦促,為了做一位歸屬於精神的人而進入修道院。年輕的師長那齊士說,戈特孟不是一個可以奉獻給精神的人,而是一個可以奉獻給藝術的人;他沒有繼承善於分辨事理的父親血統,卻接受了熱情的母親血統;他命中註定要歸回到母親之路。最後戈特孟只好放棄過知識生活,以便過愛的生活,於是他告別可敬的老師,也是朋友的那齊士,邁上愛慾與流浪之途。對曾經受那齊士啟示的戈特孟來說,這是尋求如何完成自我的浪遊。某處教堂所見的瑪麗亞雕像,把靈感之光投入了他的心底深處。於是,他去探訪聖母像的雕塑者倪克勞,並且做了他的弟子。

戈特孟在倪克勞的工作場,度過一生中最明朗快樂的生活。但是,他自始至終都想做一個藝術家,他不願終老於製作藝術品的工匠位上。他不斷思索著藝術本質的內涵。這一段是黑塞藝術論的最精彩最深刻的地方之一,也是黑塞藝術觀的精華。他知道,變幻無常的人間生活,會留下一些永恆之物,靈魂的此一要求就是邁向藝術的最根本衝動。不過,若奉獻於永恆之神與真理的精神。缺乏血液迴圈的生命,那就不能算是他所期望的崇高藝術了。血液與精神、本能的夏娃與神聖的瑪麗亞、官能與理念、肉與靈、女與男,這種對立的調和取統一,必會產生出真正的藝術。他所雕刻的約翰,意外地浮現出那齊士的面貌。重知的那齊士,借重愛者的戈特孟之手顯露出來。戈特孟內心期望製作的下一個形象是人類之母夏娃的形象。但他尚未成熟到足以製作夏娃的像。他不願過平凡的生活,也受不了做職業藝術家。停滯、自我滿足與安居樂業,是違反他本性的。

戈特孟不顧倪克勞及其女李斯佩一再的反對,毅然邁上流浪之途。他踏進鼠疫肆虐的地區,深切體悟到死亡、無常與人類的醜陋。之後,他愛上雷娜與勒百嘉這兩個女人,想去雕塑她們沉痛的表情,為此衝動所驅,他再度回到倪克勞的工作場。但倪克勞已逝世,李斯佩也已經憔悴、衰弱。失望之餘,他準備別離欽慕自己的殘疾少女瑪莉,再度去流浪。但卻跟鎮上邂逅的總督情婦安克納墮入愛慾的陶醉中。她使戈特孟宣言結束自己的愛之遊歷。她是他所愛過的女人中最漂亮的女性。然而不幸他卻被總督逮捕,關入地牢,將被處絞刑。在一夜生死交戰的苦悶之後,出現在他眼前的竟是修道院院長那齊士。知與愛已經處於應該結合的命運中。兩人結合已在戈特孟的漫長遊歷中有了充分的準備。兩人不斷在互相尋求。他們是尋求完全相反事物的兩個人,然而也是互相憧憬的朋友。戈特孟因那齊士的深邃知性,被迫自我覺醒;沉潛於神跟理性中的那齊士,也從戈特孟身上獲知了愛的必要性與愛的本質。因戈特孟,那齊士的心才能不趨於乾枯,留下了獲神恩的地方。崇高仁慈的修道院院長同情這位神情憔悴的老友。戈特孟終以俗家修道者的身份為修道院從事雕刻工作。精神與感覺、知與愛、藝術家與哲學家,在無限的對談中互相對立、互相啟發、互相補足、互相慰藉。很少有一件事物像這友情的告白如此美麗與動人的。

遠離汙穢與血跡而沉潛於哲學跟敬神中的那齊士,看見光明與神恩潛藏在生活於汙穢、血跡、官能與世俗的流浪漢身上。這位煩惱之子不停地思慕著母親,終於依偎在母親的胸前。為他指出這條道路的那齊士,遂不覺深為這思母之情所感動。

知與愛在這兩人的友誼中互相融合,奏出了無上美妙崇高的諧和音譜。知與愛這兩種原理的抗爭與調和,是每一個人經常需要重新去體驗的永恆課題,就像海涅說每個人都應該寫他自己的浮士德一樣。《那齊士與戈特孟》是最美麗的浮士德變奏曲之一。

本書是譯者所譯黑塞小說的第七部,也是其中最長的一部,共花了一個學期的課餘時間才譯成。以往雖然譯過不少文學作品,但篇幅都不及本書多,使我有勇氣譯18萬言的長篇,一則是我在德國老友汪採雍博士的鼓勵,並特地郵贈1970年8月Fischer Bucherei版的德文原書,二則是志文出版社負責人張清吉先生的催促,以及幫助校閱與修飾譯稿的朋友,才能使本書呈獻給讀者,這三位先生都是我該由衷感謝的。黑氏原書文字,讀來有如行雲流水,雖然比起託瑪斯&middot;曼的作品稍微通俗,但也有其難處,是以若有謬誤之處,尚祈先進學者不吝指教是幸。

宣誠 於臺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主後宮

Panax

市長馭妻記+番外

走神小姐

S級女主多?我反派事業助手而已

糊塗的雨木

當災

鰻魚桑

見習土地公

龍睛魚

宰輔

獨惆